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 Connectivity調研揭示:不同國家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不一致
近日,連接和傳感領域的全球行業技術企業TE Connectivity(以下簡稱“TE”)發布了2025年行業技術指數報告。這是TE連續第三年開展的全球性調研,旨在研究行業創新文化。今年的報告顯示,盡管對人工智能(AI)的樂觀情緒依然濃厚,但由于缺乏全面的培訓計劃,全球企業在集成AI時面臨阻礙。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503/468820.htmTE首席執行官Terrence Curtin先生表示:“今年的行業技術指數揭示了企業在集成AI這樣的顛覆性技術時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TE以及我們全球合作和服務的行業技術企業正處于一個重要的轉折點。企業管理者和工程師必須認真考慮AI集成,加大培訓投入,讓企業更快受益,推動未來增長。”
TE 2025行業技術指數顯示,AI已在受訪者所在企業中被普遍使用。68%的受訪工程師和70%的高管表示,他們所在企業已在一定程度上集成了AI技術;而不足四分之一(22?%)的企業表示已廣泛深入地采用AI技術。工程師們學習使用AI的意愿強烈,但42%的受訪高管表示其企業沒有提供AI培訓。這或許是AI技術在全球規模化應用不足的原因之一。
調研還發現,不同國家的AI采用率存在差異。在受訪國家中,中國企業AI采用率更高,時間更長。60%的中國受訪者表示其企業已經使用AI超過三年,高于全球平均值(中國 60% vs.全球38%)。同時,中國受訪者對AI的信心持續上升:擔心工作可能被AI取代的受訪者,從去年的45% 降至今年的18?%;對AI抱有信任相關顧慮的工程師從23?%下降至15?%。效率則是中國企業衡量AI成功的關鍵指標,企業傾向于應用AI來優化工廠運營,提高生產效率,加速產品研發周期和提升能源效率。66?%的受訪中國工程師和管理者認為,工廠運營部門是企業采用AI后受益最大的部門;在全球受訪者中,這一比例為49?%。
除了提高生產力外,投資AI的企業還能在招聘方面受益。全球80%的受訪工程師表示希望為重視AI集成的企業工作。
報告還顯示,在當前全球經濟挑戰下,許多企業將財務優先級置于可持續發展目標之上。受訪者認為,經濟制約、短期市場壓力和消費者需求不足,是當前阻礙行業通過創新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前三大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企業對可持續發展的承諾依然堅定。46%的受訪者將“2030年實現碳中和”列為最現實的目標,相較于全球數據(38%)更為樂觀。與此同時,56%的中國受訪者表示,企業加強了可持續指標的追蹤和記錄;在全球受訪者中,這一比例為49?%。
TE 2025年行業技術指數對來自中國、德國、印度、日本和美國的1,000名工程師和高管進行了調研,受訪者來自汽車、工業機械、云計算、AI等行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