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客高峰論壇四大主題、嘉賓陣容、報名詳情揭曉!
作為大灣區國際創客峰會暨Maker Faire Shenzhen 2023的經典內容版塊之一的「創客高峰論壇」將于11月11-12日在萬科設計公社B區報告廳開啟。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310/452178.htm大灣區國際創客峰會暨
Maker Faire Shenzhen 2023
之
「 創客高峰論壇 」
創客運動起源于21世紀初,以其鼓勵創新、自主、分享與協作的理念,深入人心。數字制造、開源硬件和軟件等工具的普及,打破了傳統創新的壁壘,讓更多普通人參與到了創新與發明的行列,成為了創客。如今,創客運動已席卷全球,在擁抱創新的路上,有人放棄,有人繼續。我們希望通過“創客今何在”這個主題,從多元的視角探討創客運動的發展趨勢,分享創客未來走向和價值變現的可能性。同時也聚焦那些依舊在各行各業持續創新創造的創客群體,探索他們如何應用新興技術應對挑戰,以及他們在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上所做的努力和故事。
今年的創客高峰論壇,兩天時間共計四場主題論壇,分別是“穿越周期”、“科技向善”、“賽博鄉村”、“萬物有智”,每個主題我們都特別邀請了重磅嘉賓,發表演講,與大家共同探討不同主題的內容。
一直以來,創客高峰論壇都是匯聚大咖、推動創新思維的絕佳平臺,不要錯過這個絕佳機會,速來報名參與,一同探索創新世界!
1穿越周期11月11日周六 9:00-12:00
在“穿越周期”環節,我們希望邀請推動創客運動發展的賦能者?態伙伴,?起對創新、共創、開放等主題的展開思考和探討,并從“開源硬件、開源社區、創新咨詢、數字制造工具、創新市場化、國家數字化”等多樣的角度和方向出發,?同探討創客運動的發展趨勢,分享創客未來走向和價值實現的可能性。
潘昊:潘昊是一位資深創客,信奉開源精神和社會化創新,是中國創客文化領導者。2008年,他創辦了現已極具影響力的硬件創新平臺矽遞科技(Seeed Studio),致力于整合物聯網、人工智能、邊緣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以開源硬件的方式服務全球科技創新者推動傳統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其創辦的柴火創客空間已成為全球硬件創新者在深圳的大本營,得到李克強總理和各界的肯定,培育孵化了大量面對可持續發展問題的跨界創新項目。
Eben Upton:Eben Upton是一位計算機科學家、企業家,也是Raspberry Pi基金會的聯合創始人。作為Raspberry Pi Ltd的首席執行官,該基金會的商業部門,他領導了Raspberry Pi的開發,這是一系列經濟實惠且易于獲取的單板計算機。他在Raspberry Pi基金會的開創性工作對計算機科學教育產生了深遠影響,并賦予全球開發者在各個行業推動數字創新的能力。Eben Upton的貢獻繼續塑造著科技領域的格局,激勵著下一代創新者。Eben之前的成就包括創辦成功的移動游戲和中間件公司。他擁有劍橋大學的文學學士、博士學位和工商管理碩士學位,還曾擔任劍橋大學圣約翰學院計算機科學研究主任。
David James Groom:David在2007年購買了他的第一塊Arduino,作為一項Roomba改造項目的一部分。從那時起,他癡迷于編寫可以親身體驗的代碼。David愛上了最初的Pebble智能手表,更加熱衷于它的繼任者,因為后者允許他通過智能表帶功能將這款心愛的可穿戴設備與他對硬件改造的熱情相結合。無法割舍與他的智能手表戀人,David寫了一封情書給Pebble社區,這封情書開花結果,成為了Rebble,這項服務使Pebble至今仍然運轉良好,盡管該公司在2016年倒閉。當他不忙于改造可穿戴設備時,David可能會在制作伴侶機器人、嘗試機器學習、擴充他不斷增加的開發板收藏,或者改造90年代的基于DOS的掌上電腦。
Duleesha Kulasooriya:研究不斷變化的世界。汲取靈感。與人交流。創造事物。深思熟慮。構建新世界的引人入勝模型,并理解它們的重要性。搭建橋梁跨越連接,創造非同尋常的合作伙伴關系。
