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S需要國產化嗎
BMS是什么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203/431942.htm“BMS電池系統俗稱之為電池保姆或電池管家,主要就是為了智能化管理及維護各個電池單元,防止電池出現過充電和過放電,延長電池的使用壽命,監控電池的狀態。BMS芯片并非特指一種芯片,而是AFE(電池采樣芯片)、MCU(微控制處理單元)、ADC(模擬數字轉換器)、數字隔離器等產品的統稱。
BMS的重要性
BMS在電動汽車當中,40%的成本來自電池,后者就像是為電動汽車提供“泵血功能”的心臟。電池的性能和壽命是衡量電動汽車性能的重要指標。BMS芯片的意義在于對鋰電池做電壓溫度檢測、做短路/斷路的保護措施、對電流實行實時檢測等等。
一個完整的BMS必須有一個精確的SOC、SOP、和SOH的估算,還有有效的動態均衡控制策略,以及容錯、糾錯機制。BMS失效會造成嚴重的事故,一些電動汽車起火的原因就在于BMS失效,導致通風不夠,電池過熱。而且一些電動汽車在一段時間之后SOC數值跳躍性變化,充電充不滿,其原因很可能是BMS對電池的狀態估算不準,均衡出現失誤。
去年冬天國產特斯拉車主遇到磷酸鐵鋰電池版Model 3冬季續航出現斷崖式下滑,甚至車輛停放在室外一晚,續航就減少了50多公里的情況。根據車場的調查續航斷崖式下跌并非因為電池的不耐寒,而是BMS的水土不服。汽車在上海的暖庫生產,到北京后遭遇巨大溫差,會導致電池SOC(荷電狀態)算法出現問題。事實上,電池活性還是正常的,顯示下滑的續航里程仍可正常使用。
BMS的國產路
據業界消息,目前國內BMS芯片市場規模為每年數十億顆,其中來自國內品牌的份額僅有兩成,能夠用于電動汽車的更是少之又少。
電動汽車BMS產品設計方案被國外廠商所壟斷,常用的主流方案及芯片廠商包括美信(Maxim)、德州儀器、亞德諾(ADI)、恩智浦、英飛凌等。國內的BMS企業大多在此基礎上進行二次開發,包括硬件設計、軟件的搭建。
國內兆易創新、中穎電子、華泰半導體等企業在BMS芯片領域有所布局,不過產品多用于可穿戴設備、電動工具等市場,尚未進軍新能源汽車市場,或者還處于早期觀望階段。寧德時代早前表示,其BMS上的芯片部分源自美國,為了企業的獨立發展,目前也在做國產化。我們希望有更多的國產廠家加入到設計生產BMS的道路上來,這不僅有利于降低國產電動汽車的成本,同時還能保證不受到國際形勢變化的影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