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設計應用 > 白平衡概念及工作原理介紹

        白平衡概念及工作原理介紹

        作者: 時間:2012-11-07 來源:網絡 收藏
        widows: 2;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二、

        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最通俗的理解就是讓白色所成的像依然為白色,如果白是白,那其他景物的影像就會接近人眼的色彩視覺習慣。調整的過程叫做白平衡調整,白平衡調整在前期設備上一般有三種方式:預置白平衡、手動白平衡調整和自動跟蹤白平衡調整。通常按照白平衡調整的程序,推動白平衡的調整開關,白平衡調整電路開始工作,自動完成調校工作,并記錄調校結果。如果掌握了白平衡的,那么使用起來會更加有的放矢,得心應手。

        白平衡是這樣工作的:攝像機內部有三個CCD電子耦合元件,他們分別感受藍色、綠色、紅色的光線,在預置情況下這三個感光電路電子放大比例是相同的,為1:1:1的關系,白平衡的調整就是根據被調校的景物改變了這種比例關系。比如被調校景物的藍、綠、紅色光的比例關系是2:1:1(藍光比例多,色溫偏高),那末白平衡調整后的比例關系為1:2:2,調整后的電路放大比例中明顯藍的比例減少,增加了綠和紅的比例,這樣被調校景物通過白平衡調整電路到所拍攝的影像,藍、綠、紅的比例才會相同。也就是說如果被調校的白色偏一點藍,那么白平衡調整就改變正常的比例關系減弱藍電路的放大,同時增加綠和紅的比例,使所成影像依然為白色。

        換一個思路來考慮白平衡調整的問題,攝像機在白平衡調整容度之內不會“拒絕”放在鏡頭前面的被調校景物,就是說鏡頭可以對著任何景物來調整白平衡。大多情況下使用白色的調白板(卡)來調整白平衡,是因為白色調白板(卡)可最有效地反映環(huán)境的色溫,其實很多時候某種環(huán)境下白板(卡)并不是白色,多多少少會偏一點藍或其它的顏色,經驗豐富的攝像也會利用藍天來調白平衡,從而得到偏紅黃色調的畫面。搞清楚白平衡的之后,再使用的時候就會大膽地嘗試不同的效果,豐富了攝像創(chuàng)作。

        三、白平衡調整

        在生活中日光的色溫是不斷變化的,可以說沒有兩個地方的色溫會完全一樣,不同的地域、季節(jié)、地面環(huán)境、天氣、早晚等等都會對色溫造成影響,還有大量的人工光源,色溫也不盡相同。攝像師調整白平衡的方法大體分粗調、精細調整和自動跟蹤(ATW)三種:粗調指在預置情況下改變色溫濾光片,使色溫接近到到3200K的出廠設置;精細調整是指在色溫濾光片的配合下通過攝像機白平衡調整功能,針對特定環(huán)境色溫得到一個更為精確的調整結果;自動跟蹤是指依靠攝像機的自動跟蹤功能(ATW),攝像機自身根據畫面的色溫變化隨時調整。

        預置功能是攝像機以3200K色溫條件下設置的藍、綠、紅感光平衡。當環(huán)境色溫為3200K時,攝像機色溫濾光片放置在3200K,景物可以得到正確的色彩還原;當環(huán)境色溫為5600K時,攝像機色溫濾光片放置在5600K,景物可以得到正確的色彩還原。當環(huán)境色溫在3200K上下1000K和5600K上下1000K范圍內,利用白平衡預置功能可以得到人眼可以接受的色彩還原,由于色溫偏差不大,使拍攝出的畫面呈現出細微的色彩變化。這有一個好處,不同的生活環(huán)境本身會由于環(huán)境色和照明差異的影響而色彩基調不同,如果到處調白會使不同的環(huán)境呈現單一白光照明的效果,而利用白平衡預置則可以保留這種豐富的色彩變化。


        關鍵詞: 白平衡 工作原理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宁县| 长汀县| 溧水县| 郓城县| 依安县| 琼海市| 临泽县| 突泉县| 巴彦县| 阜新市| 温州市| 牡丹江市| 区。| 太白县| 阿荣旗| 大厂| 铜川市| 黑水县| 保靖县| 兴山县| 汪清县| 叶城县| 遂平县| 浙江省| 万山特区| 宝兴县| 辉南县| 台中县| 正阳县| 湟中县| 临猗县| 博罗县| 东乡族自治县| 米易县| 龙里县| 临汾市| 额济纳旗| 武平县| 桐城市| 肥城市| 济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