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設計應用 > 了解變壓器耦合電流開關D類放大器

        了解變壓器耦合電流開關D類放大器

        作者: 時間:2024-10-08 來源:EEPW編譯 收藏

        在本文中,我們將學習。一旦我們了解了它的操作,我們將把它的性能與兩種電壓開關D類配置進行比較。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410/463454.htm

        本系列的前一篇文章介紹了變壓器耦合電壓開關(TCVS)。在本文中,我們將了解另一種變壓器耦合的D類配置——(TCCS)放大器。我們將介紹其工作原理,分析其性能,并通過一個例子來確定給定負載和輸出功率的電路參數。

        TCCS電路是我們將在本系列中介紹的最后一個。因此,我們將通過比較我們討論過的不同D類配置(包括TCCS放大器)的要求來結束本文。

        TCCS配置

        圖1顯示了TCCS放大器的示意圖。

        D類放大器示意圖。

         

        1.png

        圖1.變壓器耦合電流開關D類放大器

        上一篇文章中的TCVS示意圖如圖2所示。讓我們簡要地回顧一下這兩個放大器之間的異同。

        變壓器耦合電壓開關D類放大器示意圖。

         2.png

        圖2.變壓器耦合電壓開關(TCVS)D類放大器

        我們將從相似之處開始。兩個放大器都使用中心抽頭輸入變壓器(T2)從輸入信號中產生相反極性的信號。T2的中心抽頭接地;T2次級處的相反極性信號用于驅動兩個晶體管(Q1和Q2)足夠硬,使其充當開關。Q1和Q2在輸入信號的交替半周期上工作。

        這兩個電路還使用輸出變壓器(T1)來組合集電極電流。然而,在TCVS配置中,T1的中心抽頭直接連接到電源(VCC)。TCCS放大器通過RF扼流圈(RFC)將中心抽頭連接到VCC。射頻扼流圈在開關頻率下具有無窮大的電抗,可阻斷交流電流,并迫使恒定電流進入變壓器中心抽頭。

        T1的中心抽頭是兩種配置之間的兩個主要區別之一。第二個區別是負載網絡。與使用串聯RLC電路作為負載的電壓開關裝置不同,電流開關放大器在輸出端具有并聯RLC網絡。

        TCCS放大器的操作

        在每個半周期的操作中,RF扼流圈迫使電流(Idc)進入輸出變壓器(T1)的中心抽頭。然后,它通過兩個開關(晶體管Q1和Q2)中的一個,然后到達地。

        圖3和圖4中的簡化圖說明了TCCS放大器在兩個連續半周期內的操作。理想開關S1和S2分別代替Q1和Q2。

        當Q1打開而Q2關閉時,TCCS放大器。

        3.png

        圖3.當S1關閉而S2打開時(Q1打開,Q2關閉),TCCS放大器

        當Q1關閉而Q2打開時,TCCS放大器。

         4.png

        圖4當S1打開而S2關閉時(Q1關閉,Q2打開),TCCS放大器

        在圖3中,S1關閉,S2打開。Idc因此通過S1(i1=Idc)。由于S2是開路的,因此沒有電流可以流過下路徑(i2=0)。在下一個半周期(圖4)中,S1打開,S2關閉,導致i1=0和i2=Idc。假設在前半個周期中S1打開,S2關閉,我們得到了圖5中的電流波形。

        兩個完整操作周期內集電極電流的波形。

         5.png

        圖5.i1和i2在兩個完整操作周期內的電流波形

        正如我們所看到的,集電極電流(i1和i2)是在0和Idc之間切換的方波。請注意,Idc仍然是一個未知參數——在分析結束之前,我們無法找到它的值。目前,我們需要確定流經T1次級線圈的電流。該電流在上圖中用i3表示。

        根據半周期,扼流圈輸送的電流通過初級繞組的上半部分或下半部分。因此,由于變壓器的作用,次級繞組中的電流幅度為(m/n)Idc。然而,該電流的方向在半周期之間交替。圖6顯示了i3在兩個完整運行周期內的電流波形。

