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聚合、超越”上海RISC-V生態街區規劃正式發布
第五屆RISC-V中國峰會于2025年7月16至19日在上海張江科學會堂隆重舉辦吸引近2,000名國內外專業觀眾線下參與 (80%來自產業界),線上直播及回放覆蓋超過50萬人次行業人群,匯聚數百家企業、研究機構及開源技術社區參會。在本次峰會現場發布的上海RISC-V生態街區將成為未來引領全球RISC-V生態發展的全新引擎,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櫻現場深入解讀了RISC-V生態街區規劃的藍圖與發展愿景。
張江高科是張江科學城的開發主體,同時也是RISC-V生態街區的運營主體。上海是國內集成電路產業集聚度最高、技術能級最強、產業鏈最完備的區域之一,2024年上海集成電路產業規模首次突破3900億元、占全國25%、也是當之無愧的全國第一。今年上半年集成電路產業仍然保持了高速發展態勢,上海集成電路的發展增速達到了20%,目前有超過1千家集成電路企業在這里集聚。根據最新的世界集成電路協會WICA的發布,上海也是在全球集成電路產業綜合百強城市當中排到了第四位。
上海在集成電路的產業空間布局上,目前根據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是形成了“一體兩翼”的空間布局。以浦東新區為“一體”的核心,在西側是以嘉定作為智能傳感器和物聯網的一個發展方向、在南側的臨港是以硅片制造為主的規模量產基地,浦東作為最核心關鍵的“一體”不僅擁有先進的制造工藝,同時也擁有數量最多和能級最高的集成電路芯片設計,還有就是裝備零部件,這樣三個重點集成電路產業鏈的核心聚集都在浦東。上海也會依據先進工藝制成疊加集成電路芯片設計企業的優勢,為我們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集成電路產業高地做出浦東應有的貢獻。
RISC-V街區將聚焦幾個關鍵詞“開放、聚合、超越”,劉櫻從三個方面為現場來賓介紹RISC-V生態開放街區的規劃。在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園,張江高科們以優勢的資源、專業的服務,全面賦能設計企業的發展?,F在張江邁入了集成電路設計產業2.0的階段,在2.0的階段的想法是要以端側牽引“端芯聯動”,在智能終端、智算中心、衛星互聯網三個重要的端側領域打造國家的戰略承載區、高端芯片策源地和自主生態示范園。2.0的重點發展方向恰恰是RISC-V將來規模化應用場景的方向,相信RISC-V架構憑借著其開放性、靈活性在這樣一個端側的領域未來會擁有更加巨大的潛能。
如何能夠打破傳統架構的壟斷,構建自主可控芯片的關鍵出貨口,張江高科怎么樣能夠做好開放街區的服務呢?開放處理器產業創新中心已經落地在我們集聚區了,相信再加上剛才揭幕準備成立的“創新研究院”,在創新中心和創新研究院的帶領下、我們一定能夠更好的為RISC-V企業做好我們應該有的服務。
有了企業,我們要做什么?那就是超越。未來在生態街區,我們相信可以有一些突破和超越、產生新的增長極。
1.加快端側導入,拓展應用邊界。
張江的RISC-V生態街區應該是全上海最早全力支持RISC-V產業生態的區域,并且我們在這里已經有了很多RISC-V頭部企業的集聚。例如:在CPU,除了阿里的“平頭哥”和“達摩院”。我們也有知合、算能、藍芯等在這里發展。消費電子領域也是我們傳統不可忽視的一個板塊,我們也有很多在家電和電子消費與智能穿戴方面的一些企業在這里有了積極的布局。
相信在未來三大端側的引領之下,一定能夠給我們RISC-V企業提供更多產業化和規?;臋C會。例如:電子消費領域、工業控制領域,特別是HPC和AI智算領域的方面,我們都有大量的頭部企業在這里集聚。衛星互聯網也是我們重點關注的方向。
2.推動標準化,形成規模效應。
標準化的指令集容易吸引更多的開發者加入,形成硬件到軟件的正反饋。為此,我們引入了公信部下屬的中國電子標準院。同時,我們還將聯合上海市集成電路行業協會,推動指令集的標準化。希望可以引導產業鏈的參與者在規范標準之下進行應用開發,從而增加可復用性,推動RISC-V的大規模適配和應用。
3.完善公共服務平臺,提供創新技術的支撐。
除了創新中心和研究院,我們還有工程芯片的測試中心。當然,還有大家耳熟能詳的張江實驗室、ICRD都布局在RISC-V創新生態街區周圍。未來可能持續引入的操作系統、編譯器、開發者社區等重要的合作伙伴,我們一定可以為更多的企業提供更多的適配生態和支撐。張江高科是浦東新區國有上市公司,我們的股票代碼是“600895”、我們負責浦東新區全產業鏈的產業服務工作,我們既是張江科學城的開發主體、更是上海集成電路設計產業園的服務主體。
劉櫻在現場誠摯的邀請和歡迎全球的RISC-V企業集聚張江、共同打造RISC-V的創新生態和大規模的應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