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新聞縱覽 > 技術前沿:“環抱”晶體管與“三明治”布線

        技術前沿:“環抱”晶體管與“三明治”布線

        作者: 時間:2024-09-12 來源: 收藏

        在半導體制程技術的前沿,英特爾正穩步推進其“四年五個制程節點”計劃,加速實現在2025年推出尖端的制程節點Intel 18A。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409/462889.htm

        今天,我們將介紹英特爾的兩項突破性技術:RibbonFET全環繞柵極晶體管和PowerVia背面供電技術。這兩項技術首次成功集成于Intel 20A制程節點,也將用于Intel 18A。

        RibbonFET:柵極“環抱”晶體管

        通過RibbonFET晶體管,英特爾實現了全環繞柵極(GAA)架構。在晶體管中,柵極扮演著關鍵的開關角色,控制著電流的流動。RibbonFET使得柵極能夠全面環繞帶狀的晶體管溝道,這一創新帶來了三大優勢:

        ?節約空間:晶體管溝道的垂直堆疊,相較于傳統的水平堆疊,大幅減少了空間占用,有助于晶體管的進一步微縮;

        image.png

        RibbonFET晶體管與FinFET晶體管(鰭式場效應晶體管)的對比示意圖

        ?性能提升:柵極的全面環繞增強了對電流的控制,無論在何種電壓下,都能提供更強的驅動電流,讓晶體管開關的速度更快,從而提升晶體管性能;

        ?靈活設計:晶體管溝道可以根據不同的應用需求進行寬度調整,為芯片設計帶來了更高的靈活性。

        PowerVia:從“披薩”到“三明治”的轉變

        PowerVia背面供電技術改變了芯片布線的邏輯。

        傳統上,計算機芯片的制造過程類似于制作“披薩”,自下而上,先制造晶體管,再構建線路層,同時用于互連和供電。然而,隨著晶體管尺寸的不斷縮小,線路層變得越來越“擁擠”,復雜的布線成為了性能提升的瓶頸。

        英特爾通過PowerVia實現了電源線與互連線的分離。首先制造晶體管,然后添加互連層,最后將晶圓翻轉并打磨,以便在晶體管的底層接上電源線。形象地說,這一過程讓芯片制造更像是制作“三明治”。

        image.png

        PowerVia革新了晶體管的布線方式

        背面供電技術讓晶體管的供電路徑變得更加直接,有效改善了供電,減少了信號串擾,降低了功耗。測試顯示,PowerVia能夠將平臺電壓降低優化30%。

        同時,這種新的供電方式還讓芯片內部的空間得到了更高效的利用,使得芯片設計公司能夠在不犧牲資源的前提下提高晶體管密度,顯著提升性能。測試結果表明,采用PowerVia技術可以實現6%的頻率增益和超過90%的標準單元利用率。

        Intel 20A和Intel 18A的技術演進

        半導體技術的創新是一個不斷迭代的過程。在Intel 20A制程節點上,英特爾首次成功集成了RibbonFET和PowerVia這兩項突破性技術。基于Intel 20A的技術實踐,這兩項技術將被應用于采用Intel 18A制程節點的首批產品:AI PC客戶端處理器Panther Lake和服務器處理器Clearwater Forest。目前,新產品的樣片已經出廠、上電并成功啟動操作系統,預計將在2025年實現量產。

        image.png

        Intel 18A晶圓

        此外,這兩項技術也將通過Intel 18A向英特爾代工(Intel Foundry)的客戶提供。Intel 18A的D0缺陷密度低于0.40 ,顯示出其在晶圓廠中的生產狀況良好,良率表現優秀。今年7月,英特爾還發布了Intel 18A制程設計套件(PDK)的1.0版本,得到了生態系統的積極響應。




        關鍵詞: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汨罗市| 平遥县| 库车县| 宝山区| 手游| 冕宁县| 健康| 灵丘县| 达拉特旗| 会同县| 伽师县| 桃园市| 花莲县| 南皮县| 广德县| 赣州市| 依兰县| 五常市| 巴马| 新闻| 敦煌市| 普定县| 湘阴县| 吉林市| 清水县| 巧家县| 肇州县| 宽城| 永嘉县| 马公市| 含山县| 浪卡子县| 灌云县| 北海市| 丰原市| 读书| 营口市| 仙居县| 景德镇市| 襄樊市| 普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