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價值投資原則,確定技術創新投資的優先次序
價值投資是一種金融投資理念,其主要投資標的是交易價格低于其內在或賬面價值的股票。技術創新投資的驅動力并不一定總與財務回報相關。當相關時,技術投資便與金融投資類似,因為兩者都需要針對資產(如股票或技術)做出投資決策,并尋求財務回報。然而,兩者并不完全相同。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308/449966.htm價值投資背后的基本概念很簡單:如果你知道某物的內在價值,在該物打折出售時出手,就可以省下很多錢。如今,數字技術(例如人工智能[AI]、云計算和增強或虛擬現實[AR/VR])已成為不可或缺的資產,可幫助企業機構提高生產率和打造更優質的產品。技術創新領導者可運用價值投資原則,降低投資風險,改善投資回報。
制定自己的技術投資戰略——與“市場先生(Mr. Market)”保持距離
“市場先生”是經濟學家格雷厄姆假設的一種情緒型投資者。市場先生受到恐慌、熱情和冷漠等情緒的驅動,會受恐懼和貪婪等情緒的左右在悲觀和樂觀情緒之間搖擺不定。這一假想投資者形象旨在闡釋整個市場何以呈現出這些特征。
不幸的是,市場先生現象在技術創新投資中也屢見不鮮。當技術創新投資受到市場先生的影響時,由于決策并非基于理性考慮,因此極有可能失敗。與股票市場一樣,市場先生推動技術創新領導者追求被過度炒作的創新,并因而忽略了具有長期價值的創新。這與Gartner的技術成熟度曲線研究報告不謀而合。技術成熟度曲線報告顯示,多數創新(技術、服務和學科)都是在過度追捧下取得進步,接下來依次經歷幻滅、主流采用和成為主流生產力的不同階段。
投資最適合企業機構的技術——留在能力圈內
能力圈是一個價值投資概念,指投資者對特定行業、業務或投資的理解和知識。本質上是投資者具備深厚知識的專業領域。投資者深入了解業務模式、競爭格局、成功的關鍵驅動力,以及與投資相關的風險和機遇。
就技術創新投資而言,能力圈是指:盡管技術在不斷發展和變化,投資者依然對其具備深厚的理解。此外,技術創新領導者必須能夠確定某些技術是否能夠幫助企業支持或發展業務,以及是否具備成功的關鍵因素。雖然技術創新領導者經常投資于技術以解決業務問題或保持競爭力,但現實情況是,并非所有技術都適合所有企業機構。
確保安全裕度
價值投資者對于財務風險有著一定的預期。安全裕度是投資者在投資決策中的緩沖或緩沖空間,以確保最終損失落在可接受的限度內。從本質上講,如果一項投資的安全裕度較高,意味著其市場價格遠低于其內在價值。高安全裕度有助于抵御市場先生情緒的影響。
并非所有技術創新投資都會立即成功。有些會遭遇“動蕩“,而另一些則可能以失敗告終。使用安全裕度方法意味著:選擇與預期投資成本相比具有較高”內在價值“的技術。
承諾制定長期投資戰略
短期投資需要面對大量不確定性,因為短期內,股價會受到利潤波動的嚴重影響。這些由市場先生現象導致的小幅波動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自我糾正,并且從長遠來看不會影響公司的價值。在價值投資方面,長期投資的表現優于短期投資,其穩定性更高,總體效果更好。
在技術創新投資方面,短期成果在某些場景下具有吸引力。然而,它們并不能克服由于技術的沉沒成本而損失更多資金的風險,因為這些技術可能會過時。更重要的是,從長期來看,這一策略的表現并不一定會優于投資回報率更高的機會。
評估價值投資原則的用例——價值投資策略的局限性
盡管有過不少業績斐然的過往記錄,但價值投資并非萬能靈藥,其自身也存在局限性。就連巴菲特也因遵循價值投資原則而犯下了一些令人遺憾的錯誤。他錯過了亞馬遜和Google的現象級行情,只在Apple成為一家大型企業后才對其進行了投資。價值投資是一種厭惡風險、相對保守的戰略。對于新興技術的投資來說,這一策略可能效果不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