Duleesha Kulasooriya是德勤亞太創新領袖,也是德勤邊緣中心的董事總經理,該中心是全球管理研究機構的一部分,探索業務和技術的邊緣。Duleesha擁有超過25年的全球經驗,幫助客戶應對顛覆和推動創新和轉型。他廣泛研究、撰寫和演講關于新興的商業景觀、未來的工作、可持續性轉型以及“邊緣”(如創客運動、燃燒人節、可愛城市、虛擬世界以及在數字時代的人類)的相關性。Duleesha持有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MBA學位,以及斯沃斯莫爾學院工程學士和經濟學學士學位。
陶冶:2006年本科畢業于中國科大天文與應用物理系,2012年于德國Jacobs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現任深圳拓竹科技CEO。2012年博士畢業歸國后,陶冶加入了大疆創新,從一名工程師開始,歷任動力系統部門經理、Mavic pro產品經理、大疆消費級無人機事業部負責人,最多時掌管過大疆超過60%的營收。他親歷了一個深圳小廠如何在夾縫中艱難生存下來,又如何一步一步贏得全球競爭的艱苦歷程。期間招募和培養觀察了整整一代90后的應屆生。2020年陶冶加入了IDG資本,從投資人的角度觀察過許多中國初創企業的成長之路。之后又同當年一起奮斗過的戰友一起創立了深圳拓竹科技,回到了科技產業升級的第一線,致力于3D打印的普及化。
彭奕亨:本碩畢業于香港科技大學。主要研究領域在產品設計,工業設計,人機交互設計,全球市場推廣及品牌策劃;2-15年,創立胡桃科技有限公司;2018年10月24日,作為深圳前海港澳創業創新青年代表,受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接見;2019年,獲美國《TIME》“時代”雜志年度全球100佳最佳發明;2021年2月,獲深圳市海外高層次人才(孔雀計劃)B類認定;2021年6月,兼任全球最大眾籌平臺Kickstarter官方首位大中華區戰略代表&高級顧問。
Chirag Sharma:Chirag在不丹皇家政府商業機構——不丹皇家政府控股和投資有限公司(DHI)擔任高級分析師,該機構成立于2007年,根據2007年的皇家特許狀,旨在“長期造福不丹人民,持有和管理不丹皇家政府現有和未來的投資”。在DHI,Chirag與創新與技術部門(InnoTech Department)合作。創新與技術部門負責制定技術和創新路徑,以增強下一代技術在DHI和集團內的傳播和應用。更重要的是,為了解決國家社會經濟挑戰,他正在開展應用和基礎科學技術領域的研究和開發工作,以創建企業和初創公司,建立國家知識產權,并為下一代建立創新、創造力和就業平臺。他在建立、設立和管理吉姆·南杰·旺楚克超級Fablab(世界上第三家超級Fablab)和DHI研究與創新創業卓越中心(DRIVE)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
02科技向善11月11日周六 14:00-18:00
在“科技向善”環節,我們將特別聚焦那些深入各行各業、參與產業創新和推動行業可持續發展的代表,他們是各領域專家、技術領袖、企業負責人、創業者等。我們希望在這個環節,共同探討全球產業數字化大背景之下,以創客為代表的創新力如何成為無數細分行業更可持續發展的強大推動力,聆聽他們的創新故事。我們也會探討科技創新如何與各行各業的具體場景深度融合,推動產業的創新升級和?業的可持續發展。
錢源:錢源是萬科集團城市研究院院長,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城市規劃碩士,持續參與并策劃多個重大公共項目,如米蘭世博會萬科館;主持了萬科云城及萬科云設計公社項目;主導了深圳南頭古城、福州煙臺山和成都猛追灣等城市更新項目。在深耕城市發展建設的同時,他也致力于推動低碳、環保、新材料等創新技術與城市空間的結合運用,描繪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想象。
Kate Armstrong:憑借荷蘭烏特勒支大學的藝術與社會碩士學位和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的設計學士學位,Kate在澳大利亞和歐洲的文化策劃、設計和開放技術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她曾領導多個歐洲研究項目的溝通和傳播工作,這些項目關注循環經濟、開放設計創新生態系統和未來文化遺產。Kate擔任跨物種互聯網(Interspecies Internet)的執行主任,并擔任Fab City Foundation的執行委員會成員,擔任戰略總監。她還是IAAC/ELISAVA的新興未來設計碩士課程和IAAC的分布式創新設計碩士課程的教職成員,并是由歐洲聯盟共同資助的分布式設計平臺的顧問。
