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兆級集成電路,時代到了
千兆級集成電路封裝解決方案有望支撐人工智能、高性能計算和先進移動設備領域的下一波創新浪潮。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505/470802.htm千兆級集成電路 (IC) 封裝解決方案的演進正在迅速重塑半導體格局,使先進封裝技術成為 2025 年及以后創新的前沿。隨著器件復雜性和晶體管數量飆升至數千億,傳統的單片工藝面臨著物理和經濟方面的制約。為此,半導體行業正在加速對新型封裝架構(例如 2.5D/3D 集成、基于芯片集的設計和先進的基板技術)的投資,以應對千兆級集成帶來的性能、功耗和良率挑戰。
領先企業正通過重要的公告和路線圖里程碑推動這一轉型。臺積電持續擴展其系統級芯片 (SoIC) 和 CoWoS(晶圓上芯片)平臺,為人工智能、高性能計算 (HPC) 和數據中心應用提供高密度 3D 堆疊和多芯片集成。臺積電的下一代 CoWoS 和 SoIC 解決方案預計將于 2025 年實現量產,支持芯片集 (Chiplet) 架構,并將互連密度推至每平方毫米 2,000 個 I/O 以上。同樣,英特爾也在推進其 Foveros 3D 堆疊和 EMIB(嵌入式多芯片互連橋接)技術,并將利用這些千兆級封裝能力實現 Meteor Lake 和未來人工智能加速器的量產。
在材料和基板方面,全球最大的外包半導體封裝和測試 (OSAT) 供應商日月光科技控股 (ASE Technology Holding) 正在擴大其扇出型晶圓級封裝 (FOWLP) 和 2.5D/3D 產品線,重點關注超精細再分布層 (RDL) 和先進基板,以適應千兆級芯片集成。與此同時,安靠科技 (Amkor Technology) 正在擴展其高密度系統級封裝 (SiP) 和高密度扇出型 (HDFO) 產品線,瞄準人工智能和高速網絡市場,在這些市場中,千兆級封裝對于帶寬和功率效率至關重要。
SEMI 和 JEDEC 等行業機構正在積極發布新的標準和路線圖,反映出向異構集成和千兆級封裝的轉變。這些標準旨在確保日益復雜的多芯片和基于芯片集的系統的互操作性和可靠性。
展望未來,千兆級集成電路封裝解決方案有望支撐人工智能、高性能計算和先進移動設備領域的下一波創新浪潮。憑借數十億美元的投資以及業界對異構集成的強烈共識,2025-2027 年期間很可能將迎來一個新時代,屆時先進封裝(而不僅僅是晶體管微縮)將成為半導體性能和系統差異化的主要推動力。
2025 年市場格局和關鍵參與者
2025 年,千兆級集成電路 (IC) 封裝解決方案的市場格局將呈現以下特點:快速發展、激烈競爭,以及對異構集成、系統級封裝 (SiP) 技術和先進基板材料的日益關注。隨著半導體制造商向 2 納米以下節點邁進,封裝已成為器件性能、功耗和尺寸縮減的關鍵推動因素,推動著整個供應鏈的大量投資和協作。
領先的半導體代工廠和外包半導體封裝測試(OSAT)供應商處于千兆級封裝創新的前沿。
臺積電憑借其 3D Fabric 平臺繼續占據主導地位,該平臺集成了先進的芯片集和晶圓上晶圓封裝,包括 CoWoS(晶圓上芯片)和 SoIC(系統級集成芯片)技術。臺積電計劃在 2025 年擴大其 CoWoS 產能,以支持高帶寬內存(HBM)和先進的人工智能應用,其竹南工廠近期的擴建就證明了這一點。三星電子也在大力投資其 X-Cube(3D-IC)和 I-Cube(2.5D/3D SiP)產品,旨在為下一代數據中心和高性能計算(HPC)處理器實現千兆級集成。
