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液冷 曙光四大“綠色計算”技術體系將全面下沉市場
近年來,注重“節能”、“環保”的“綠色計算”成為眾IT基礎設施大廠研發重點,“綠色計算”潮流也吸引了IT行業普遍關注。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908/403358.htm7月31日,“中國首屆綠色計算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辦。作為“綠色計算”的首個全國性峰會,本屆論壇吸引了中科曙光、UCloud等IT廠商以及200名、超60家IT行業企業代表參會。
圖示:中國首屆綠色計算高峰論壇現場
值得關注的是,會上中科曙光公布了其在“綠色計算”領域的最新實踐成果,并透露會將HPC(高性能計算機)中使用的前沿“綠色計算”技術體系,全面下沉到HPC以外的場景和市場中,讓更多用戶使用。
綠色、智能化已成第四代數據中心標配
“一臺服務器或設備如果能耗高,就像人得了癌癥一樣,會帶來一系列問題:可靠性、單位面積承載設備數量、性能下降,甚至帶來計算力下降,更不用說電費高。”中科曙光副總裁曹振南說。
7月31日,曹振南在“首屆綠色計算高峰論壇”上表示,早在2012年,中科曙光便在“節能”、“計算提效升級”、“多元技術融合”等領域投入大量研發資源。經多年的技術積累,曙光公司如今正通過創新數據中心,節能技術,計算、存儲、運維優化,應用與計算架構融合等踐行綠色計算理念。
圖示:中科曙光副總裁曹振南
在云計算行業需求的驅動下,具有模塊化、綠色化、智能化、高密度、雙層融合與雙層分離五個特點的曙光第四代數據中心,如今已成為當前IT基礎設施的主流。
“綠色化和智能化是第四代數據中心的標志。”曹振南表示,基于第四代數據中心,曙光還推出了硅立方數據中心,它不僅可節約使用成本,在建設、運維周期等方面也更加經濟、快速。
在節能降耗層面,曙光液冷多年來的探索實踐在業內處于標桿引領地位。曙光不僅率先在國內推出首個可量產“冷板式液冷服務器”、“浸沒式液冷服務器”,還在氣候變化應對決策支持系統等超算設備上實現了上述產品的大規模應用落地。
值得一提的是,采用曙光“浸沒式液冷”技術的服務器產品,帶來的好處遠遠不止于將PUE降至1.05以下。曹振南介紹說,在相變液冷技術加持下,計算機設備運行更加平穩可靠,故障率大大降低;可獲得更高性能,芯片性能大幅提升;同時,還有更低的噪音和更好的節能——全浸沒式液冷額外耗電量幾乎為零。
“全國數據中心如采用相變冷卻,一年可省400億度電,相當于三峽大壩40%發電量。”曹振南說。
超百個數據中心一體化運維 曙光助用戶免“天天排雷”之苦
數據中心運維“綠色技術”方面,曙光已實現跨區域多數據中心一體化運維,該運維系統可大幅降低用戶時間、人力成本。目前有超120個數據中心集群,曙光通過遠程和本地運維結合方式,實現了一體化運維服務,使用戶不用擔心“數據中心”基本運維工作,免去“天天排雷”之苦。
作為綠色發展方式,技術融合能幫助用戶在對各類計算技術按需取用的同時,最大限度實現資源的利用和共享。曙光將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和超算等多元技術融合為一體正是為此。
曹振南表示,曙光除推出超融合系統解決方案外,還在異構計算、計算存儲網絡一體化等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目的都是將資源利用做到最大化。
曹振南介紹,曙光公司作為高端計算機研制方,希望把綠色技術服務于更多用戶。“未來我們將進一步將更多綠色技術下移,推進綠色計算中心建設,提高IT基礎設施的綠色化,更好地服務數字經濟健康發展。”
據IDC在7月31日發布的《2019中國企業綠色計算與可持續發展研究報告》顯示,在調查的超過200家大型企業中,超過50%的企業已大規模部署并使用模塊化數據中心、液體冷卻等“綠色計算”技術。
但該報告同樣顯示,依然有85%的受訪企業數據中心的能源使用效率在1.5-2.0之間,高于2019年2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的《關于加強綠色數據中心建設的指導意見》到2022年,超大型數據中心的電能使用效率值達到1.4以下目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