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設計應用 > 3G直放站與分布式基站的技術發展

        3G直放站與分布式基站的技術發展

        作者: 時間:2013-12-26 來源:網絡 收藏
        小區網優、村通工程、海面島嶼覆蓋等項目上得到大規模的應用;產品監控具有遠程升級、批采等。

          楊明:三維通信18年來一直專注于射頻領域,產品線齊全,作為國內率先推出數字系列產品的廠家之一,數字基站拉遠系統及數字無線等產品已經在三大運營商大規模使用,重大工程項目主要有:滬杭高鐵、武廣高鐵、甬臺溫高鐵、鄭西高鐵等。

          覆蓋主流設備

          通信產業報(網):國內市場的發展如何?您覺得它的應用前景怎樣?

          華為:針對全球網絡部署展開,機房緊缺、站址難找等問題越來越突出,華為把傳統的基站設計為形態,目前這種技術已經成為一種主要的建網方式。它能夠降低對機房的要求,實現無機房建站,節省網絡建設成本,降低了建網難度,RRU直接安裝在天線附近,減少饋線損耗,改善了傳統宏基站的覆蓋效果。

          徐敬濤:的引入,尤其是8天線技術的引入提高了頻譜效率,同時,對BBU+RRU間傳輸帶寬的需求也有很大提高。3G小區相對于2G更加密集,考慮到節省開站成本,完成快速部署,光纖拉遠技術無疑具有明顯優勢,使得光纖拉遠架構廣泛被采納。

          TD-SCDMA的拉遠技術采用了TD-SCDMA拉遠接口標準,而WCDMA和CDMA2000拉遠技術采用CPRI標準;相同的是,三種制式下拉遠接口都采用光纖作為傳輸媒介。

          章正珊:愛立信是最早在CDMA、WCDMA和GSM系統中采用射頻拉遠方案的廠家。早在2004年,愛立信就在2100M的WCDMA網絡部署中使用了BBU+RRU技術。當時主要是因為饋線損耗很大,為了使功率得到保障而想出的辦法。將來隨著找機房越來越困難,分布式基站將會獲得更廣泛的應用。

          通信產業報(網):如何看待分布式基站與數字光纖直放站的關系?它們各自的優勢是什么?

          章正珊:直放站不能夠增加網絡的容量,但可以通過放大信源站的信號來增加覆蓋。由于直放站對信號的放大很難精確控制,因此非常容易給網絡帶來干擾,降低網絡性能,這點是需要特別注意的。直放站與分布式基站都有各自的應用場景。在地下室、鐵路、高速公路這些低話務量但要求覆蓋的地方比較適合應用直放站。

          徐敬濤:在組網方式上,RRU作為拉遠單元可單獨使用,而數字光纖直放站由近端機和遠端機組成,在實際應用時,近端機是一個,而遠端機可以是一個或多個,組網上可并聯也可串聯,組網方式也可以多樣化,如:菊花鏈形、環形、樹形等等。價格方面,RRU比直放站要貴1/3左右。對于一拖一的系統,數字光纖直放站成本優勢不明顯,但對于一拖多的情形,直放站的成本優勢就比較明顯了。

          在傳輸時延上,數字光纖直放站的傳輸時延比較大,因為存在兩次變頻過程。而RRU直接傳送基帶信號,時延不明顯。在底噪抬升上,光纖直放站僅采用ADC和DAC,此過程只可能引入更多的量化噪聲,從而抬升上行噪聲。而RRU傳輸的為純基帶信號,可不用考慮底噪問題。從成本上,采用RRU技術,可以節省常規建網方式中需要的大量機房,節約基帶單元的投資。RRU體積小,重量輕,可以應用于城區機房條件不理想或者機房匱乏的情況,但是應用前提是需要有光纖進行傳輸。

          華為:直放站相對分布式基站沒有帶來容量的增加,分布式基站不僅能完善覆蓋,同時還能增加容量。直放站帶來干擾問題,增益不明顯,同時上下行覆蓋能力弱。而分布式基站則是標準的基站形態,能同時帶來網絡容量和性能的提升,符合建大網的要求。直放站帶來網絡管理的問題,并且解決難度極大,不吻合網絡可管可控的發展趨勢。分布式基站是3G時代網絡建設的主流設備形態。

        cdma相關文章:cdma原理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屏南县| 吉木萨尔县| 岢岚县| 梓潼县| 惠东县| 康乐县| 靖安县| 砚山县| 友谊县| 类乌齐县| 迁安市| 汾阳市| 吴川市| 四会市| 红河县| 乳山市| 兴山县| 沭阳县| 闻喜县| 西和县| 曲松县| 江津市| 安化县| 北辰区| 遂宁市| 锡林浩特市| 东辽县| 湟源县| 舞钢市| 康保县| 秭归县| 壶关县| 惠来县| 页游| 盐津县| 读书| 巴彦县| 淮北市| 潢川县| 和平县| 武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