與此同時,英特爾公司正在利用其 EMIB(嵌入式多芯片互連橋)和 Foveros 3D 堆疊技術,計劃在 2025 年提高高性能計算和人工智能加速器的產量。該公司在最近的行業活動中重點介紹了其先進封裝路線圖,強調了向將邏輯、內存和 I/O 芯片集成在單個封裝中的集成平臺的過渡。
在 OSAT 廠商中,日月光科技控股公司和安靠科技公司正在擴大系統級封裝 (SiP)、扇出型晶圓級封裝 (FOWLP) 和 2.5D/3D 集成的產能。日月光的 VIPack 平臺和安靠科技的高密度扇出型封裝 (HDFO) 以及 SLIM/SWIFT 技術正被用于人工智能、汽車和消費電子領域的先進應用,兩家公司均宣布在亞洲和美國擴建工廠并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材料和基板供應商,例如揖斐電工株式會社和神光電氣工業株式會社,對生態系統至關重要,它們提供千兆級封裝所需的高密度有機基板和中介層。他們在制造技術和產能方面的投資對于滿足 2025 年及以后預計的需求激增至關重要。
展望未來,在人工智能工作負載、芯片架構和下一代存儲器的推動下,千兆級集成電路封裝行業有望持續增長。領先的代工廠、OSAT 廠商和材料供應商的融合將繼續決定競爭格局,2025 年將成為技術部署和市場份額重新調整的關鍵一年。
千兆級集成電路封裝的突破性技術
千兆級集成電路封裝,即把數百億個晶體管和小芯片聚合到統一的系統中,將在 2025 年進入快速創新階段。滿足先進節點的性能、功率和密度要求,正在推動 2.5D 和 3D 集成、晶圓級封裝和先進基板技術等封裝解決方案的突破。
最突出的突破之一是異構集成,即將采用不同工藝技術制造的多個芯片集成在一個封裝中。英特爾公司已加快部署其 EMIB(嵌入式多芯片互連橋接)和 Foveros 3D 堆疊技術,以實現高帶寬互連以及邏輯和內存的垂直堆疊,從而滿足未來幾年預計將超過 1000 億個晶體管的產品需求。英特爾在 2025 年的路線圖中強調了 Foveros Direct 的積極擴展,該技術能夠以更精細的間距實現銅對銅直接鍵合,從而支持千兆級集成。
同樣,臺積電 (TSMC) 正在推進其 3DFabric 平臺,該平臺將 CoWoS(晶圓上芯片)和 SoIC(系統級芯片)相結合,以實現大規模邏輯存儲器集成。臺積電專為高性能計算 (HPC) 和 AI 加速器推出的 CoWoS-L,支持光罩尺寸超過 2500 平方毫米的中介層,這對于千兆級應用至關重要。該公司的 2025 年路線圖強調更高的帶寬、更低的延遲和更精細的凸塊間距,這對于在單個封裝中集成數十個芯片至關重要。
高密度基板技術也在快速發展。三星電子正憑借其 H-Cube 和 X-Cube 解決方案不斷突破技術極限,這些解決方案支持通過微凸塊和混合鍵合技術堆疊和互連多個芯片。這些技術正被應用于人工智能、網絡和數據中心芯片領域,而千兆級集成電路正逐漸成為這些領域的主流。
與此同時,AMD 擴展了其基于 Chiplet 的架構的應用,利用先進的封裝技術來提高每瓦性能和良率。AMD 的下一代 EPYC 和 Instinct 加速器將于 2025 年推出,它們將采用最先進的高密度有機基板和硅通孔 (TSV) 技術,展示多邏輯和內存芯片的集成。
展望未來,千兆級集成電路封裝的前景將集中在設計、材料和制造的協同優化上。隨著人工智能、高性能計算 (HPC) 和云工作負載對集成度的要求越來越高,代工廠、OSAT 廠商和基板供應商之間的合作也日益密切?;ミB密度、熱管理和光學元件集成是正在進行研究的關鍵領域,為下一代千兆級系統級封裝解決方案奠定了基礎。
先進材料與制造創新
千兆級集成電路 (IC) 時代——電路包含數百億個晶體管——要求封裝材料和制造技術取得革命性的進步。隨著 2025 年及以后器件復雜性和密度的不斷提升,半導體行業正在快速發展,以應對這些海量 IC 帶來的熱、電氣和機械挑戰。
