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設計應用 > 配置四開關降壓-升壓型μModule穩壓器來適應不同應用:升壓、降壓或反相輸出

        配置四開關降壓-升壓型μModule穩壓器來適應不同應用:升壓、降壓或反相輸出

        作者:Ling Jiang,高級經理;Wesley Ballar,高級工程師;Anjan Panigrahy,產品應用工程師;Henry Zhang,ADI公司院士 時間:2025-07-21 來源:EEPW 收藏
        編者按:許多電源轉換應用都需要支持寬輸入或輸出電壓范圍。ADI公司的一款大電流、高效率、全集成式四開關降壓-升壓型電源模塊可以滿足此類應用的需求。該款器件將控制器、MOSFET、功率電感和電容集成到先進的3D集成封裝中,實現了緊湊的設計和穩健的性能。這款μModule穩壓器支持非常寬的輸入和輸出電壓范圍,擁有高功率密度、優越的效率和出色的熱性能。本文重點介紹了該款器件的多功能性,展示了它在各種拓撲中的應用,包括降壓拓撲、升壓拓撲和適用于負輸出應用的反相降壓-升壓配置。

        四開關拓撲用作降壓型

        公司推出了多款40V降壓型μModule。圖1重點展示了最大負載電流在 4 A以上的幾款現有,但這些降壓型穩壓器支持的電壓和電流范圍有限。采用新推出的四開關型μModule穩壓器LTM4712作為降壓轉換器,可以顯著拓展工作范圍,從而簡化客戶的系統設計。

        1753067911647549.png

        圖1 40 VIN(>4A)降壓型μModule穩壓器

        該款四開關轉換器可以輕松配置為降壓轉換器,無需任何特殊調整。當VIN>VOUT時,內部控制器會讓功率FET M3保持關斷,而M4保持導通。M1和M2會調節輸出,就像標準降壓轉換器一樣運行,如圖2所示。與之前的降壓穩壓器LTM4613相比,盡管M4引入了額外的傳導損耗,但新器件仍然實現了更高的能效比,如圖3所示。這一改進是MOSFET和電感技術進步的結果。

        表1顯示了無強制散熱措施下的熱性能比較,凸顯了降壓-升壓轉換器的效率優勢。新器件提供的功率雖然比降壓調節器高得多,但工作溫度反而更低,而且尺寸相似。

        1753067940478903.png

        圖2 用作降壓型穩壓器

        1753067977291299.png

        圖3 降壓模式效率和電流能力比較:(a)5 VOUT效率,(b)12VOUT效率

        表1 降壓模式熱性能比較,TA=25°C,無強制散熱措施

        1753069998268020.png

        四開關降壓-升壓拓撲用作升壓型穩壓器

        如圖4所示,公司之前已經發布了一款40 V升壓型μModule穩壓器。LTM4656支持最大4A電流,而新發布的四開關降壓-升壓轉換器在用作升壓調節器時,可以處理更高的負載電流。

        image.png

        圖4 40V升壓型穩壓器系列

        在VIN<VOUT的應用中使用該款四開關降壓-升壓轉換器時,內部開關M1保持導通,而M2保持關斷。M3和M4會自然地調節輸出,就像典型升壓轉換器一樣,如圖5所示。與缺乏輸出短路保護的標準升壓轉換器不同,該款四開關降壓-升壓轉換器具備固有的短路保護功能。如果輸出短接到地,M1和M2將像降壓轉換器一樣切換,限制從輸入流到輸出的電流。最大短路電流受輸入或輸出路徑中的RSENSE電阻或峰值電感限流值(以較低者為準)的限制。此外,在初始VIN快速上升階段,常規升壓轉換器通常會有不受控制的高沖擊電流通過升壓二極管,對COUT充電。該款四開關降壓-升壓轉換器在VOUT較低時始終以降壓模式啟動,因此其輸入沖擊電流受到電感電流軟啟動的嚴格控制和限制。總之,相比常規升壓調節器,該款四開關降壓-升壓轉換器可實現更可靠的升壓轉換器。

        1753068347957986.png

        圖5 用作升壓調節器,具備固有的輸出短路保護功能

        圖6和表2比較了該款四開關降壓-升壓型μModule穩壓器與降壓型μModule穩壓器的效率、功率能力和熱性能。第一款器件表現出優越的效率、更大的電流處理能力和明顯更好的熱性能。兩款穩壓器尺寸相同,均為16 mm × 16 mm。

        1753068373415719.png

        圖6 升壓模式效率和電流能力比較:(a) 24 VOUT效率,(b) 36 VOUT效率

        表2 升壓模式熱性能比較,TA = 25°C,無強制散熱措施

        image.png

        四開關降壓-升壓拓撲用作反相降壓-升壓型穩壓器以提供負輸出電壓

        與標準降壓轉換器類似,該款四開關降壓-升壓轉換器也可配置為反相降壓-升壓拓撲,以用于負輸出應用。如圖7所示,M1和M2以互補方式切換;在此操作期間,M3關斷,M4導通。請注意,最大電壓VMAX = |VIN|+|VOUT|必須小于40 V,即該器件的最大額定電壓。流過電感的直流電流IL的幅度計算公式為IL = IOUT/(1-D),其中D是包含M1和M2的相位臂的占空比,M1是主開關。

