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設計應用 > 解析100G傳輸技術與組網應用

        解析100G傳輸技術與組網應用

        作者: 時間:2013-09-28 來源:網絡 收藏
        x">  相干接收機與DSP結構圖

          圖2 相干接收機與DSP結構圖

          采用這種基于電域的DSP技術,在系統上可實現高達50000ps/nm的色散容限和90ps的DGD容限(最大值)。在做波分設計時,傳輸線路上將不再放置DCM模塊,PMD效應也不再成為限制系統傳輸距離的因素,使得系統具備長距離傳輸的能力。

          4、100G 軟判決SD/硬判決HD技術

          在100G相干電處理技術的產業化力量的驅使下,并借助高速IC技術的發展,目前引進了基于軟判決(SD)的第三代FEC編碼技術。軟硬判決的區別在于其對信號量化所采用的比特位數。硬判決對信號量化的比特數為1位,其判決非“0”即“1”,沒有回旋余地。軟判決則采用多個比特位對信號進行量化,采用“00”、“01”、”10“、”11“判決,通過Viterbi等估計算法提高判決的準確率,大大提升了100G系統的傳輸能力。100G系統中,硬判決和軟判決兩種技術各有各自的特點,適用于不用距離的不同應用場景。

        三、100G波分系統思路

          隨著100G時代即將到來,面對現網各類速率的業務情況,建設100G波分系統有兩種方式:一是新建純100G系統,采用支線路分離方式解決多業務傳送;二是將現有10G、40G波分系統平滑升級至100G波分系統。

          1、新建純100G波分系統,與OTN電交叉相結合,采用支線路分離方式解決多業務傳送

          考慮到100G新技術帶來的優異的傳輸性能,純100G波分系統的設計變得相當“簡單”,色度色散和PMD限制幾乎可以不予考慮,系統的設計主要勞力OSNR的限制,這個有別于10G、40G波分系統設計時的線路色散補償。當光纜條件具備,且屬于長距離傳輸的場景,在有100G業務的情況下,優選新建純100G波分系統。可以通過OTN電交叉采用支線路分離方式解決10G、40G業務,實現多業務同平臺的高效傳送。

          2、將現有10G、40G波分系統平滑升級至100G波分系統

          當光纜纖芯緊張且現有10G、40G波分系統利用率不高時,可考慮將現有10G/40G波分系統平滑升級至100G波分系統,以解決新增的100G業務。100G和現網如何兼容混傳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問題,需要考慮評估幾個主要影響因素,包括系統的OSNR容限、CD/PMD容限和非線性影響。混傳場景主要有以下兩種:

          第一,相干100G(PDM-QPSK)和非相干10G/40G既有系統混傳。現有10G、40G波分系統均采用線路的DCM模塊,實現系統的色度色散補償。實驗室測試表明,DCM模塊對相干的100G系統額外的OSNR上的代價很小(不高于0.5dB),影響較小。只需系統OSNR參數能同時滿足100G和10G/40G的設計要求,即可實現兼容混傳。需要說明的是由于10G波分均采用OOK的調制方式,對采用PDM-QPSK編碼調制的100G系統混傳代價相對較大,10G和100G混傳時設置一定數量的隔離波道。

          第二,相干100G和相干40G系統的混傳。對于40G相干系統,目前業界有兩種主流編碼技術,一種采用2相位調制PDM-BPSK,碼速率為21.5Gbps,入纖功率和100G相干接近,是最容易平滑混傳的解決方案;另一種40G相干采用4相位調制PDM-QPSK,碼速率為11.25Gbps,抗非線性較弱,入纖功率較低,和100G相干兼容混傳代價較大,在此場景下混傳時需要慎重設計,也需要設置一定數量的隔離波道。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榆树市| 丘北县| 沛县| 汽车| 沙湾县| 柯坪县| 彰化县| 邓州市| 石嘴山市| 大姚县| 宁海县| 达州市| 柳河县| 华坪县| 包头市| 禄劝| 吉隆县| 昌江| 永修县| 普格县| 蓬莱市| 遂平县| 抚远县| 牙克石市| 镇雄县| 沅江市| 青冈县| 晋中市| 蓝田县| 武平县| 蒙自县| 永春县| 兰坪| 石狮市| 年辖:市辖区| 嘉兴市| 渭南市| 通州区| 汾西县| 乐清市| 仙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