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設計應用 > 基于環境電磁波的無線傳感器節點供電設計1

        基于環境電磁波的無線傳感器節點供電設計1

        作者: 時間:2012-09-10 來源:網絡 收藏

        本文研究了一種環境電波能源獲取技術,提出了收集環境中雜散電磁波對節點進行供電的一種新方案。空間環境中廣播電視塔、無線通訊設備、移動基站等幾乎全天候輻射電磁波,因此能源有較好的空間分布性和穩定來源,特別是廣播電視塔、移動基站等,輻射功率較大。2010年,日本的Hiroshi Nishimoto嘗試收集電視信號能量給WSN供電,在距東京電視塔4 km處收集到15~20μW的能量,并在為期7天的測試中證明了電視信號能量的穩定性。D.Bouchouicha測試了城市環境中0.68~3.6 GHz之間的頻譜圖,并利用螺旋天線在一個WiFi基站附近收集到200 mV的輸出電壓。雖然大功率發射源擴展了供電的傳感器節點的工作范圍,但在較弱的區域如何有效收集能量,并把微弱能量轉換升壓以保障節點正常工作成為應用的一大難點。

          本文研究利用環境AM電波為節點工作方案的可行性,設計了相應的電源管理電路,使節點在環境電磁波較少的區域也能保持工作。此外對電磁波能源的穩定性、有效工作范圍和傳感器節點的性能進行了相關測試和分析。

          1 環境電磁波能量收集方案

          1.1 環境電磁波頻譜能量測量分析

          環境中充滿各種頻段的電磁波,如數百kHz的AM廣播信號,幾十MHz的FM廣播信號,數百MHz的TV信號,約900 MHz和1 800 MHz的GSM信號,2.4 GHz的ISM信號等,能量收集的第一步就是分析測量空間電磁波的分布情況,選擇其中空間輻射場強較大的波段進行接收,從而提取較大的穩定能量。以所處環境為例,測試了天線架設處的環境電磁波頻譜能量分布圖,結果如圖1所示。圖中反映出有幾個峰值點。對功率較大的AM頻段進一步測試,結果如圖2所示,可以選取能量最大的頻段為能量獲取信號源,如810 kHz的AM電波,測試點距中波發射臺8km,發射功率10 kW。

          

        基于環境電磁波的無線傳感器節點供電設計1

          1.2 電磁波能量收集方案

          設計的電磁波能量收集方案如圖3所示。首先通過天線和諧振電路獲取信號,其次通過倍壓整流電路對信號放大和能量轉換,再通過電源管理電路將能量供給微功耗節點執行通信等任務。

          

        基于環境電磁波的無線傳感器節點供電設計1

          電能搜集天線需要高增益、等效接收面積大、較寬的頻帶,傳統天線形式難以適應。擬收集的810 kHz AM電波波長為370 m,為與接收波長相比擬,天線最佳接收長度需達到數百米,實現困難。文中采用了接地的L型天線,長度為10 m,距地2 m,在天線末端加可調電感將天線調諧到最佳接收頻率,得到最大輸出功率。10 m雖然未達到最佳接收長度,但通過調諧,最大輸出功率可達85μW。該天線的不足是必須接地,但實際研究發現,一些不接地的導體也可以當作天線,只要面積足夠大,例如鐵柜、鋁合金窗、樓頂水箱等。

          為使接受到的信號能量驅動傳感器節點工作必須進行整流放大。天線接受的電能在μV~mV量級,對后續整流、升壓、儲能及電源管理都提出了挑戰。其中電路中的開關、整流器等自身的損耗不可避免。

        倍壓整流電路相關文章:倍壓整流電路原理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環境電磁波 無線傳感器 節點供電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公主岭市| 临城县| 富源县| 安远县| 武胜县| 霍邱县| 栖霞市| 扎囊县| 阿克苏市| 南澳县| 贡山| 汾阳市| 依兰县| 和林格尔县| 丰城市| 讷河市| 梅河口市| 巴彦县| 海淀区| 绥芬河市| 东乌珠穆沁旗| 那曲县| 永川市| 滕州市| 缙云县| 澎湖县| 南乐县| 郑州市| 长白| 东明县| 正宁县| 昌乐县| 松潘县| 牡丹江市| 若尔盖县| 贡山| 潞城市| 栖霞市| 咸宁市| 积石山| 秦皇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