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頻識別系統
近年來,自動識別方法在服務領域、貨物銷售、后勤分配、商業、生產企業和材料流通等領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而其中的射頻識別技術更是發展迅速,以逐步成為一個獨立的跨學科的專業領域,主要包括高頻技術、半導體技術、電磁兼容技術、數據安全保密技術、電信和制造技術等。天線作為射頻識別系統設計的關鍵器件直接影響著系統的性能。
1 射頻識別系統的原理
射頻識別系統(rfid)一般由閱讀器(pcd)和應答器(picc)兩部分組成。一臺典型的閱讀器包含有高頻模塊(發送器和接收器)、控制單元以及與應答器連接的耦合元件[1]。應答器是射頻識別系統真正的數據載體。通常,應答器由耦合元件以及微電子芯片組成,應答器沒有自己獨立的供電電源,只是在閱讀器的響應范圍之內,接受來自閱讀器的射頻電源,應答器工作所需要的能量,如同時鐘脈沖和數據一樣,是通過耦合單元非接觸傳輸而獲得的[2],因此,實現耦合的元件——天線,在本系統中具有關鍵作用,天線的設計直接關系到系統的通信距離和數據傳輸的可靠性。下面主要以射頻基站芯片u2270b為例,討論射頻識別系統的天線設計。
在rfid系統中有兩個lc電路:由基站線圈和連接電容組成的lrcr電路以及由應答器線圈和連接電容組成的ltct電路。在單線圈系統中,要求兩個lc電路調諧在相同的諧振頻率上。屬于基站和應答器的諧振頻率不匹配,零調制就會產生,從而降低系統的性能,在系統設計成型后,天線的電感是固定的,因此要改變lc電路的諧振頻率,只有調節電路中的電容量。
閱讀器基站天線是由電感、電容和電阻組成的串聯諧振電路。如圖1所示。其特性用諧振頻率f0和q因子表示[3]。f0是rfid系統的工作頻率,由天線的電感和電容共同決定,可以由式(1)來計算:


一般設計采用閱讀器工作在單一頻率的模式,對u2270b而言,可以取f0=125khz。q因子(qr)與天線的帶寬b和諧振頻率f0的關系為b=f0/qr。高qr值會得到較高的閱讀器天線電壓,從而可增加傳輸到應答器的能量,高qr值的缺點是減小了天線帶寬,進而當應答器頻率發生偏移時減小了應答器所感應的數據信號電壓,從而導致射頻卡的解調困難[4]而無法正常工作。耦合因子為閱讀器基站的電磁場產生線圈和應答器之間的耦合,耦合因子取決于系統的結構殘素,直接影響閱讀器與應答器的閱讀距離。優化耦合因子將對能量傳輸通道和信號傳輸通道有利。為確定耦合因子,可利用temic公司提供的試驗應答線圈(ttc)及電路進行測試。qr的取值范圍要控制在5~15,一般取qr=12,可以適合于大多數應用情況的要求,如果天線的電感確定,那么qr因子可以通過式(2)由rr進行調整:

2 天線的設計步驟
進行天線設計,主要是根據實際要求確定天線的機械尺寸、線圈匝數、電感以及等效電路的電容等,從而使天線的工作效率最高,下面介紹天線設計的一般步驟。
2.1 優化磁場耦合因子
耦合因子僅僅與線圈排列的機械尺寸(如線圈直徑、閱讀距離、線圈方位角)和磁場中線圈附近的物質有關。與閱讀器天線或應答器天線的電感無關。為了提高耦合因子,應該選擇盡量小的傳輸距離,而且閱讀器和應答器的天線軸線要平行。如果閱讀距離確定,閱讀器天線線圈直徑和磁場耦合因子k就可以根據這個特定距離進行優化設計。磁場強度可以由式(3)來計算:

其中:h——磁場強度;
ur——閱讀器天線電壓;
lr——閱讀器天線電感;
f0——工作頻率;
μ0——磁場常數,μ0=1.257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