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工控自動化 > 設計應用 > 計算機仿真技術在磨削溫度場中的應用

        計算機仿真技術在磨削溫度場中的應用

        作者: 時間:2009-08-27 來源:網絡 收藏

        以干式磨削難加工材料TC4鈦合金工件為例,磨削用量如下:砂輪轉速ns= 143r/min,砂輪直徑ds=245.2mm,砂輪速度vs=18.46m/ s,工件速度vw=14m/min=23.33cm/s,磨削深度ap=0.01mm,切入磨削。試件寬度b=10mm、長度l=170mm。平均切向磨削力Ft=66.001N。該工件的示意圖如圖2所示。
        同樣,在加載了對流換熱的邊界條件后就可以得到濕式磨削的示意圖,經過與實測溫度相比較,誤差在10%以內。圖3為磨削的仿真過程示意圖,圖4為表面層下不同深度處干磨和濕磨仿真與試驗結果的比較。 1
        由圖4 可以看出,在相同的磨削條件下,干磨與濕磨的最高溫度相差很大(一般在200~300℃之間),尤其是工件表層溫度梯度較大,干磨時極易引起燒傷,而濕磨時的溫度遠遠低于工件的燒傷溫度。運用仿真模型所得分析結果與實測值相差不大,誤差在10%以內(仿真分析所得結果比實測值約高10%)。這是由于測溫試件本身具有誤差,而且實測溫度是距工件表層一定深度下的溫度值,所以仿真分析所得結果更接近工件實際溫度值。
        4 結論
        在磨削溫度場的研究中,應用可以準確地得出整體磨削溫度分布圖,從而減少了使用測試儀器所帶來的誤差,所得等溫圖更為簡便和直觀。同時,由于磨削溫度場的復雜性,采用仿真模型更易于分析不同加工參數對磨削弧區溫度的影響,從而發現磨削溫度場的變化規律。應用還可以對磨削溫度場進行優化:在改變加工參數的條件下,使磨削溫度場的溫度變化趨向于合理,從而減少磨削燒傷的產生。
        磨削溫度場的不僅適用于目前流行的各種高效磨削技術,同時也為磨削全過程的仿真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662.htm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和县| 安庆市| 泰安市| 咸宁市| 阜宁县| 那坡县| 靖西县| 苍梧县| 建始县| 含山县| 漳州市| 德化县| 拜城县| 昭通市| 福清市| 鄂托克前旗| 黄梅县| 襄汾县| 肥城市| 元阳县| 壶关县| 宾阳县| 报价| 吉水县| 华宁县| 叶城县| 通化市| 九江市| 巴中市| 平乐县| 民乐县| 昔阳县| 东至县| 象山县| 宝清县| 富锦市| 东乡| 同心县| 澄城县| 大悟县| 厦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