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工控自動化 > 設計應用 > 智能電網對通信網絡的需求解讀

        智能電網對通信網絡的需求解讀

        作者: 時間:2011-12-20 來源:網絡 收藏

        的需求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61.htm

        業務需要全面而完整地信息采集以及與用戶的交互,要實現這些數據傳遞必須要有可靠的安全的通信信息網絡的支撐。

        建立實用通信模型

        基礎電網物理架構的電壓等級有特高壓、超高壓、高壓、中壓和低壓等多個等級,區域覆蓋有跨省的區域互聯、省內電力輸送、市到縣到企業或小區配送,調度節點有發電側升壓變電站、多等級的高壓變電站、中壓配電變壓器等;依存于電力架構的通信信息網涉及到不同電壓適配、不同區域傳輸、不同節點組網、不同組網成本等等;不同環節所使用的技術也不盡相同,如光纖通信、無線通信、IP 通信、電力線載波通信、工業總線通信等。因而,每個電力環節需要有與其匹配且實用的網絡建設模型,只有建立實用統一的模型才能更好地、規模地得到推廣和應用。

        建立互通通信標準

        是將智能化的二次設備IED 的采集數據通過通信網絡傳送到控制中心進行分析和控制。在這里,通信網絡首先要把智能化二次設備互聯起來(可采用以太通信方式或工業總線方式),因此需要明確并制定網絡設備和二次設備間的互通標準。另外一方面,通信網絡技術多樣,標準或非標準的都有可能采用,如低壓電力載波技術缺乏統一標準,在用電信息采集系統中集中器和采集器則必須使用同一廠商的設備,在一定程度上會限制該種技術的推廣和應用。

        建立完善通信安全架構

        智能電網的各個環節部署著大量的傳感器和計量單元,使得網絡安全環境更加復雜。首先是智能業務中心存在大量安全隱患的新建系統;其次是智能配用電領域大量智能終端的應用,給黑客提供了利用某些軟件入侵機會操縱和關閉某些功能;原有的電力通信協議如104 等對安全考慮薄弱;新通信技術的采用如EPON、WiFi、無線等也引入到安全風險。因此以上從中心系統、通信規約、終端仿冒和通信網絡等多方面和整體考慮,形成滿足智能電網新形勢要求的、完善的通信安全架構,保證智能電網有序的、安全的建設和運行。

        建立低成本、廣覆蓋的通信網絡

        智能電網的各個環節都需要信息的檢測,因而對于覆蓋電網的通信網絡更需要考慮低成本和廣覆蓋,尤其是智能配用電環節。以一個中小城市為例,城市面積約10 公里*10 公里,電力用戶有10 萬戶左右,配變約1000 個,開閉所、環網柜以及柱上開關等約有100 個,需要采集的信息點達到10 萬個之多,覆蓋整個城區。如何構建低成本、廣覆蓋的城市配電信息通信網絡是大家必須考慮的問題,其中低成本的含義還包括建設成本和運維成本

        風力發電機相關文章:風力發電機原理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都县| 轮台县| 衢州市| 江津市| 虞城县| 龙山县| 普兰店市| 江华| 泰宁县| 新龙县| 邯郸县| 白城市| 贵溪市| 招远市| 冷水江市| 新龙县| 都匀市| 历史| 碌曲县| 策勒县| 金川县| 镇平县| 石城县| 石家庄市| 志丹县| 柳江县| 泰兴市| 景谷| 彩票| 通城县| 浏阳市| 苗栗县| 茶陵县| 保亭| 河南省| 沙坪坝区| 大城县| 浦城县| 县级市| 两当县| 深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