        兩個操作周期內的次級電流波形。

         6.png

        圖6.兩個操作周期內的次級電流波形

        為了理解i3為什么在(m/n)Idc和–(m/n”Idc之間切換,我們需要在電路圖的背景下考慮圖5的集電極電流波形。在前半個周期中,扼流圈輸送的電流通過初級繞組的下半部分。由于它進入初級繞組的虛線端,次級電流離開虛線端,導致i3=(m/n)Idc。

        然而,在下一個半周期中,扼流圈的電流流過初級繞組的上半部分。由于初級電流離開該繞組的虛線端,輸出電流進入次級繞組的虛線一端。因此,我們有i3=–(m/n)Idc。

        TCCS放大器性能分析

        50%占空比的方波包含所有奇次諧波(1、3、5等)。使用傅里葉級數表示法,我們可以根據其組成頻率分量來表示圖6中的方波電流:

         7.png

        方程式1

        電流開關電路將所有這些諧波分量的總和應用于負載網絡。然而,調諧到開關頻率的高Q并聯RLC電路對除基波分量外的所有電流頻率分量都呈現出非常小的阻抗。在基頻下,RLC電路表現出RL的電阻。因此,所有輸出電流諧波都被短路,只有基波分量流入負載電阻器(RL)。

        將通過RL的電流表示為iout,我們有:

         8.png

        方程式2

        iout的峰值等于

          4πmnIdc

        iout的RMS值(irms)等于峰值除以2的平方根。知道這一點后,我們現在可以計算出輸入到負載的平均功率:

         9.png

        方程式3

        問題是我們仍然不知道Idc,也就是流經扼流圈的電流。在我們這樣做之前,方程3對我們沒有用。要找到Idc,我們需要進一步研究電路。

        計算通過射頻扼流圈的電流

        假設射頻扼流圈是理想的。既然如此,它兩端就沒有直流電壓降。因此,輸出變壓器中心抽頭處電壓的直流分量等于VCC。這條信息對于找到Idc至關重要。

        為了找到變壓器中心抽頭的電壓波形,我們首先使用方程式2來確定變壓器次級繞組兩端的電壓:

         10.png

        方程式4

        由于變壓器的電壓縮放功能,因此初級繞組每段上的電壓為:

         11.png

        方程式5

        圖7提供了前半周期(Q1:OFF,Q2:ON)電路的簡化圖。相關電壓量(vout和vp)以紫色顯示。

        Q1關斷且Q2接通時的電壓。

         12.png

        圖7.Q1關斷且Q2接通時的電壓

        考慮上圖中的節點C、D和E。節點C和D分別位于Q1和Q2的集電極處。節點E出現在T1的中心抽頭處。在這個半周期中,節點電壓如下:

        vC = 2vp

        vD = 0

        vE = vp

        注意,節點E和C具有正弦電壓。

        圖8顯示了下一個半周期(Q1:ON和Q2:OFF)。

        Q1接通而Q2斷開時的電壓。

         13.png

        圖8.Q1接通而Q2斷開時的電壓

        對于這個半周期,節點電壓為:

        vC = 0

        vD = –2vp

        vE = –vp

        在這個半周期內,節點E和D處的電壓是正弦曲線。然而,它們相對于vp和vout是顛倒的。

        圖9顯示了這些節點在一個完整操作周期內的電壓波形以及輸出。

        從上到下:輸出端、節點D、節點C和節點E的電壓波形。

         14.png

        圖9.從上到下:輸出端、節點D、節點C和節點E的電壓波形

        在上圖中,A1和A2分別是vout和vE的振幅。A1只是方程式4中vout的峰值:

         15.png

        方程式6

        根據半周期的不同,vE等于vp或-vp。從方程5中取vp的峰值,我們得到:

         16.png

        方程式7

        振幅為A2的全波整流正弦波具有2A2/π的直流分量。因此,vE的平均分量為:

         17.png

        方程式8

        我們之前提到,輸出變壓器中心抽頭(節點E)處的電壓的平均分量是VCC。用VCC代替上述方程中的vE,ave,我們可以求解Idc:

