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測試技術的現狀和發展(二)
3.1 飛針測試系統的結構特點
飛針式測試儀是對傳統針床在線測試儀的一種改進,它用探針來代替針床,在x-y機構上裝有可分別高速移動的4個頭共8根測試探針,最小測試間隙為0.2mm,如圖11。工作時在測單元(UUT,unit under test)通過皮帶或者其他UUT傳送系統輸送到測試機內,然后固定,測試儀的探針接觸測試焊盤(test pad)和通路孔(via),從而測試在測單元(UUT)的單個元件,測試探針通過多路傳輸系統連接到驅動器(信號發生器、電源供應等)和傳感器(數字萬用表、頻率計數器等)來測試UUT上的元件。當一個元件正在測試的時候,UUT上的其他元件通過探針器在電氣上屏蔽以防止讀數干擾。
飛針測試儀可以檢查短路、開路和元件值。在飛針測試上也使用了一個相機來幫助查找丟失元件。用相機來檢查方向明確的元件形狀,如極性電容。隨著探針定位精度和可重復性達到5-15μm的范圍,飛針測試儀可精確地探測UUT。飛針測試解決了在PCB裝配中見到的大量現有問題:如可能長達到4-6周期的測試開發周期:大約10 000-50 000美元的夾具開發成本:不能經濟地測試小批量生產;以及不能快速地測試原型樣機(prototype)裝配。

3.2 測試開發與調試
飛針測試儀的編程比傳統的針床在線測試系統更容易、更快捷,以Teradyne公司的Javelin 1004為例,它采用Windows NT平臺和直觀的用戶界面,以及專用編程和測試系統,使編程時間縮短,用戶可在1-2天內將PCB的CAD數據通過FAB master軟件轉換成PCB測試數據,由圖形流程表進行探針控制,程序自動生產、調試程序可借助元器件測試表單,使編程和調試速度加快,測試程序的安裝同樣很簡單,表明飛針系統具有極佳靈活性和快速適應能力,相反,傳統針床在線測試系統的編程與夾具開發可能需要160h和調試140h。
3.3 飛針測試的缺點
由于具有編程容易,能夠在數小時內測試原型樣機裝配,以及測試低產量的產品而沒有典型的夾具開發費用,飛針測試可解決生產環境中的許多問題,但是還不是所有的生產測試問題都可以通過使用飛針測試來解決。
和任何事情一樣,飛針測試也有其缺點,因為測試探針與通路孔和測試焊盤上的焊錫發生物理接觸,可能會在焊錫上留下小凹坑。而對于某些OEM客戶來說,這些小凹坑可能被認為是外觀缺陷,造成拒絕接受,因為有時在沒有測試焊盤的地方探針會接觸到元件引腳,所以可能會錯過松脫或焊接不良的元件引腳。
飛針測試時間過長是另一個不足,傳統的針床測試探針數目有500-3000只,針床與PCB一次接觸即可完成在線測試的全部要求,測試時間只要幾十秒,而飛針探針只有4支,針床一次接觸所完成的測試,飛針需要許多次運動才能完成,時間顯然要長的多,另外針床測試儀可使用頂面夾具同時測試雙面PCB的頂面與底面元件,而飛針測試儀要求操作員測試完一面,然后翻轉再測試另一面,由此看出飛針測試并不能很好適應大批量生產的要求。
3.4 飛針測試的優點
盡管有上述這些缺點,飛針測試儀仍不失為一個有價值的工具,其優點包括:
(1)較短的測試開發周期,系統接收到CAD文件后幾小時內就可以開始生產,因此,原型電路板在裝配后數小時即可測試,而不象針床測試,高成本的測試開發與夾具可能將生產周期延誤幾天甚至幾個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