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感技術趨勢:高集成低功耗小型化
傳感器與敏感元件屬于電子信息裝備制造業中的基礎類產品,是重點發展的新型電子元器件中的特種元器件。近年來,隨著其在消費電子、醫療電子、汽車電子等市場中的應用不斷擴展,國家推出一系列政策推動傳感器行業的發展,使我國傳感器在技術創新、自主研發、成果轉化等方面取得了長足進展,形成了一定的產業基礎。目前傳感技術仍處于市場爆發的初始階段,市場需求不斷調整,技術不斷更新。中國企業應抓住這一難得的市場機遇,促進傳感器技術的研發,跟上技術變革的腳步,加速新型傳感器的產業化進程,盡快縮小與發達國家間的差距。
家庭物聯擴大傳感器需求
目前有越來越多的家用電器產品開始集成傳感器,以增加其智能感知功能,給傳感器市場帶來了新的商機。
傳感器作為物聯網的基礎構成元件,隨著全球物聯網熱潮的興起,從政府到整個行業都對傳感器給予了高度重視,市場應用范圍不斷擴大。
以家庭物聯網為例,目前有越來越多的家用電器產品開始集成傳感器,以增加其智能感知功能。比如在本輪節能家電熱潮中,傳感器作為家電控制系統的感知元件就是必不可少的。空調借助溫度傳感器,可感知室內的環境溫度,才能采取合適的控制方案。在傳統空調中,溫度傳感器大多只需3枚,現在的變頻空調增加到5至8枚,冰箱行業也同樣如此,都相應增加了傳感器的數量,這就給傳感器市場帶來了新的商機。
當然,裝有傳感器的智能控制家電產品,同樣也可擴展家電廠家的市場,提升其品牌價值。在家電行業推動傳感器市場增長的同時,傳感器也推動了家電市場的繁榮,以及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家用電器中常用的傳感器主要有溫度傳感器、氣體傳感器、光傳感器、超聲波傳感器和紅外線傳感器。
近年來,在國家大力加強傳感器開發和應用的一系列政策引導和支持下,我國傳感器已形成了一定的產業基礎,并在技術創新、自主研發、成果轉化等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現階段,我國已經有超過1600家企事業單位從事與傳感器相關的研制、開發和生產。但與國外企業相比,我國企業生產的傳感器,從產品品質到技術性能,都不能完全滿足市場需求。
未來幾年,消傳感器技術轉向小型化,低功耗、高精度和快速的服務響應。
傳感器在汽車市場和醫療市場持續發展的同時,其應用領域也在進一步擴大,近年來其在家用電器和消費類電子領域的廣泛應用最為引人注目,如手機、平板電腦、游戲控制器和家用空調機等市場銷售勢頭都十分強勁,帶動了傳感器銷售額的大幅增長。未來幾年,消費電子和智能家電將是傳感器(加速度計、陀螺儀、壓力+羅盤等)應用的兩大主要市場。受此影響,傳感器技術轉向小型化,低功耗、高精度和快速的服務響應。
對此,飛思卡爾傳感器和致動器解決方案部消費與工業市場營運總監Wayne Chavez表示:“客戶對傳感器的需求大體可以概括為有良好的性能,有廣泛的選擇余地,并且形成系統性的解決方案。具體到產品層面,我們認為有兩點是最重要的,一是它的測量精度,二是產品的小型化和低功耗,尤其那些應用于消費電子產品之上的傳感器,更加注重功耗問題和產品的尺寸。”
對此村田(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董事兼總裁丸山英毅也表示,針對公司正在不斷進行研發的基于尖端MEMS技術的產品,比如加速度計、傾斜計、陀螺儀等產品,要使其滿足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市場需求。
以集成方案推進智能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