主要參與者正優先考慮基板創新,其中有機、玻璃和先進的硅基中介層處于領先地位。AMD 和英特爾公司已加速采用高密度硅中介層用于芯片架構,從而實現更精細的互連間距和更高的帶寬。臺積電的系統級芯片 (SoIC) 和晶圓級芯片 (CoWoS) 封裝平臺已實現量產,目前正在擴展以支持千兆級邏輯和高帶寬內存集成。臺積電報告稱,其最新產品已實現 >1000mm2 的封裝尺寸和低至 40μm 的互連間距。
熱管理是千兆級集成電路 (Giga-Scale IC) 面臨的嚴峻挑戰。三星電子正在其 2.5D 和 3D 封裝生產線中部署先進的熱界面材料 (TIM) 和嵌入式微流體冷卻技術,以實現高效散熱。與此同時,日月光科技控股公司已將雙面模塑球柵陣列 (DSMBGA) 和集成散熱器的扇出型晶圓級封裝 (FOWLP) 商業化,瞄準人工智能 (AI) 和高性能計算 (HPC) 市場。
在制造領域,面板級封裝 (PLP) 已成為趨勢,旨在提高產量和成本效益。安靠科技 (Amkor Technology) 和日月光科技控股 (ASE Technology Holding) 均在擴大 PLP 設施規模,以滿足千兆級器件所需的芯片尺寸和產量。安靠科技 (Amkor) 報告稱,其在 2025 年量產的大面積再分布層 (RDL) 技術方面將取得重大進展。
材料進步同樣至關重要。新光電氣工業株式會社和揖斐電株式會社正在創新低損耗、高密度基板,并改進熱膨脹系數 (CTE) 的匹配,這對于千兆級可靠性至關重要。這些公司正在開發玻璃芯基板和新型有機層,預計將在未來幾年進入供應鏈。
展望 2025 年及以后,千兆級 IC 封裝將越來越依賴于異構集成、先進基板和新型冷卻技術。代工廠、OSAT 廠商和基板供應商之間的合作對于實現行業的微縮路線圖和性能目標至關重要。
集成趨勢:小芯片、3D 和異構封裝
向千兆級集成電路封裝的過渡,從根本上來說取決于先進的集成技術,其中最主要的是芯片架構、3D 集成和異構封裝。隨著半導體制造商努力滿足人工智能、高性能計算和數據中心應用的需求,這些方法正在迅速成熟,并將在 2025 年及以后應用于商業產品。
基于 Chiplet 的設計使設計人員能夠將復雜系統劃分為更小、功能特定的 Chiplet,從而突破單片芯片的良率和擴展限制。這種模塊化方法允許使用針對每個功能優化的工藝節點來集成邏輯、內存、模擬和 I/O 功能。AMD 已在 EPYC 和 Ryzen 系列等產品中證明了該架構的可行性,并已確認將繼續開發下一代基于 Chiplet 的 CPU 和 GPU,預計將于 2025 年及以后發布。
三維 (3D) 集成通過垂直堆疊多個芯片,并通過先進的硅通孔 (TSV) 或混合鍵合技術互連,進一步提高了功能密度。臺積電 (TSMC) 正在擴展其 3DFabric 平臺,包括 SoIC(系統級芯片)和 CoWoS(基板上晶圓芯片)解決方案,以支持千兆級設計。自 2025 年初起,TSMC 正在加速基板尺寸超過 3,000 平方毫米的 CoWoS 模塊的量產,以滿足生成式 AI 加速器和大規模推理引擎的需求。
異構集成將芯片集、內存堆棧和專用加速器(可能采用不同的工藝節點和材料制造)集成在一個封裝中。英特爾公司正在將其 Foveros Direct 技術商業化,該技術可實現邏輯上邏輯堆疊的細間距混合鍵合。這允許在千兆級復雜度下實現靈活的系統配置和功率/性能優化。三星電子有限公司也在投資 X-Cube 和 I-Cube 平臺,瞄準人工智能、高帶寬內存和下一代移動 SoC。