廖麗婷:廖老師是一名擁有超過12年開發經驗的課程設計師。她在實踐當中融合工程,管理,設計與教育等多領域的學科知識,領導或參與超過20個校園課程開發項目的落地實施。這些成果使她與團隊收獲了市級,省級及全國性的專業評比活動的多項獎項。她熱心分享實踐經驗,曾作為深圳STEAM教育社區的核心代表之一,受邀前往英國,美國,新加坡等國家進行文化交流活動。她的研究興趣是項目式學習及跨學科課程設計。
Chirag Sharma:Chirag在不丹皇家政府商業機構——不丹皇家政府控股和投資有限公司(DHI)擔任高級分析師,該機構成立于2007年,根據2007年的皇家特許狀,旨在“長期造福不丹人民,持有和管理不丹皇家政府現有和未來的投資”。在DHI,Chirag與創新與技術部門(InnoTech Department)合作。創新與技術部門負責制定技術和創新路徑,以增強下一代技術在DHI和集團內的傳播和應用。更重要的是,為了解決國家社會經濟挑戰,他正在開展應用和基礎科學技術領域的研究和開發工作,以創建企業和初創公司,建立國家知識產權,并為下一代建立創新、創造力和就業平臺。他在建立、設立和管理吉姆·南杰·旺楚克超級Fablab(世界上第三家超級Fablab)和DHI研究與創新創業卓越中心(DRIVE)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
曾征:曾征是創客社區Hackster.io的社區經理。Hackster是安富利旗下的面向工程師和創新者的全球平臺。曾征自身作為硬件創業者,長期活躍于開源文化和技術的倡導和傳播,具有豐富的國際背景和經驗,包括與制造商、設計師、初創公司、學術機構和分布全球的開發者的合作。她組織和策劃各種開發者活動,從線上比賽到黑客松和峰會,都旨在促進創新生態系統的孵化和發展。她熱衷于文化交流和傳播如何利用開放知識分享和創客思維,做開心的自己,交來自全球的朋友,做對社會有用的事。
周陽:周陽曾在半導體和IoT領域的知名企業任職。作為一名長期的科技愛好者,她目前擔任ABeam Consulting中國新創部門的負責人。在這一職位上,她專注于研究中國的創新科技趨勢,并負責構建ABeam中國的初創生態系統。周陽還曾主導多個創新支援戰略咨詢項目,客戶涵蓋日系汽車企業、制藥公司以及零售業等多個領域。
Cesar Jung-Harada:Cesar Jung-Harada是一位法國-日本設計師、環保主義者、教育家和企業家,熱衷于海洋技術、影響創新和教育,常駐新加坡。Cesar是新加坡理工學院的設計副教授。Cesar目前是法國國家藝術與工藝高級學院(CNAM)的設計與海洋創新博士候選人,曾擔任MakerBay有限公司(香港創客空間)和Scoutbots有限公司(海洋機器人初創公司)的總監。Cesar還擔任哈馬德本賈西姆大學(卡塔爾)和Wyng基金會(香港)董事會的董事,并經常在聯合國、哈佛大學或TED等國際會議上舉辦研討會和主題演講。
梁沛健:梁沛健博士是香港大自然保護協會 (TNC) 的氣候變化研究員。他負責評估以自然為基礎的解決方案 (Nature-based Solutions),以緩解氣候變化對香港和大灣區的影響,與學術合作伙伴和商業機構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係,以實現保護環境為目標。
梁博士有超過十年的學術研究經驗,他曾研究香港環境臭氧對植物的影響和研究城市化對大灣區環境和生物多樣性的影響。梁博士是埃克塞特大學(University of Exeter)地理學博士, 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生態環境學碩士和學士。在加入大自然保護協會之前他是香港中文大學環境,能源及可持續發展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員,負責研究氣候變化和空氣污染對農作物的影響。
Andrea Magelli:Andrea的職業生涯跨足多個領域,涵蓋數字、市場營銷和食品領域,不斷推動創新和增長。在每一次冒險中,從Lifeinaclick的創立到領導像2006年都靈冬奧會這樣的項目,再到賦予全球事件視覺敘事力量,他的關注一直集中在突破界限、將創意與實際洞見相結合。
