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儀器儀表產業簡析
經過十年來的發展,我國儀器儀表行業少數產品接近或達到當前國際水平,許多產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工業自動化儀表及控制系統品種系列較全,為國家重點大型工程配套能力大大提高。
一般的產品,如常用測溫儀表、測壓儀表、顯示儀表、傳統流量儀表和簡易調節儀表等,國內企業能夠掌握核心技術,可以自行提升和開發新產品,產品可滿足國內需要,并有出口。
行業規模不斷擴大,生產高速增長,工業總產值更是翻了三番多,年均增長24.27%;效益水平持續提高,2010年利潤總額為2000年的近12倍,年均增長28.12%;行業出口能力不斷提升,出貨值十年翻了三番,年均增長23.11%。近年來,通過自主創新,取得了一批較高水平的科研和產品成果。主要包括色譜儀器、光譜儀器、電化學儀器、研究型光學顯微鏡、掃描電子顯微鏡、電子天平、離心機、電子萬能試驗機、超聲波探傷機、X射線探傷機、電子經緯儀、電測儀器等。
有些產品的技術水平接近或達到當前國際同類產品的先進水平。我國儀器儀表產業雖然發展迅速,但暴露的問題也較多,阻礙了產業產業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步伐,在此背景下全行業應努力實現產業轉型,提高研發力度,同時也希望國家加大對儀器儀表工業的重視和支持,協商并給予必要的扶植政策。
制約電力儀器儀表發展的因素
我國的電力儀器儀表的發展特別的迅速,現在已經形成了種類比較豐富的產品部門,銷量也在不斷的增長。
早在2006年的時候,我國就已然成為電力測試設備出口大國,但是行業發展依舊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困難。究竟是那些因素制約著我國儀器儀表行業的發展呢。
創新能力提升慢。目前,我國先進的儀器儀表絕大多數依靠進口,但是國外最先進的儀器儀表產品一般都是在實驗室里自行研制,市面上無法買到。如果要進行第一流的科技創新活動,就受到了技術局限。
企業規模及素質制約行業發展。儀器儀表這幾天雖然取得了高位發展,但是受“GDP”影響,企業一味追求經濟效益,而忽視產品技術創新、產品質量,是行業發展存在著很多不健康的發展因素。儀控技術是發達國家保持優勢的重要陣地。中國儀器儀表行業要趕超發達國家,必須從源頭上做起。加強自主創新,堅持正確的發展方向,以優質的產品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我國已步入儀器儀表生產大國行業,通過多年發展已具備了相當的產業規模,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貿易形勢,我國儀器儀表行業應牢牢抓住發展的戰略優勢期,本著“創新優先、重點突破、技術融合、夯實基礎、多元投入”的原則,布局符合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規劃。
我國儀器儀表產業10年狀況回顧
經過幾十年來,特別是近十年來的建設與發展,我國儀器儀表已經初步形成產品門類品種比較齊全,具有一定生產規模和開發能力的產業體系,成為亞洲除日本以外第二大儀器儀表生產國。下面我們回顧下我國10年之前的
儀器儀表產業的情況,據不完全統計,年產值低于 500 萬元的企業未列入統計,部分軍工企業和產品未列入統計, 2003 年我國儀器儀表生產企業總數 2232 個,工業總產值 970 億元,銷售收入 921 億元;包括醫療儀器,工業總產值和銷售收入均突破 1000 億元。其中,工業自動化儀表與控制系統企業總數 620 個,工業總產值 285 億元,銷售收入 282 億元;分別占儀器儀表全行業 28 %、 28.5 %和 29 %。科學儀器企業總數 525 個,工業總產值 263 億元,銷售收入 251 億元,各項數據大約都占全行業 25 %左右。電子與電工測量儀器企業總數 285 個,工業總產值 148 億元,銷售收入 147 億元,分別占全行業 13 %、 14 %和 14.6 %。其他各類儀器儀表企業總數、工業總產值和銷售收占全行業不足 34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