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設計應用 > ADALM2000實驗:穩定電流源

        ADALM2000實驗:穩定電流源

        作者:ADI公司 Doug Mercer,顧問研究員 Antoniu Miclaus,系統應用工程師 時間:2021-10-15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本文將重點討論使用雙極性結型晶體管(BJT)和NMOS晶體管的穩定電流源。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110/428844.htm

        穩定電流源(BJT)

        目標

        本實驗旨在研究如何利用零增益概念來產生穩定(對輸入電流電平的變化較不敏感)的輸出電流。

        材料

        ▲   ADALM2000主動學習模塊

        ▲   無焊面包板

        ▲   一個2.2 kΩ電阻(或其他類似值)

        ▲   一個100 Ω電阻

        ▲   一個4.7 kΩ電阻

        ▲   兩個小信號NPN晶體管(2N3904或SSM2212)

        說明

        BJT穩定電流源對應的電路如圖1所示。

        1634269528963845.jpg

        圖1 穩定電流源

        硬件設置

        面包板連接如圖2所示。W1的輸出驅動電阻R1的一端。電阻R1和R2以及晶體管Q1按照2020年11月StudentZone文章所示進行連接。由于Q2的VBE始終小于Q1的VBE,因此可能的話,從器件庫存中選擇Q1和Q2滿足條件——在相同集電極電流下,Q2的VBE小于Q1的VBE。晶體管Q2的基極連接到Q1集電極的零增益輸出。R3連接在Vp電源和Q2的集電極之間,與2+示波器輸入一起用來測量集電極電流。

        1634269555378034.jpg

        圖2 NMOS零增益放大器面包板電路

        程序步驟

        零增益放大器可用于創建穩定的電流源。現在,當W1所表示的輸入電源電壓變化時,晶體管Q1的集電極所看到的電壓更為穩定,因此可以將其用作Q2的基極電壓,以在晶體管Q2中產生更穩定的電流。

        波形發生器配置為1 kHz三角波,峰峰值幅度為3 V,偏置為1.5 V。示波器通道2的輸入(2+)用于測量Q2集電極上的穩定輸出電流。

        配置示波器以捕獲所測量的兩個信號的多個周期。確保啟用XY功能。

        使用示波器的波形圖示例如圖3和圖4所示。

        1634269577873507.jpg

        圖3 Q2集電極電壓與W1電壓的關系

        1634269600708524.jpg

        圖4 Q2集電極電流與W1電壓關系的示波器圖

        穩定電流源(NMOS)

        材料

        ▲   ADALM2000主動學習模塊

        ▲   無焊面包板

        ▲   一個2.2 kΩ電阻(或其他類似值)

        ▲   一個168 Ω電阻(將100 Ω和68 Ω電阻串聯)

        ▲    一個4.7 kΩ電阻

        ▲   兩個小信號NMOS晶體管(CD4007或ZVN2110A)

        說明

        MOS穩定電流源對應的電路如圖5所示。

        1634269625215220.jpg

        圖5 穩定電流源

        1634269644687669.jpg

        圖6 穩定電流源面包板電路

        硬件設置

        面包板連接如圖6所示。波形發生器W1的輸出驅動電阻R1的一端。電阻R1和R2以及晶體管M1按照2020年11月StudentZone文章所示進行連接。由于M2的VGS始終小于M1的VGS,因此可能的話,從器件庫存中選擇M1和M2滿足——在相同漏極電流下,M2的VGS小于M1的VGS。晶體管M2的柵極連接到M1漏極的零增益輸出。R3連接在Vp電源和M2的漏極之間,與2+示波器輸入一起用來測量漏極電流。

        程序步驟

        波形發生器配置為1 kHz三角波,峰峰值幅度為4 V,偏置為2 V。示波器通道2的輸入(2+)用于測量M2漏極上的穩定輸出電流。

        配置示波器以捕獲測量的兩個信號的多個周期。確保啟用XY功能。

        圖7提供了示波器顯示的圖像示例。

        1634269664267196.jpg

        圖7 M2漏極電壓與W1電壓的關系

        關于BJT和NMOS的問題

        ▲   此類電路有時稱為峰化電流源。您認為為什么會使用此命名規則?

        ▲   輸出電流的峰值很窄。如何調整電路以產生更寬、更平坦的峰值?

        作者簡介

        Doug Mercer于1977年畢業于倫斯勒理工學院(RPI),獲電子工程學士學位。自1977年加入ADI公司以來,他直接或間接貢獻了30多款數據轉換器產品,并擁有13項專利。他于1995年被任命為ADI研究員。2009年,他從全職工作轉型,并繼續以名譽研究員身份擔任ADI顧問,為“主動學習計劃”撰稿。2016年,他被任命為RPI ECSE系的駐校工程師。

        Antoniu Miclaus現為ADI公司的系統應用工程師,從事ADI教學項目工作,同時為Circuits from the Lab?、QA自動化和流程管理開發嵌入式軟件。他于2017年2月在羅馬尼亞克盧日-納波卡加盟ADI公司。他目前是貝碧思鮑耶大學軟件工程碩士項目的理學碩士生,擁有克盧日-納波卡科技大學電子與電信工程學士學位。



        關鍵詞: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张家港市| 从化市| 鄂托克前旗| 宜城市| 绥化市| 平山县| 邵东县| 靖江市| 安阳市| 西昌市| 景东| 华宁县| 晋城| 大石桥市| 聊城市| 东城区| 阿勒泰市| 泽州县| 新竹市| 呼伦贝尔市| 铁岭市| 托克逊县| 神木县| 栾川县| 泰和县| 五常市| 昭觉县| 喀喇沁旗| 图片| 兖州市| 武宁县| 彭水| 南昌市| 南溪县| 台湾省| 万年县| 本溪| 霍州市| 章丘市| 冷水江市| 上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