展望未來,受數據中心和人工智能工作負載中集成數萬億晶體管的需求推動,千兆級封裝解決方案預計將加速普及。日月光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等行業聯盟正在致力于芯片接口、中介層和供電網絡的標準化,以促進生態系統的互操作性。該行業預計,到 2020 年,基板制造、熱管理和協同設計工具將取得重大進展,以支持千兆級集成。
全球供應鏈的挑戰與機遇
千兆級集成電路 (IC) 封裝技術(例如先進的 2.5D/3D IC、芯片和異構集成)的快速發展,正在從根本上重塑 2025 年及以后的全球供應鏈格局。隨著半導體行業致力于滿足高性能計算、人工智能加速器和下一代網絡日益增長的需求,封裝解決方案的復雜性和規?;觿×苏麄€價值鏈的挑戰和機遇。
供應鏈彈性是一大挑戰。千兆級封裝所需的高度專業化的設備、材料(例如高密度基板、先進的底部填充材料)和精密的工藝控制,將風險集中在少數供應商身上。例如,臺積電和英特爾都擴大了先進封裝產能,但全球基板短缺和局部中斷(例如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物流瓶頸)仍然是主要問題。為了緩解這些問題,領先的企業正在投資地域多元化,并對關鍵材料和工具進行雙重采購。
與此同時,向芯片級架構和異構集成的過渡為模塊化供應鏈協作創造了新的機遇。AMD 在其 EPYC 和 Ryzen 處理器中采用芯片級架構,證明了標準化接口和開放的芯片間互連如何實現更靈活的采購和更快的創新周期。諸如通用芯片級互連標準 (UCIe) 之類的聯盟,其創始成員包括英特爾、AMD、臺積電和三星電子,正在推動全行業采用可互操作的解決方案,降低新生態系統參與者的準入門檻。
在制造方面,產能擴張的投資正在進行中。臺積電正在加速其 CoWoS 和 SoIC 先進封裝生產線的建設,旨在提高吞吐量并實現更細間距的互連,以支持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計算(HPC)芯片。英特爾正在擴展其 Foveros Direct 和 EMIB 技術,三星電子正在將其 X-Cube 3D 堆疊平臺商業化。這些舉措標志著全球范圍內爭奪千兆級封裝領先地位的競爭,基板、工裝和自動化方面需要大量的資本投入。
展望未來幾年,千兆級集成電路封裝解決方案的前景取決于供應鏈穩健性和創新速度之間的平衡。協作標準、先進封裝基礎設施的區域投資以及供應鏈數字化(可追溯性、預測分析)對于管理風險和抓住新興市場機遇至關重要。隨著人工智能、汽車和數據中心芯片終端市場的增長,生態系統可能會看到代工廠、OSAT、基板供應商和 EDA 工具供應商之間更加緊密的整合,從而重塑半導體供應鏈的傳統界限。
監管、環境和行業標準概述
隨著我們邁入 2025 年及未來五年,千兆級集成電路 (IC) 封裝解決方案的快速發展,正在推動監管、環境和行業標準的重大發展。隨著集成電路的復雜性激增(以先進節點、芯片集成度的提高和異構封裝為標志),監管機構和行業聯盟正在更新相關框架,以應對安全性、可持續性和互操作性方面新出現的挑戰。
環境法規仍然是焦點,千兆級封裝工藝需要更加關注材料管理和生命周期影響。歐盟《限制在電子元件中使用某些有害物質指令》(RoHS)持續影響著材料的選擇,推動制造商轉向無鉛和無鹵素封裝。與此同時,該行業正在響應歐盟的綠色協議和循環經濟戰略,在可回收基板材料和低排放制造工藝方面進行創新。例如,英飛凌科技股份公司強調了其致力于通過節能生產和在其先進集成電路封裝中使用再生材料來減少包裝對環境的影響的承諾。
在北美和亞洲,監管協調被視為對供應鏈韌性和全球市場準入至關重要。SEMI 和 JEDEC 固態技術協會等組織正在與制造商合作,協調封裝標準,重點關注可靠性、熱管理和電氣性能,以應對集成電路密度的攀升。JEDEC 最近更新的先進封裝標準概述了千兆級解決方案的要求,包括基板尺寸、功率傳輸和信號完整性,以確??绻碳嫒菪圆⒅С稚鷳B系統的快速發展。