在充滿活力的食品世界中,作為Sosushi和Well Done Burger的創始人,他品嘗到了企業家精神和創新的滋味。然而,他最珍視的冒險仍然是未來食品研究所。慶祝十年的發展,這是一個創意與影響力相匯合的地方,孵化了位于東京、博洛尼亞和波利卡的生活實驗室,展示了食品領域的可持續和技術創新敘事。
王曉慶:水木數字農業科技集團董事長,民革中央三農委員會委員,民革中央企業家聯誼會會員部部長,國家農業農村碳達峰碳中和科技聯盟 副理事長,中關村新型城鎮化產業聯盟理事長。目前在清華投資的水木九天科技擔任董事長,主要為大城市民生菜籃子提供蔬菜工廠綜合解決方案,可以全年度連續生產非耐儲運蔬菜,并實現歐盟標準,價格為民生保障價,國內最早推進工廠化農業碳中和計量和方法學的新農人。
03賽博鄉村11月12日周日 9:00-12:00
在廣袤曠野之間,數字化的靈光正點亮著鄉村的前路和未來。數字技術作為?種創新性工具,正在為鄉村振興注入新的活力和希望。在賽博鄉村論壇,我們期待與企業、政府和科技領域的專家和學者?同探討數字技術如何在農業和鄉村發展中發揮著創新力量和重要的作用,如何為鄉村社會的繁榮與進步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和支持,同時注重社會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在這個環節,與會者可以了解數字鄉村的現狀和趨勢,學習實際應用中的經驗和教訓,通過交流和合作求得理解和發展。
04萬物有智11月12日周日 14:00-18:00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AIGC正與各行業深度融合,成為推動產業升級的重要力量,智能硬件領域亦在不斷探索與AIGC技術融合的更多可能性。為更好地連接AI與硬件領域的投資者和創業者,我們在這個環節攜手創賽創新中心,將會有12組AI+硬件團隊項目路演,共同呈現AI+硬件主題下的各種可能性,推動資本與技術的對接。這個環節,我們將邀請相關產業集群意向融資企業、市內科研機構行業專家及知名投資機構等,共同探討AI技術在硬件領域的應用和發展前景,深度挖掘優質創新企業和團隊,推進深圳城市產業集群建設。
許寧:"創賽創新產業(深圳)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IECG & Nvidia Inception 聯合孵化中心負責人;深圳市龍崗區科技服務促進會執行會長;深圳市龍華創新生態服務協會副會長;深圳市創業孵化基地認定評審專家;廣東省創業導師(廣東省科技企業孵化器協會)、深圳市創業導師(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深圳大學龍崗創新研究院創業導師;
歷任國家技術轉移南方中心籌備組成員;深圳市科技服務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香港青年(福田)創新創業基地負責人。"
彭程:亞馬遜云科技初創生態戰略顧問,知乎科技博主,福布斯U30,曾擔任英諾天使VP、騰訊高級產品經理、土巴兔移動運營部總監。在互聯網公司期間主導過三個從0到1的產品,擁有過億級互聯網產品的設計和商業化運營經驗;在VC期間參與了30多個創業項目的投資。"
張威:Seeed Studio首席戰略執行官,具備技術背景和豐富的互聯網從業經驗。在騰訊戰略分析部和社區平臺部工作了6年,并擁有9年的自主創業經歷。深諳互聯網產品策劃、社區運營和市場營銷等方面的知識,曾負責過QQ會員平臺產品建設以及千萬用戶級別的純女性社區項目,對于互聯網+行業應用也有深入研究。目前任職Seeed Studio CSO,帶領團隊進行科技賦能社區等相關戰略執行工作,具有卓越的管理能力和戰略眼光。
張威在AIGC的研究中深入探索了人工智能在科技產業發展、戰略執行等方面的應用,并將這些知識和經驗運用到Seeed Studio的戰略決策當中,為公司的創新和發展提供更多可能性。他對于人工智能技術的前沿應用和潛在商業價值有著清晰的認知,并以此為基礎進行戰略規劃和執行,為Seeed Studio帶來了更多增長機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