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業界動態 > “缺芯潮”推動“國產替代”新機遇

        “缺芯潮”推動“國產替代”新機遇

        作者: 時間:2021-04-06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4月2日,電子產品世界受邀參加搜狐科技主辦的《中國創新公司100》芯片系列沙龍活動。清華大學長聘教授、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劉雷波,聞泰科技副總裁吳友文,云岫資本合伙人兼首席技術官趙占祥共同探討了全球下的國產替代新機遇。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104/424223.htm

          創新100是搜狐科技今年重磅打造的欄目,聚焦5G,AI,芯片,新零售,出行,企業服務等域內的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對優質創新公司以及相關行業進行深度價值挖掘。

        1617696220220318.png

        為什么出現?缺芯是周期性現象嗎?

          主持人:去年開始芯片出現了全球缺芯的狀況,不管是傳統車企還是一些造車新勢力還是手機、家電這些領域,其實都出現了缺芯包括漲價的情況。各位嘉賓站在不同角度對全球缺芯的狀況有什么觀察?

          吳友文:這個問題大家可能都比較關注,特別是從去年下半年以來,整個市場還是比較緊張的,這里面有幾個原因,為什么出現這種情況?從需求上來說有一些具體的點看得見,典型的比如一直在講5G手機上用到的電源管理芯片數量或者射頻的數量比4G手機多。去年年初國內5G手機滲透率百分之一二十,到年底就百分之七八十,不管手機出貨量走勢如何,這個比重上來之后,對相應芯片的需求量也上來了。

          電動車對半導體對硅基產品的需求量成倍提升,還有IoT的發展,生活中智能化電動化的越來越多,都需要用到芯片,整個需求來說確實也在提升。再加上過去幾年晶圓產能的投資相對來說比較謹慎,導致這么一個狀況,去年下半年集中體現出來。

          趙占祥:從代理商來講,我自己以前做存儲芯片,半導體缺貨是很正常的現象,尤其在存儲芯片里面本來就是非常強的周期性,像2016年整個NAND FLASH全球緊缺,2017年DRAM芯片全球緊缺,那一年價格漲了七倍。如果代理商經歷過這種周期要提前預判到產能可能緊張要提前備貨。

        對中小企業有何影響?

          主持人:接下來需要三位嘉賓一起來回答一下,伴隨著缺芯潮就是產能的緊張,一緊張供應就少,必然就會漲價。對于漲價這個事情三位嘉賓怎么看?在這個過程中那些風險能力承受小的企業會不會因此承受不了成本上升的壓力,會不會對企業產生優勝劣汰的情況?

          劉雷波:價格一方面是由成本來決定,另外一方面更由供需關系影響,受到供需關系非常嚴重的影響。價格上漲一方面有生產鏈條、封測鏈條的價格上漲,還有一部分是成本的提高,整個芯片的NRE一次性投入成本高了很多。

          初創企業往往沒有很大的量,去跟封裝廠去議價基本沒空間,人家不愿意接這樣的單子,其實對它們是不利的,人力成本上升也好,對于我們的產業鏈上整個價格的上漲也好,對它們都是不利的。我相信經過一兩年的時間大浪淘沙之后,自然就會剩下有技術有產品的企業能夠活下來,這是我的看法。

          趙占祥:缺芯可以從整個芯片產業鏈來看,從終端廠商到中間的代理商到芯片設計公司、foundry,最后到芯片的整個生產廠商,每個環節的影響都是不一樣的。從終端廠商來看,如果說你之前的供應鏈過于依賴某一家,那家遇到產能問題的話,這時候會受到一些影響。我知道有手機廠商某一顆芯片本來一直用某一家或者某一類芯片一直用某一家供應商,突然這家供應商的產能緊張,再想切換把一部分供應量轉移到另一個供應商的時候很難,你沒有長期的合作關系,人家不會再這種情況下臨時把產能給你。對于終端廠商來講,過于依賴某個供應商會受到一些影響。

        缺芯潮對國產替代來說是機遇還是挑戰?

          吳友文:確實市場有很多人在講今天這個情況帶來國產替代的機會,但是從產業實際特別是上游的供應鏈基本看得比較多,我們認為確實存在這個情況,原因是什么?我們以前的很多產品不管是什么樣的公司模擬類的也好,功率類的也好,甚至一些MCU也好,以前確實有很多國內公司做這些產品,但是從產業生態環境的角度來講,非常難有機會導入到一個品牌中去用,沒有試錯的機會。國產的成本各方面可能會好一些,當然也有一些產品可能進去驗證之后發現確實穩定性各方面不達標,這是一個大浪淘沙的過程。缺芯的環境推動國產替代的推動力非常顯著,其實給了大家一個市場化的國產替代,你要有產品,你要質量過關,現在我們可以給大家一個機會。如果導入成功很好,那可能這個位置就占下了,我們確實看到這個跡象。

          趙占祥:從國產替代的角度來講,首先要解決卡脖子的問題,關鍵卡脖子領域實現國產化,我們把整個芯片的下游分成五大領域。

          第一,手機。手機里面整個中國的國產化加速非常快。主芯片到射頻、電源、攝像頭模組有國內比較大的廠商,尤其在射頻領域國產廠商的市場份額和業績增長非常快。還有攝像頭模組、功率電源主動切到國產廠商,這里面大家的差距沒有那么大。

          第二,數據中心。去年疫情之下增長很快,國產化率很低,國家要從國家層面去推動數據中心的國產化,CPU、GPU、FPGA還有關鍵的大芯片創業公司今年在市場上很是活躍的,而且融資也很多。

          第三,汽車。在電動汽車領域可以抓住剛起來的市場機會,實現供應鏈的國產化。

          第四,PC。PC是傳統的產業,去年因為疫情的原因突然又增長了10%幾,PC里面現在供貨緊張,零部件的芯片可以實現國產化。

          第五,AIoT,國內外的差距沒有那么大,國內廠商反應速度比較快,這里面國產化速度最快,目前國產化率也很高。藍牙耳機、可穿戴設備里面,很多芯片都是國產的。



        關鍵詞: 缺芯潮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宝市| 常熟市| 通州区| 禹州市| 湘潭市| 安阳市| 金乡县| 上高县| 邢台市| 安康市| 绥芬河市| 阿克苏市| 双鸭山市| 方城县| 安顺市| 都兰县| 阜城县| 呼和浩特市| 容城县| 玛多县| 唐山市| 阜新| 乐都县| 昆明市| 商水县| 云霄县| 康保县| 富平县| 梁山县| 黑山县| 弥勒县| 兰考县| 孟村| 平远县| 紫云| 原平市| 天门市| 蓬安县| 奇台县| 耿马| 海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