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R調試EFM32單片機時的一些技巧
Silicon Labs的EFM32是基于ARM Cortex-M內核的MCU,它通過強大的內核、多樣的時鐘以及多種運行模式把效率和功耗很好的結合在一起,因此在低功耗領域有很好的應用。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12/396197.htm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為了能更好的開發ARM系單片機EFM32,熟練掌握一個或者多個IDE是必須的。IAR的調試器、編譯器以及匯編器同時集成在一個IDE中,共同來開發和調試應用程序,這樣的集成環境可以帶來很多好處,比如:調試過程中可以進行代碼編輯。在一個調試過程中,你可以直接在被調試的源代碼中進行修改,修改的代碼可以在程序重新編譯后起作用。以下分享5部分的內容,是筆者應用IAR開發EFM32過程中的一些經驗積累,希望能對看到文章的人有一定的作用。
1)關于Run to(在工程中Project>Options>Debugger>Setup>Run to)
如下圖:

默認工程Run to的內容是main,這個選項指定了程序調試的起點,注意這里寫的是程序調試的起點并不是程序的起點,而且我們需要明白main不是程序的起點,編譯器把一些初始化工作放在了main之前,比如全局變量的初始化。那么我們調試的時候也可以輸入其它的調試起點,我們可以指定程序中IAR識別的任意標號或者函數名稱。
2)關于在反匯編窗口和內存窗口中快速定位函數位置和變量位置
我們經常需要在Disassembly窗口中找到指定函數的位置,或者需要在Memory窗口中找到指定變量的位置,一般情況下選中函數名稱然后把函數名稱拖放到Disassembly窗口,相關函數就會顯示在Disassembly窗口中,也可以把變量名稱用相同的操作顯示在Memory窗口中。
3)單步調試速度緩慢的問題
我們在單步調試過程中如果發現速度緩慢,那么以下的幾點需要引起我們的注意:
如果使用硬件仿真系統,我們需要為單步調試留下足夠的硬件斷點,在調試中的單步運行通常是用斷點來實現的,通過把斷點設置在下一個語句后,來完成單步調試的功能。硬件的斷點數量是有限的,如果沒有可用的硬件斷點,調試器就會在每個匯編指令處停止一下,這樣完成一條完整的語句的所有匯編代碼越多時間就越長。
在Trace和Function Profiling窗口中使用Enable/Disable按鈕關閉數據跟蹤功能。因為在每個單步之后要收集這些跟蹤的數據,所以數據跟蹤可能會降低單步的速度。需要注意的是,緊緊關閉相關的窗口是不能關閉數據跟蹤功能的,必須通過Enable/Disable按鈕來完成。
只打開有限數量的SFR寄存器窗口,這可以通過2種方法實現。一種是通過在Watch窗口中手動輸入SFR寄存器的名字;另一種是創建自定義的特殊功能寄存器組,操作步驟如下,Tools>Options>Register Filter>Use register filter如下圖:


選擇New Group

把關心的SFR放到組中

如果不需要Memory和Symbolic Memory窗口,關閉它們,因為在每個單步之后要讀出這些內存數據。
如果不需要Watch,Live Watch,Locals,Statics窗口,關閉它們,原因同上。
關閉Stack窗口和相關的設置,Tools>Options>Stack,去掉Enable graphical stack display and stack usage tracking的選擇,如下圖:

如果可能,提高調試器和目標板的通訊速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