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師范大學第八期高性能計算集群建設完成
隨著國家對高等教育投入的增加,各大高校在科研方面投入加大,高校中的各類科研課題小組成為我國科技水平發展的重要力量。正因高校科研水平的提高,使得各高校對高性能計算、網絡計算和虛擬機技術等方面的需求激增,尤其在電子、機械制造、生物醫學、應用物理、地質、化學、環境科學等重點學科的研究方面。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907/402455.htm華東師范大學是國家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 “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華東師范大學計算中心于1984年建立,是學校的公共計算機教學與實踐基地,承擔著計算機公共教學任務。同時,也是開展計算機應用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基地,負責建設與運行面向全校科研開放的高性能計算公共平臺。數字化校園建設的深入、用戶不斷增加,各學科研究領域難度加深,對高性能計算的迫切需求愈發突出。
曙光HPC助力“校園超算”建設,見證華師大高性能計算發展
正如華東師范大學高性能計算平臺負責人鄭駿老師介紹的,華東師范大學高性能計算集群自2009年開始建設,經歷了一期至八期的建設,目前已具有相當規模,約占上海市超算中心規模的1/4。從2010年曙光助力華東師大建成第一期“校園超算”平臺,到2018年12月參與華師大超算八期項目中的六期建設,曙光一直都是華東師范大學高性能計算發展的參與者和見證者。
建設的高性能計算系統面向校內各學科,主要運行物理、化學、材料、流體、軟件開發相關領域的應用。曙光依據和華師大往日的合作經驗,與對超算中心運維環境的了解,在最新建設中,設計了一套全新的方案,提升運行效率。
此次合作中,曙光提供了刀片機箱 TC4600E G3,計算節點 CX50-G30、曙光機架式服務器I620-G30、Parastor 300分布式并行存儲系統。此外,提供了Gridview集群管理軟件,負責集群中的硬件監控及作業調度,極大的方便管理員對集群的監控與維護。
據統計,截至2016年底,華東師大使用高性能計算系統的課題總經費高達6000萬元;承擔國家97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項目、科技部項目等眾多科研項目;發表SCI文章400余篇,其中影響因子最高達到32。曙光穩定、高品質服務,為科研技術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后備力量。
立足專業領域人才培養,反哺未來HPC發展
曙光在為華東師大提供專業服務的同時,與高校一起培養專業領域人才,也在反哺著未來HPC的發展,為行業發展蓄力。早在2013年,華東師范大學信息學院與中科曙光簽署合作,雙方建立云計算戰略伙伴關系,致力教育云計算及超算技術的發展和人才培養。
雙方實現產學研深度結合,互相扶持,達到共贏。去年12月,華東師大副校長周傲英教授牽頭啟動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云計算與大數據”重點專項“面向異構體系結構的高性能分布式數據處理技術與系統”項目,激勵學校貫徹以應用驅動創新的理念,服務社會創新發展。這將推動我國在基于異構體系結構計算系統上的大數據處理技術的發展,以及促進我國高性能大數據處理系統領域達國際領先水平。
成熟需要時間的磨礪和經驗的積累,在剛結束的2019國際超算大會(ISC19)上,曙光驚艷亮相為全世界矚目。從曙光一號到曙光6000、以及最新發布的新一代硅立方高性能計算機……堅持創新與實踐并駕齊驅,曙光向全行業展現技術領先性。計算,存儲,網絡,管理,基礎設施“五維并進,行穩致遠”,曙光穩步的走在了HPC行業的世界前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