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工控自動化 > 設計應用 > 智能電網下的電網企業信息化體系分析

        智能電網下的電網企業信息化體系分析

        作者: 時間:2011-12-22 來源:網絡 收藏

        6、互動的終端解決方案

        區別于傳統電網的另外一個特點是“互動”,與最終端的電力消費者能夠雙向互動,獲得最優化的供用電方案將會極大地改變現有的用電行為,提升客戶滿意度。與用戶進行互動的最基本要求是,能夠實時采集和跟蹤客戶端的用電信息,進行負荷的控制,并采取最經濟、穩定的供電方案;同時終端設備能夠將實時電價、電量等信息傳導給用戶。因此,在的建設中,智能計量裝置的應用將成為實現供用電雙方互動的基礎設備。通過智能計量裝置,供電企業能夠實時采集客戶信息,與智能計量裝置集成的管理軟件能夠獲取這些數據進行,掌握負荷信息,對配電做出調解;根據用電信息,供電企業可以計算實時電價、預測電價走勢,并通過用戶終端智能家電來調節電器用電方案。

        二、的定位

        建設將開啟電網的一次重大革新,而則是這次革新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和變革手段,與電力工業的深度融合也將隨著智能電網的建設體現得更加充分。

        國家電網公司在對智能電網概念的界定中提到,“智能電網將是具有信息化、數字化、自動化、互動化特征的統一的堅強智能電網”,信息化作為“四化”突破口的重要性凸顯。信息化建設起步較早,在生產調度自動化的基礎上,各專業應用逐漸發展起來,形成了由信息網絡、基礎軟硬件、應用系統、數據資源、集成平臺、信息安全、IT管理與服務等方面組成的信息化體系。目前,信息化已經進入了建設與應用并行推進的階段。在基礎設施方面,光纖主干通信網絡鋪設完成,為設備間實現基于數字通信的交互提供了信息通道。在人才培養方面,電網企業的調度中心、信息主管部門通過多年的調度自動化、管理信息化的建設培養了一大批熟悉電力生產業務和IT技術的人才隊伍。當前的電力企業信息化應用正在從專業化應用向企業信息一體化應用方向轉變,在這個過程中,電網業務數字化的程度已經有大幅度的提高。當前電網信息化建設歷程是智能電網建設的必經之路,電網企業信息化的成果給未來智能電網的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信息化發展趨勢

        在智能電網建設框架下,信息化建設將隨著電網應用需求的提升而面臨新的發展要求。

        1、信息化將滲透到業務價值鏈的各環節

        目前,電網企業信息化建設主要關注營銷收費、企業資源管理以及辦公自動化等領域,而在調度管理、電網優化、生產管理、需求側管理方面的應用水平則普遍滯后。智能電網的建設將覆蓋從電源、輸配電、售電和用電管理的各個環節,信息化也將成為各業務環節實現智能化的手段,信息化部門需要為更多新的業務需求提供支撐和服務,如提供基于智能設備的應用功能、為設備安全交互提供可監測的數字寬帶網絡等。信息化部門也需要更加深入業務,緊跟智能電網建設帶來的業務變革。

        2、管理信息化與自動化將結合緊密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山丹县| 凯里市| 汤原县| 弥勒县| 肇源县| 灵川县| 泰和县| 三穗县| 凉城县| 张家港市| 元谋县| 环江| 体育| 屏边| 汤原县| 拜泉县| 大余县| 孙吴县| 二连浩特市| 社旗县| 云阳县| 钟山县| 那坡县| 太和县| 溧水县| 密山市| 洛隆县| 灌南县| 乌鲁木齐市| 麟游县| 陈巴尔虎旗| 闻喜县| 博湖县| 信阳市| 沁源县| 德化县| 修武县| 正宁县| 昌黎县| 福建省| 梅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