         18.png

        方程式9

        最后,通過將方程9中的Idc代入方程3,我們得到輸出功率:

         19.png

        方程式10

        現在我們知道Idc,我們還可以找到集電極最大電壓的簡單方程。在圖9中,我們看到vC和vD——兩個集電極電壓——都有2A2的峰值。結合方程式9和7得出:

         20.png

        方程式11

        晶體管兩端的最大電壓降為2A2=πVCC。

        我們現在可以找到TCCS放大器的效率了。這是我們繼續之前要檢查的最后一個性能參數。

        計算效率

        通過比較輸出功率和輸入功率來計算效率。我們從方程式10中知道輸出功率。至于輸入功率,它等于電源電壓(VCC)乘以電源電流的平均值(Idc)。因此,根據方程式9,輸入功率為:

         21.png

        方程式12

        這與輸送到負載的功率相同,這意味著該放大器的理論效率為100%。請注意,這是理想的效率。在實踐中,電路的效率可能會因非理想性而降低,例如與集電極引線串聯的寄生電感。

        示例:確定TCCS放大器的最大晶體管電壓和電流

        現在我們已經完成了分析,讓我們找到向50Ω負載提供20 W功率的TCCS電路的電源電壓、最大開關電流和最大開關電壓。為簡單起見,我們假設匝數比(n/m)為1。

        我們知道PL=20,RL=50,n/m。為了找到電源電壓(VCC),我們首先將這些數字代入方程10:

         22.png

        方程式13

        然后我們求解VCC:

         23.png

        方程式14

        接下來,讓我們計算最大開關電流。從圖5中可以看出,這等于Idc。方程式9得出:

         24.png

        方程式15

        最后,我們從圖9中知道,每個開關晶體管集電極-發射極之間的最大電壓為2A2。應用方程式11,我們得到:

         25.png

        方程式16

        為了向50Ω負載提供20 W的功率,TCCS放大器需要28.47 V的電源電壓。其晶體管必須能夠承受0.7 a的最大開關電流和89.44 V的最大集電極-發射極電壓。

        哪種D類放大器性能最好?

        我們之前對TCVS放大器和基本電壓開關D類放大器進行了相同的示例。表1總結了TCCS放大器的結果。所有三個電路都設計為向50Ω負載提供20 W。

         26.png

        表1.對三種不同的D類配置的要求,以向50Ω負載提供20 W

        根據這些數據,這三種配置是如何相互疊加的?

        基本電壓切換D類放大器需要比變壓器耦合配置中的任何一種都高得多的電源電壓。其晶體管必須處理與TCVS放大器相同的最大電流和電壓。與TCVS電路相比,TCCS裝置需要較低的電源電壓和最大開關電流。然而,它增加了晶體管集電極-發射極之間的電壓應力。

        TCVS和TCCS電路提供了相當的性能——這里似乎沒有絕對的贏家。根據電源電壓和可用的晶體管參數,任何一種配置都可能是正確的選擇。請注意,晶體管的工作頻率是應該考慮的參數之一——在方波集電極電流的情況下,晶體管需要更快地切換。

        總結

        本文研究了變壓器耦合電流開關D類放大器的操作和性能。這是我們將討論的最終D類配置。在下一篇文章中,我們將研究D類功率放大器的一些局限性,并解釋E類放大器如何解決這些局限性。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沙雅县| 永福县| 巴中市| 镇坪县| 遂川县| 富宁县| 和林格尔县| 毕节市| 西乌珠穆沁旗| 阳东县| 射洪县| 许昌市| 分宜县| 清流县| 亳州市| 东明县| 彰武县| 宜川县| 县级市| 阳信县| 图片| 梁平县| 乌海市| 吴忠市| 含山县| 金塔县| 利津县| 宁南县| 湖州市| 雅安市| 阿瓦提县| 隆回县| 定日县| 石家庄市| 济宁市| 五莲县| 奉贤区| 天门市| 沾化县| 呼玛县| 铜陵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