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智能計算 > 業界動態 > 新研究!通過神經信號控制假肢有了更多可能

        新研究!通過神經信號控制假肢有了更多可能

        作者: 時間:2021-04-26 來源:雷鋒網 收藏

          通過來幫助殘疾人士(本文特指下肢截肢人士)控制假肢的設想又多了一些可能性。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104/424847.htm

        新研究!通過神經信號控制假肢有了更多可能

          近日研究人員發現,在物理療法的幫助下,實驗對象利用神經控制方法完成的動作數量超乎科學家們之前想象。

          在發現這個現象之前,該研究團隊一直在開發下半身外骨骼,用于幫助殘疾人士行走。不過,他們所開發的設備本質上是可行走機器人,殘疾人士可將其綁在腿上,然后進行移動。

          通常來說,這些外骨骼(可行走機器人)可以自動執行諸如步行之類的預編程循環運動。如果在幫助殘疾人士進行更復雜的活動,研究人員希望殘疾人士能夠通過思想來控制這些設備,例如,依賴附著在腿部的傳感器來實現,這些傳感器可以檢測從大腦發送到肌肉的生物電信號,并發出移動的指令。

          當然了,目前看來,上述操作還屬于一種理想狀態。

          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師、該研究的資深作者Helen Huang表示:

          “完成走路這樣簡單的動作而言,機器進行自主控制的效果會很好,但如果涉及到的動作不僅僅是走路,比如打網球或即興舞蹈時,能夠有神經控制的幫助就好了?!?/p>

          不過,目前由腦信號來實現對機器人假肢的控制還存在需要解決的問題,其中就包括如何幫助殘疾人士的神經系統去激活和控制他們仍然存留在肢體中的肌肉。

          “在(截肢)手術過程中,肌肉的原始結構發生了變化。”Helen Huang進一步解釋說,“我們發現,激活這些殘留的肌肉相對簡單,但是它們收縮的方式與身體健全的人不同,因此殘疾人士需要接受訓練,從而學會如何更好地控制這些肌肉。”

          在這項新研究中,Helen Huang和同事為一名截肢志愿者在理療師的指導下練習使用神經控制來做動力假肢踝關節的訓練,這種訓練對于假肢來說是極具挑戰性的。因為假肢需要從控制踝關節運動的肌肉接收生物電信號。

          這位57歲的志愿者失去了左小腿中部以下的肢體,包括腳踝。他在兩個半星期的時間內與物理治療師進行了五次練習,每次練習持續約兩個小時。而物理治療師會幫助志愿者提供有關關節活動的反饋,并且在關節運動練習之后,幫助志愿者進行全身運動和全身協調。

          在通過培訓后,志愿者就可以做出他以前認為困難的各種動作,其中包括在不借助外力的情況下從端坐到站立的動作或是蹲著撿地面的某樣東西。

          此外,畢竟腿部佩戴假肢機器人的截肢者站立時通常穩定性較差,因為機器很難預測外界干擾,也很難預測截肢者會用何種方式來彌補這種干擾。

          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師,該研究的第一作者Aaron Fleming說:“站立時所呈現的穩定性以及對動作的微妙控制都令人驚訝。”

          眼下,研究人員的目標是對更多的機器人假肢的患者進行檢查,并幫助他們進行更多的任務(例如避開障礙物)測試。他們還想調查當這些志愿者身處這樣的訓練中。神經系統可能在做什么,比如是否正在恢復原始的神經通路。



        關鍵詞: 神經信號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杨浦区| 红河县| 安远县| 安溪县| 潞城市| 昭苏县| 南城县| 磐安县| 会宁县| 嵊泗县| 洞头县| 西乡县| 贺兰县| 伊春市| 罗源县| 镇江市| 闽侯县| 海林市| 双城市| 成安县| 盘锦市| 长子县| 高雄县| 临安市| 龙井市| 鞍山市| 大兴区| 景泰县| 荆州市| 沈阳市| 县级市| 怀宁县| 新竹县| 庆云县| 麻阳| 江都市| 自治县| 榆中县| 赣榆县| 鱼台县| 丘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