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測井中新型長短道穩譜的電路設計
常見的密度測井儀器[1]一般會采用兩個高壓控制兩個探測器輸出,以實現穩譜[2] 功能。本文介紹了用一路高壓實現兩路穩譜,經濟又能節省空間,特別實用于空間受限的井下儀器。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308/449328.htm密度測井是由放射源銫-137向地層發射單能伽馬射線,射線的能量為662keV。射線與地層發生作用,主要是康普頓散射和光電效應。作用后的射線能量衰減,一部分被晶體探測器接收到,晶體探測接收到射線后會產生光信號,光信號再經過光電倍增管放大后,轉換成能夠被電路測量的電信號。不同能量的射線會產生不同電壓的電信號,通過對電壓值的測量就可以分辨出入射射線的能量[1-2]。
為了使測量到的電信號與伽馬射線的能量能夠相互對應,我們需要將已知的662keV能量射線產生的電信號固定在一個電壓值上,相當于能量的參考值,這個過程就是穩譜。穩譜的效果會嚴重影響測量的精度,穩譜不穩則相當于參考值不穩,那么所測得的信號也是不準確的。
信號受環境影響很大,尤其是溫度的影響。同樣能量的射線和電路,在不同溫度下產生的電壓值是不同的,一般來講,溫度過高或過低時倍增管效率降低,這時要使662KeV的信號在原來的電壓值上,必須要適當增加倍增管的控制高壓;相之,則應該適當降低控制高壓。我們通過電路上的調節,使參考信號處于相對穩定的區域內,從而達到穩譜的目的。
2 電路設計方案
2.1 兩路高壓控制
一般的密度測井儀器都有兩個探測器,長源距探測器和短源距探測器[3]。每個探測器都會有相應的晶體和倍增管總成實現光電信號的轉換,而每個倍增管配有1個輸出電壓可調的高壓電源模塊,來控制倍增管的工作,如圖1 所示。
圖1 高壓調節電路框圖
在電路上通過MCU和DAC產生1 個低壓信號Vctrl,用來控制高壓模塊的輸出電壓HV。當Vctrl增大時,HV增大,Vin也增大,用多道測量倍增管的輸出信號會發現能量峰向右偏移。相反,Vctrl降低時,能量峰左移,這樣我們就可以通過調節控制電壓的大小,來實現能量峰的相對固定,而不會產生偏移。
該電路的優點是控制可靠,缺點是需要兩個高壓模塊,占用的空間大,不便于實現小型化設計,而且高溫高壓模塊價格高,在成本上也會加倍。
2.2 固定高壓控制增益
該方案是根據倍增管的坪區特性,給長短道兩個倍增管一個固定的高壓值,兩道產生的信號通過不同的增益控制電路來進行信號調節,使信號輸出在設定的區域內,以此來實現穩譜功能[4]。如圖2所示,固定高壓HV后,長短道各自輸出信號Vin,經過增益調節電路后,信號變為A*Vin。A是增益值,可通過MCU來控制大小。
圖2 增益調節電路
這種只調增益的方法優點是電路及控制相對簡單。缺點是信號可調范圍窄,適應性差。對于測井儀器,其環境溫度變化是很大的,最高可達200多度。而當溫度變化很大時,倍增管的輸出也會發生變化,當信號過小時,則A 需要調到很大,增益A 過大帶來的后果是信噪比降低;相反如果信號過大時,只調整增益A又會出現飽和現象。這兩種情況下都會影響測量精度,甚至使儀器出現故障。
圖3 穩譜核心電路
電路中U1(DAC)、U2(運放)、U3(高壓模塊)實現長源距的高壓調節,保證不同環境溫度下倍增管都能工作在合理范圍內。電路由控制器向U1發送控制數DAC1,其輸出電壓經過U2 后得到放大,輸出高壓控制電壓Vctrl,然后再經過高壓模塊輸出高壓值HV1,二者之間是線性關系,系數為K,則長源距的高壓值為:
HV1=Vctrl×K (1)
HV1經過分壓電阻后得到高壓值HV2,用來給短源距倍增管提供高壓;同時短源距的信號NEARIN先輸入到運放U4,可對信號進行初步放大,放大系數為A,然后輸入到可調增益放大器U5,U5 是R-2R 型的14 bits 的DAC,由控制器向其發送控制數DAC2,其輸入輸出的關系是:
(2)
這樣硬件上就實現了長、短源距信號的數字化控制,結合穩譜算法即可實現兩路的自動穩譜功能。
3 穩譜固件實現
電路設計實現后,固件的穩譜控制方法[8] 也要隨之改變。如圖4 所示,固件開始運行后首先根據長道的信號對高壓進行調整,由穩譜算法計算出粗調因子FF1;如果FF1進入到了微調的范圍內,則需要進行細調,計算出細調因子CFF1;最后根據FF1或CFF1計算出DAC的值,發送DAC完成一次長道高壓調節。當長道高壓基本穩定,即CFF1小于域值時,開始進行短道調節,同樣進行粗調FF2或細調CFF2,然后發送DAC完成一次短道調節。至于穩譜因子的算法,一般采用四個能窗穩譜[5]的方法,這里不做詳細介紹了。
圖4 穩譜固件流程
4 結束語
該電路實現了一個高壓控制長短探測器穩譜的功能,所采用的 1 路控制高壓 1 路控制增益的方法有多個優點:與兩路高壓控制相比,簡化了硬件設計,從而縮減空間、降低成本;與兩路增益控制相比具有更好的兼容性和可靠性。該電路已在實際測井儀器中得到了應用,事實證明穩譜效果非常好。
參考文獻:
[1] 陸介明,楊榮禮,耿全喜. 巖性密度測井[M]. 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1986.
[2] 黃隆基. 核測井原理[M]. 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00.
[3] 鞠曉東,李會銀,成向陽,等. 新型巖性密度測井研制[J]. 測井技術,2005,29(1).
[4] 盧進,田彥民,付廣,等. 巖性密度測井儀固定高壓穩譜的實現. 艦船防化,2012,(1):35-38.
[5] 魯保平,張惠芳. 四能窗穩譜技術在巖性密度測井儀中的應用[J]. 測井技術,2008,31(1):76-79.
[6] 劉易,方方,陳寶,等. 巖性密度測井能譜低能段穩譜方法研究[J].中國測試,2014,41(1):5-8.
[7] 劉易,湯天知,岳愛忠. 一種新型巖性密度測井儀數據采集處理電路設計[J]. 測井技術,2012,36(4):397-400.
[8] 敖奇,魏義祥,屈建石. NaI譜儀數字穩譜方法設計[J]. 核電子學與探測技術,2009,29(1):19-22.
(本文來源于《電子產品世界》雜志2023年7月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