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萬米高空是如何實現無線上網的
長途旅行途中總是很無聊,在飛機上用上互聯網,這個無數乘客夢寐以求的愿望終于實現。7月3日,從北京飛往成都的國航CA4108航班上,乘客們終于在萬米高空體驗了一把無線上網,可以接入互聯網發微博、查股票。這架飛機采用的就是空地互聯技術實現的互聯網接入,下面就來為大家詳細介紹這個技術。
飛機上網難于上青天
隨著移動通訊技術的發展,用移動智能設備上網已經成為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不過在飛機上使用通訊網絡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目前手機通信基于3G/4G通信技術,采用宏蜂窩網絡結構,通信、上網需要地面的基站進行接力來完成。
顯然,希望移動運營商們遍地(特別是海上)去建地面基站是不太現實,而且受限于功率的制約,終端高度超過了6000米,手機就無法接收到基站的信號。也就是說,互聯網接入,對于飛機來說很不容易。
空地互聯解決大問題
在普通的移動基站無法覆蓋到高空的情況下,如何提供互聯網接入服務呢?從不少航空公司公布的信息可以看出,目前空地互聯的方式有兩種,分別是基于衛星方式的空地通訊和基于地面基站的空地寬帶通訊直連兩種,而本次國航采用的就是基于衛星方式的空地通訊。
國航采用的就是通過海事衛星通信系統進行網絡連接的做法,衛星主要起到數據中轉的作用。具體來說在機艙內設置有Wi-Fi天線,發射Wi-Fi無線信號,讓旅客的無線終端接入。用戶收發的數據通過飛機頂部的流線型天線罩的天線,發送到海事衛星通訊系統上面。而衛星接收到飛機發出的信號之后,會與地面站進行通訊,再接入互聯網。
這種基于衛星空地互聯方式的優點在于衛星覆蓋面廣,不需要頻率切換,可以覆蓋除南北極外的所有區域航線,可是安裝和使用成本高,帶寬比較窄,如國航采用這種方式,通過海事衛星通信系統進行網絡連接,其提供的帶寬僅為864Kbps,只能支持刷微博等較少的操作。
另外一種則是地面基站直接與飛機通訊的方式,就如同有飛機上安裝一個“巨大的3G/4G上網卡”,直接接收地面基站的信號(飛機內部還是Wi-Fi共享)。
基于地面基站的連接方式具有建設成本低和飛機改裝成本低、信號傳輸穩定可靠、帶寬大等特點,可提供30~60Mbps的寬帶,可以充分滿足機上上網和適時通信的需要,但不能跨洋使用,且飛機不能偏離基站覆蓋范圍。
可喜的是,除了國航外,東航、海航也在進行空地互樣相關測試。
內地民航業內的消息顯示,2014或2015年左右,內地將分三階段逐步實施“航空公司運行控制衛星通信實施方案”。到2016年底前,所有飛機都可以完成加改裝計劃,屆時“空地實時聯網”將變成常態化。
價格與速度 空中上網兩大拌腳石
有了機內上網功能,乘客似乎能擁有全新的航程體驗。收發郵件、聊個天、刷一下微博,甚至在線看個視頻,在高空可以享受到和陸地一樣的互聯網體驗。聽起來很不錯,但要完全實現這樣的旅途,你即便是付出一定的代價目前仍
電子血壓計相關文章:電子血壓計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