        1753068407332047.png

        圖7 配置為反相降壓-升壓型穩壓器

        圖8為反相配置的電路示例,該電路設計為24 V輸入和-12 V輸出,支持高達10 A的負載電流。圖9顯示了從基準平臺測試獲得的效率曲線。

        1753068431852371.png

        圖8 反相配置的電路示例

        1753068451729882.png

        圖9 基準平臺測試的-12 VOUT效率曲線

        在反相降壓-升壓轉換器中,輸出電壓在啟動期間可能會略微上升至零伏以上。將該款四開關降壓-升壓型穩壓器配置為反相模式時,也觀察到同樣的行為。

        圖10展示了啟動期間輸出電壓反向的原理。在輸入電源接通后,但在所有四個MOSFET開始切換之前,輸入電流開始通過兩條路徑反向對輸出電容充電:其一是通過跨接在M1和M2上的CIN去耦電容,其二是通過INTVCC電容路徑。如果CIN或CINTVcc明顯大于COUT,則可能出現更高的反向輸出電壓。

        然而,μModule穩壓器內部存在固有的箝位電路,如圖11所示。VSD3和VSD4分別表示M3和M4的源漏電壓。當-VOUT > VSD3 + VSD4時,M3和M4的體二極管導通,接管充電電流。這兩個體二極管形成一個自然箝位電路。換句話說,最大反向輸出電壓為VSD3 + VSD4

        圖12顯示了啟動期間基準平臺測試的反向輸出電壓波形。在圖12a中,反向-VOUT的幅度約為+0.75 V,與COUT (330 μF)相比,電路中的CIN (50 μF)有限。將CIN增加至350 μF時,觀察到反向-VOUT升高至+1.5 V,如圖12b所示。

        CIN與COUT的比率可以調整,以使正輸出電壓最小。在達到內部箝位電壓Vsd3 + Vsd4之前,比率越小,正輸出電壓越低。此外,輸出端可以添加一個外部低正向壓降箝位肖特基二極管,以將正電壓限制在所需水平,如圖8所示。

        1753068475410345.png

        圖10 啟動期間的充電電流流動路徑

        1753068500105624.png

        圖11 四開關降壓-升壓轉換器中的自然箝位電路

        1753068542304343.png

        圖12 啟動期間的反向-VOUT波形:(a)與COUT (330 μF)相比,CIN (50 μF)相對較小;(b)與COUT (330 μF)相比,CIN (350 μF)相對較大

        結語

        該款四開關降壓-升壓型穩壓器可以直接用作降壓或升壓型穩壓器,無需任何特殊配置。基準測試已驗證,與現有其他降壓或升壓型μModule穩壓器相比,新推出的降壓-升壓型μModule擁有更高的效率、更好的熱性能和更強的電流處理能力。此外,該款四開關降壓-升壓轉換器可以輕松配置為反相降壓-升壓型穩壓器,以滿足負輸出應用的需要。該款器件的效率也非常高,在基準測試中得到了證實。此外,本文討論了瞬時反向輸出電壓行為背后的機制,并提供了應對此類問題的設計指南和解決方案。

        若要全面了解如何正確使用這款新推出的四開關降壓-升壓型μModule穩壓器,建議參考數據手冊和相關的評估套件設計。該款器件還受到LTpowerCAD?設計工具和LTspice?仿真工具的支持。這些資源提供了寶貴的見解和技術規范,對于用戶在不同應用中優化性能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Ling Jiang、Wesley Ballar、Anjan Panigrahy、Henry Zhang,“μModule Regulator Achieves Highest Power Efficiency”,Electronic Products,2024年10月。

        作者簡介

        Ling Jiang于2018年畢業于田納西大學諾克斯維爾分校,獲電氣工程博士學位。畢業后,她加入了ADI公司電源產品部,工作地點位于美國加利福尼亞灣區。她目前是一名應用經理,負責支持針對多市場應用的μModule?產品。

        Wesley Ballar是多市場應用部門的高級產品應用工程師,主要負責μModule?產品支持工作。自2016年加入ADI公司以來,他在不同崗位上為μModule團隊提供支持。Wesley于2015年畢業于加州州立理工大學,獲電氣工程學士學位。

        Anjan Panigrahy于2023年畢業于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獲電氣與計算機工程學位,主修電力電子學。他現擔任ADI公司多市場應用部門的產品應用工程師,從事μModule?穩壓器支持工作。

        Henry Zhang是ADI公司院士。他于1994年獲得中國浙江大學頒發的電子工程學士學位,分別于1998年和2001年獲得弗吉尼亞理工學院暨州立大學(黑堡)頒發的電子工程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他于2001年加入凌力爾特(現在已成為ADI的一部分)。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泸西县| 淅川县| 靖远县| 额尔古纳市| 高安市| 北宁市| 和静县| 宁陵县| 长岛县| 读书| 金阳县| 海伦市| 襄垣县| 赤水市| 潞城市| 肥西县| 岫岩| 伊金霍洛旗| 柳林县| 堆龙德庆县| 天津市| 新干县| 团风县| 阜宁县| 措勤县| 大理市| 普格县| 岳阳县| 莱州市| 乌兰浩特市| 双辽市| 剑川县| 怀集县| 南昌县| 城步| 安阳市| 泾源县| 安塞县| 通河县| 永仁县| 绥芬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