該行業也在加速采用可持續性和透明度框架。英特爾公司承諾到 2040 年在其全球運營中實現溫室氣體凈零排放,其中包括優化千兆級設備的封裝工藝和材料。同樣,臺積電發布年度可持續發展報告,詳細說明其先進封裝設施中水和化學品使用的減少情況——由于千兆級解決方案需要更多資源密集型工藝,這一點日益重要。
展望未來,隨著政府和行業機構對千兆級集成電路封裝的生命周期評估、碳排放披露和材料安全提出更嚴格的要求,預計監管環境將進一步收緊。這些不斷發展的框架將影響投資和創新,迫使制造商在行業邁向百億億次級時代之際,在性能需求與可持續性和合規性之間取得平衡。
2029 年市場預測及投資展望
受高性能計算、人工智能、數據中心和先進移動設備日益增長的需求推動,千兆級集成電路 (IC) 封裝解決方案市場有望在 2029 年實現強勁增長。千兆級封裝——涵蓋能夠支持數十億個晶體管和超高 I/O 密度的技術——需要材料、設計和制造方面的創新,這促使行業領導者投入巨額資本支出和戰略投資。
截至 2025 年,各大半導體制造商正在迅速提升其先進封裝能力。臺積電 TSMC 宣布了其系統級芯片(SoIC)和 3D 結構技術的宏偉發展藍圖,預計到 2026 年,先進的 CoWoS 和基于芯片組的解決方案的量產規模將翻一番以上。TSMC 正在投資超過 400 億美元用于新設施建設和研發,以支持高帶寬存儲器(HBM)和 AI 加速器的平臺擴展。
英特爾公司正在加速部署 Foveros 3D 封裝平臺,預計在 2025-2026 年實現量產。該公司近期在美國和歐洲新建代工廠和封裝廠的投資超過 200 億美元,旨在鞏固其在千兆級異構集成領域的領先地位,并賦能下一代服務器、網絡和人工智能產品。
三星電子正在擴展其 X-Cube(3D 集成)和 H-Cube(異構集成)產品,并在封裝研發和生產線上投資數十億美元。三星預計,到 2027 年,高性能存儲器和邏輯 IC 對千兆級封裝解決方案的需求將翻一番,并強調其與云服務提供商和 AI 芯片組開發商的合作。
全球向小芯片架構的轉變正在進一步加速對大型基板制造和先進互連的投資。領先的外包半導體封裝測試 (OSAT) 供應商之一安靠科技 (Amkor Technology ) 宣布在越南和葡萄牙設立新工廠,旨在為千兆級設計提供高密度扇出型和 2.5D/3D 封裝,預計到 2026 年將達到運營產能。
展望 2029 年,SEMI 等行業組織預測先進封裝將實現兩位數的復合年增長率 (CAGR),其中千兆級解決方案在總潛在市場和資本投資中的份額都將快速增長。關鍵驅動因素包括人工智能工作負載的激增、百億億次計算以及向 2 納米以下工藝節點的過渡,所有這些都需要先進封裝來優化功耗、性能和尺寸。
競爭分析:領先公司的策略
隨著半導體制造商和先進封裝供應商不斷追求創新,以滿足對更高性能、集成度和能效的需求,全球千兆級集成電路 (IC) 封裝解決方案的競爭日益激烈。在 2025 年及不久的將來,行業領導者將部署獨特的戰略——從專有封裝架構到戰略性產能擴張——以在快速發展的千兆級 IC 市場中搶占市場份額。
英特爾公司正利用其先進的封裝產品組合,包括 Foveros 和 EMIB(嵌入式多芯片互連橋接)技術,實現用于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和客戶端計算的高密度異構芯片集成。該公司近期宣布在美國和歐洲大規模擴建其先進封裝產能,預計到 2025 年中期,俄亥俄州工廠將支持千兆級先進封裝生產。英特爾的 2025 年路線圖強調「系統代工」方法,將先進封裝作為其 IDM 2.0 戰略的核心差異化優勢,并與生態系統合作伙伴合作,通過 UCIe(通用芯片互連標準)標準實現開放的芯片互操作性。
