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編輯觀點 > 物聯網產業的挑戰接踵而至,如何應戰?

        物聯網產業的挑戰接踵而至,如何應戰?

        作者:MS 時間:2019-11-28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2019年,物聯網已逐漸成為人們觀念中普遍的存在。隨著國家大力推動物聯網產業發展,物聯網技術的相關應用項目落地也愈發增多。隨之而來的挑戰也是接踵而至。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911/407626.htm

        物聯網警戒“亮紅燈”

        據Gartner發布數據顯示,2020 年全球將有超過208.5億臺連接設備,在2016年時僅有64億臺。

        1574928739202785.jpg

        圖片來源:Gartner

        大跨度的增長幅度預示著物聯網將越來越受歡迎。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保護物聯網設備和確保物聯網環境中端到端安全性的需求變得愈發重要。雖然物聯網設備可以在設備之間實現有效通信,但仍然存在用戶隱私安全問題。目前許多廠商也在努力解決該桎梏,如唯一一家能夠提供物聯網1 到 7 層全方位測試方案的廠家是德科技也曾公開表示,不論是終端設備到網絡性能和安全性都不能放過。

        1574928777929760.jpg

        圖片來源:北方新報

        近年來,有關物聯網的隱私安全問題也頻頻發生。2014年西班牙三大主要供電服務商超過30%的智能電表被檢測發現存在嚴重安全漏洞,入侵者可利用該漏洞進行電費欺詐,甚至關閉電路系統。2018年臺積電生產基地被攻擊事件、2017年的勒索病毒事件、2015年的烏克蘭大規模停電事件都使目標工業聯網設備與系統遭受重創。諸如此類的隱私安全問題還有很多。IDC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物聯網設備中,海量用戶隱私數據被龐大的物聯網設備所承載記錄,其安全風險系數也被極具放大。故而注重隱私安全,成為物聯網行業一大挑戰。

        芯片功耗“入不敷出”

        工信部曾發布《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全面推進移動物聯網(NB-IoT)建設發展的通知》指出,到2020年NB-IoT網絡實現全國普遍覆蓋,面向室內、交通路網、地下管網等應用場景實現深度覆蓋,基站規模達到150萬個。應用方面,2020年,基于NB-IoT的M2M(機器與機器)連接總連接數超過6億。面對如此龐大的應用數量及多樣化的物聯網應用場景,可量產化的低功耗IoT芯片成為關鍵。

        由于NB-IoT芯片需要部署到各種實際物體之上,需要保證較長時間的待機,然而現有的連接技術無法承擔其急劇增長的聯網設備。

        誠然,目前很多廠商在持續深耕這一領域,希望問題得以解決。2018年,中國電信發布的《NB-IoT芯片評測報告》中顯示,聯發科、華為海思、中興微電子、紫光展銳和高通等5家芯片商、6款產品、4大性能特性、11項評測指標。結果顯示,2018年芯片比2017年芯片功耗優化明顯,提升50%至100%;對標3GPP要求:所有芯片深覆蓋特性已達標,聯發科芯片續航可達10年。

        1574928821201627.jpg

        圖片來源:C114通信網

        因此,為了滿足大量物聯網應用場景的落地,低功耗、低成本且覆蓋廣、穩定性較強的窄帶物聯網技術也是現今許多場上的深耕方向,同時也備受產業和資本的關注。

        智能家居功耗、集成挑戰

        人工智能作為物聯網落地的重要的一環,在智能家居等應用下,低功耗和超高的連接密度是面臨的重要問題。與此同時,當前物聯網中沒有一個通用的語言存在,設備制造商不得不在不同的框架之間進行選擇或者跨多個生態系統發展,而導致市場份額受限且產品成本增加。最終負擔落在用戶身上,用戶不得不考慮想要的產品是否與已有的生態系統兼容,或閑置智能設備的通信功能。這也就是智能家居在功耗、集成方面得挑戰所在。

        4.jpg

        圖片來源:中關村在線 

        前段時間,OCF(開放互聯基金會)和Thread聯合發布的OCF-over-Thread,簡化了智能家居和智能商業建筑的端到端產品的開發。Cascoda解決方案,為大型和小型IoT應用程序提供內置的互操作性和可擴展的安全控制。由物聯網半導體的領先制造商Cascoda開發的OCF-over-Thread現已成為可認證的解決方案。我們可以看到功耗、集成問題誠然也是廠商的努力方向。

        生態與平臺建設

        現階段物聯網已經成為我國前沿的新興戰略性產業之一,已經逐漸融入到千行百業,實現了快速發展。

        1574928905326340.jpg

        圖片來源:網絡 

        我們知道,物聯網技術其多樣性的特點,預示了任何一家單獨的企業都不可能擁有信息價值循環路徑中的所有設備或專業知識。即使是實力雄厚的企業,也要從眾多的技術和集成合作商中進行篩選,才能使物聯網應用發揮作用。因此,企業在尋求物聯網應用價值時面臨的一大挑戰就是——協調如何同時將諸多所需的元素結合在一起。故而眾多企業開始深耕生態與平臺的建設。

        據筆者了解例如華為、Arm、雅觀科技、阿里云、意法半導體等企業也持續專注物聯網相關的生態與平臺建設。在今年(2019年)的第六屆物聯網開發者大會上,前文中的行業翹楚企業也會發表關于物聯網生態與平臺方面得相關演講。

        1574928955490596.png

        ↑點擊上圖,了解大會詳情↑



        關鍵詞: 物聯產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任丘市| 汉源县| 桃江县| 天津市| 鄂州市| 高邑县| 黄梅县| 隆德县| 阿尔山市| 炉霍县| 临夏市| 周至县| 娱乐| 那曲县| 淳化县| 康乐县| 屏山县| 乐山市| 钦州市| 上思县| 漳平市| 逊克县| 黑河市| 静宁县| 肇庆市| 夏津县| 丹凤县| 会同县| 桦甸市| 白水县| 莱州市| 百色市| 凤城市| 丹寨县| 乌海市| 治县。| 清水县| 大化| 灵丘县| 永修县| 颍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