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設計應用 > 射頻識別(RFID)技術在綠色航空運輸中的應用探討(二)

        射頻識別(RFID)技術在綠色航空運輸中的應用探討(二)

        作者: 時間:2013-12-19 來源:網絡 收藏

        圖中,機場值機系統包括人工值機島和自助機,物流管理系統提供貨物裝載數據,數據鏈路為電子艙單提供輸出渠道,也包括及時傳遞臨時變動的配置數據,諸如辦理登機牌后的旅客未到等情況。

           配載工作站包括滿足適航要求的配載和平衡程序,該程序依據適航規則和民航的安全運行規章,實現配載管理,并計算相應的重心,其輸出為典型的電子艙單;工作站還包括根據機型配置的機型數據庫,包括2D 和3D的虛擬機型布置;工作站還配置了與相關機型相等的飛行管理系統程序,該程序用于校驗優化性能計算的需求。用戶端包括飛行機組、航空公司和機場及地面運行人員。

          系統的典型工作流程如圖2 所示:

          射頻識別(RFID)技術在綠色航空運輸中的應用探討(二)

          圖2 系統典型工作流程

          在數據采集階段,主要是通過機場的值機系統,獲得旅客及物品的 信息,包括旅客座位和行李重量數據;同時,通過物流部門的 信息,獲得貨物的重量和物品性質信息。

          通過數據鏈系統,傳遞旅客和物品臨時變動信息。

          在信息處理階段,重量和平衡配置人員可選擇手工配置方式,根據公司操作規程和自身經驗,進行重量與平衡的配置;也可選擇自動化的配置方式,即由RFID 配載工作站進行自動化的配置。

          在配置檢驗階段,RFID 工作站顯示2D 或3D 的、具體機型艙位和重心計算結果。通過觀察這些顯示信息,工作人員根據公司規章和自身經驗,在屏幕上進行虛擬調整,取得最佳艙位空間使用及重心配置的優化結果。

          取決于航空公司的運營模式,可在飛行簽派、公司航務、飛行準備以及駕駛艙的各種顯示終端上顯示這些優化配置結果,由工作人員和飛行人員進行飛行管理系統的優化性能預算,并進行抉擇,據此得出飛行計劃中的性能控制指標。

          在信息輸出階段,通過數據鏈系統傳遞電子艙單,或為飛行管理系統提供性能初始化所需相關重量和重心數據。

          未來展望

          在新一代的民航運輸體系中,旅客與貨物的信息處理自動化不僅僅是自助值機,也不僅僅是機場和地面業務,而應該通過信息的管理,使信息效益最大化,有效地實現信息增值。

          例如,通過建立完整的信息服務體系,包括人員證件校驗、行李交運、航班改簽、旅客登機、行李、艙位和貨物管理等一系列服務,將目前的傳統業務流程重新整合,形成以旅客、航空公司、機場和空中交通管理各為運行中心的多中心信息自動化處理和運營。

          在民航運輸的日常運行中,飛行、空中交通管制和機場指揮協調人員是關系到民航運輸安全和效益的三大關鍵環節。為他們提供自動化的飛機性能管理,需要這些高效率的信息交互平臺。

          因此,研發這種系統的目的在于支持信息優化處理和使用效益最大化,充分發揮飛機的使用價值,為保障飛機以最佳性能運行提供一種現代化管理的手段。

          通過這類強化精細化管理和科學技術創新手段,落實節能減排的要求,為實現到2020年我國民航單位產出的能耗和排放指標達到航空發達國家水平而做出相應的貢獻。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射頻識別 RFID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源县| 大关县| 新疆| 靖安县| 遂平县| 山西省| 南开区| 繁昌县| 晋宁县| 安平县| 农安县| 恩平市| 古蔺县| 哈巴河县| 赣州市| 若羌县| 临汾市| 南汇区| 冀州市| 木兰县| 赤峰市| 定边县| 松潘县| 龙海市| 枞阳县| 格尔木市| 晋宁县| 黄山市| 崇礼县| 昭觉县| 尤溪县| 满洲里市| 丹寨县| 准格尔旗| 甘洛县| 屯门区| 梨树县| 莲花县| 陆川县| 定西市| 肥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