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PDIUSBD12的USB接口固件程序開發
固件程序采取如圖1的積木式結構。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972.htm
2.1 硬件提取層
epphal.c文件是固件中的最底層代碼,由于在具體應用時所提供的硬件平臺都是不同的,因此該文件必須進行修改以適應當前應用。該文件里主要包含了讀寫PDIUSBD12寄存器的函數,PDIUSBD12芯片各控制線與單片機I/O口的連接等。
讀寫PDIUSBD12主要有2種方式:多路復用地址/數據總線方式和A0地址位方式。不同的方式其電路連接完全不同,因此其讀寫函數也完全不同。本處采用多路復用地址/數據總線方式,即用地址/數據總線的最低位標識總線上是數據還是命令,1代表命令,0則代表數據。
2.2 D12命令接口
d12ci.c文件中定義了一套訪問D12功能的命令接口。
D12的命令包括:4個初始化命令、24個數據流命令和2個普通命令。該文件包含了單片機對上述命令的實現函數,基本無須修改。
2.3 中斷服務程序
isr.c部分的代碼主要處理PDIUSBD12產生的中斷請求。
硬件設計中,將PDIUSBD12中斷一般連到單片機的外部中斷0或者1中。由于只有一個中斷源,如果要知道是什么中斷,就需要讀取PDIU SBD12中的中斷寄存器的值進行判斷。該文件包含了需要處理的各個中斷的處理函數。其中許多處理函數僅僅是將相應標志位置1,用來在主函數中處理各類事務。在各個輸入/輸出端點引發的中斷處理函數中,分別進行了讀取緩沖區數據和發送數據到緩沖區等動作。其中,控制輸入端點的中斷處理函數還將相應控制位置1,以用來在主函數中觸發標準設備請求和廠商請求。
2.4 主循環
主函數文件mainloop.c是一個大循環。在該文件中要執行各個初始化函數,發送USB請求和處理USB總線事件等。設備的各項功能需要在該文件中添加。
首先,初始化I/O口;然后初始化定時器2,設置中斷,設置DMA(設備未用到DMA方式,置為00)等,通過連接指令指示D12完成軟連接(SoftConnect)后,電腦就會檢測到新設備。
在進入主循環后,需要用51的定時器2每隔1 ms檢測一次電鍵的電平高低,并且將此信號通過USB接口發送出去,同時將P1.2口取反,以產生500 Hz的方波信號作為電鍵音。
2.5 協議層
chap_9.c:標準設備請求文件。該文件包含了所有設備相關的描述符,以及各個USB設備標準請求的實現函數。一個USB設備的各個特性都包含在了其所有的描述符內,而各個設備都有各自的特點,因此每個設備的描述符都要進行相應修改。其中,設備描述符里的idVendor與idProduct是聯系PC端驅動的標志,必須與驅動一致。而各類標準設備請求是每個標準USB設備都要能夠響應的,因此也就無須修改了。
protodma.c:該文件用來描述廠商請求。如果USB設備需要響應廠商請求,那么就要編寫該廠商請求的實現函數。由于終端操作平臺無須定義特殊的廠商請求,因此該文件不用修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