領先的純晶圓代工企業臺積電 (TSMC ) 持續擴展其專有的 CoWoS(晶圓上芯片) 和 InFO (集成扇出型) 封裝平臺,這些平臺對于驅動高性能計算、網絡和 AI 加速器的千兆級 IC 至關重要。2025 年,臺積電將提升其 CoWoS 產能,目標是將產量翻一番,以滿足超大規模廠商和 AI 芯片供應商臺積電日益增長的需求。該公司還投資于下一代封裝技術,例如 SoIC (系統級集成電路),以促進邏輯和內存芯片的垂直堆疊,進一步提高系統集成密度和性能。臺積電的戰略專注于與客戶密切合作,共同優化封裝和工藝節點,從而快速采用千兆級架構。
安靠科技 (Amkor Technology ) 是全球領先的外包半導體封裝和測試 (OSAT) 企業,該公司正加大對大型先進封裝設施的投資,尤其是在韓國和越南,從而提升自身的競爭優勢。安靠科技的產品組合包括高密度扇出型、2.5D/3D IC 和硅中介層解決方案,這些解決方案在人工智能、高性能計算和汽車領域的千兆級應用中的需求日益增長。2024 年,安靠科技在越南北寧開設了其最大的先進封裝工廠,并計劃在 2025 年及以后擴大生產能力。安靠科技。安靠科技的戰略強調供應鏈彈性、全球影響力和技術合作伙伴關系,以便為多樣化的客戶群提供可擴展的千兆級解決方案。
在這些領先企業中,千兆級集成電路封裝的前景以積極的產能投資、生態系統協作和封裝架構的持續創新為標志——隨著未來五年對千兆級集成的需求加速增長,該行業將實現強勁增長。
未來展望:新興應用和長期趨勢
隨著半導體行業向千兆級集成邁進——單個封裝可容納數百億個晶體管和眾多異構組件——封裝技術已成為關鍵的創新驅動力。2025 年及未來幾年,人工智能 (AI)、高性能計算 (HPC)、先進網絡和下一代消費電子產品的激增需求將塑造千兆級集成電路 (IC) 封裝的未來前景。
最重要的趨勢之一是先進 2.5D 和 3D 封裝(包括芯片架構)的快速成熟和擴展。這些方法允許將大型芯片分割成更小、更有利于良率的芯片,這些芯片可以組裝在高密度中介層或基板上。例如,英特爾公司正在加強其 EMIB(嵌入式多芯片互連橋接)和 Foveros 3D 堆疊技術,從而能夠在單個封裝內集成異構計算、內存和 I/O 芯片。臺積電 (TSMC) 持續擴展其 CoWoS(晶圓基板芯片)和 SoIC(集成芯片系統)平臺,支持數據中心和 AI 加速器應用的更大規模邏輯上邏輯和邏輯上內存的堆疊。
展望 2025 年及以后,千兆級封裝解決方案不僅要解決密度和集成度問題,還要應對電力傳輸、熱管理和信號完整性方面的挑戰。AMD 和英偉達公司正在積極開發先進的多芯片 GPU 和加速器解決方案,利用高帶寬互連和創新基板材料來滿足生成式 AI 和高吞吐量計算的需求。
邊緣人工智能、6G 通信和汽車自動駕駛等新興應用進一步推動了對千兆級封裝的需求。例如,汽車行業需要高可靠性、高散熱效率和微型化的 IC 封裝,以實現傳感器融合和實時推理,而英飛凌科技股份公司和瑞薩電子株式會社等供應商正在努力滿足這一需求。
展望未來,行業發展路線圖預計微凸塊和混合鍵合間距將持續縮小,玻璃芯基板將用于實現極致信號完整性,人工智能驅動的設計自動化將得到普及,以應對復雜的封裝布局。標準化工作和生態系統合作(例如通用芯片互連快速通道 (UCIe) 計劃)預計將加速互操作性和生態系統的發展(通用芯片互連快速通道聯盟)。
總之,2025 年及以后的千兆級 IC 封裝解決方案將成為下一代計算、通信和智能邊緣系統的基本推動因素,其創新重點是密度、集成度和整體系統性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