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公司如何為數字化轉型做準備
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依賴于技術,保險業也不例外,越來越多的保險公司已意識到數字化轉型的必要性。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209/438490.htm
客戶希望獲得包含更多創新技術、更加個性化的服務:IBM的數據顯示,50%的客戶在與保險公司合作時期待獲得更加個性化的數字體驗,但只有一小部分保險公司認識到了這一點。保險公司需要研究如何將創新技術融入到核心業務中以不斷滿足客戶的需求,但因顧及商業利益,很少數公司真正采取數字化戰略。根據埃森哲的數據,只有28%的企業表示技術是企業的核心。
不妨一起來了解保險公司在數字化轉型方面所面臨的挑戰和應對措施。
數字化轉型挑戰
企業高管很清楚部署戰略遠比制定戰略要難,尤其是在面對上萬人的團隊時。執行力不足的戰略不僅會帶來低于預期的結果,也會動搖利益相關者堅定轉型的決心,投入大量的時間與資源,卻還是事與愿違。
保險公司需要一個可執行的戰略來啟動、管理和把控數字化轉型,通過“啟動-構建-擴展”這個框架貫穿數字化轉型的目標,實現數據價值的深挖,不斷豐富和創新數字化服務內容、產品、渠道及模式,快速響應和滿足客戶需求。開始進行數字化轉型流程時,要避免以下情況:
· 只關注技術
· 未做到上下一心
· 想要一蹴而就
1. 只關注技術
創新技術會源源不斷地出現,比如人工智能、自然語言處理、虛擬助理等等,企業自然想要去嘗試讓他們能夠創建端到端解決方案的新平臺和新技術,客戶也渴望在互動過程中看到新技術的運用(根據Salesforce的一項研究,這一比例達到75%)。然而,如果只把目光放在創新技術時,其實會阻礙數字化轉型目標的實現。實現數字化轉型目標的關鍵因素還有很多,比如人員、流程等其他要素。在人員方面,企業可以創建小而美的專項團隊,通過縮短決策流程以更快速度創建業務難題解決方案。在流程方面,使用敏捷架構可以提供更高效的協作和及時的反饋,確保在第一時間改進解決方案以滿足客戶的需求。有數據表明,50%的客戶在與保險公司合作時希望獲得更加個性化的數字化體驗。
2. 未做到上下一心
另外,在變革中需要考慮非理性因素,指的是人的情感、意志,包括動機、欲望、信念、信仰、習慣、本能等,以非邏輯形式出現的幻想、想象、直覺、靈感等。人天性中有時是非理性的,如果高管們忽視了這點,數字化轉型項目終究很難成功落地。
關于變革,員工與經理或高管層的動機可能不同,因此自下而上的方式讓高管在了解員工的動機后,可以更有針對性地進行變革,進而吸引更多的員工與他們一起推動變革。
3. 想要一蹴而就
在推行一場大規模的數字化轉型時,大家總想一蹴而就,但想一想這對參與實施轉型的團隊意味著什么。他們需要轉換到一個新的平臺、快速學習新項目的流程,適應新的技術,甚至調整團隊的工作重心,在這么多的變數下必然會出現各類問題。
克服數字化轉型挑戰
為了避免上述的情況,保險公司可以先思考這幾個問題:我們進行數字化轉型的能力(時間、金錢、人員)如何?數字化轉型能進行到什么程度?這些問題有助于了解業務重新布局的模式。例如一家保險公司想開發一個應用來幫助客戶進行理賠,那么該公司可以將這項工作融入到全渠道戰略中,讓客戶既可以在手機上發起理賠申請,也可以在平板上完成理賠步驟;或者將這一流程自動化,提高系統的效率。
成功案例:MS Amlin
MS Amlin是一家英國專業保險公司。客戶表示希望能減少資料的填寫且加速理賠流程,MS Amlin為此制定和實施了數字化轉型戰略。該公司將整個核保流程數字化,從而實現了產品的標準化,也大大節省了客戶和員工的時間。MS Amlin還創建了一個自助式在線門戶,客戶可以在線選擇最符合他們訴求的產品,并給公司帶來了一些附加銷售和交叉銷售機會。結合平臺、人員和流程,MS Amlin得以實現轉型目標,而這也只是保險業大規模數字化轉型成功的實例之一。歡迎瀏覽更多客戶故事,了解其他保險公司是如何通過數字化受益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