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手環的未來該怎么走?
為什么需要智能手環?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9/392000.htm智能手環的數據平臺不僅僅是更方便用戶看看“我今天走了多少步”或者“我今天睡了多久”。而是基于這些數據進行分析,找出這些數據之間的聯系。
雖然這些數據在精確性上肯定不能與醫療器械測量的結果相媲美,但就如保健品之于處方藥一般,這些智能手環的數據雖不足以協助醫生“救死扶傷”,但指導用戶強身健體卻是綽綽有余。
用戶每日的步數,可以折合成相應的卡路里消耗,這一項可以與體重秤相聯動,為用戶日常減肥提供一個數據參考。同理,健身穿戴設備記錄下的其他運動數據,比游泳、籃球、甚至是輪滑等等,都可以計入到日常卡路里消耗之中去。
而減肥的原理眾人皆知—當日常消耗的卡路里量超過攝入量,就能減去身上的體重。可實際情況是,很多人都沒在這方面進行規劃,更別提記錄每日消耗卡路里數這么瑣碎的事情了。而這一切都由智能手環或者智能手表代勞了,平臺在這個過程中的作用則是代替用戶分析這些數據,并給予相應的健康指導。
比起手機來,智能手環沒那么嬌貴,更為輕便耐用,沖涼洗冷水澡、劇烈運動、野外探險、休息睡眠等都可以帶,重要的一點還有,智能手環的續航時間是手機的N倍。
今后,智能手環的應用還將更為廣泛,比如既是手環又是藍牙耳機、解鎖手機、開車門、房間門、刷公交地鐵卡、隨身支付,甚至是控制智能家電等。
同時,對于有毅力堅持鍛煉、規律作息、養成好生活習慣的人,智能手環可以在設定的時間點進行提醒,并記錄一定的客觀數據供分析參考。
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手環?
1、獨立性
可以擺脫智能手機來獨立使用,比如時間日期的查詢,運動數據的查詢;
2、防水防塵
喜歡運動的用戶,肯定是要能記步、監測運動數據,選擇智能手環的重要指標自然是防水防塵,因為劇烈運動后身上難免會流汗;
3、腕帶材質
在對于一個外設,很多智能手環的忠實用戶對腕帶的材質非常在意。因為好的材質,可以有舒適的佩帶感。而不好的材質則會出現粘乎乎、不易清潔等問題。除了材質外,設計的合理性也十分重要,比如流線條紋表帶,可以讓皮膚不會太悶。
比如迦沃智能表帶多選用的是TPU材質,TPU表帶經醫用級納米涂層處理,防止皮膚過敏,并增加觸感的絲滑,可調配任意顏色。
4、數據準確性
數據監測準確,不管是睡眠監測、運動監測還是心率監測,這是考驗廠家研發實力的地方,與算法會有直接關系;
5、續航能力
續航能力出色,不用頻繁的摘下充電,至少四五天一充(針對內置可充電鋰電池)。
續航真的很重要,智能手環集成的功能越來越多,耗電量也越來越大。所以,長續航絕對是加分項。對于提升續航時間一是電池容量,二是軟件優化,三是減少屏顯。
購買之前,可以考慮下特殊的或是最為重要的需求,比如側重于運動、側重于日程管理還是續航時間長。
如何正確充電?
說到續航,目前的智能手環市場上大多采用鋰離子電池以及聚合物鋰電池這兩大類。這兩類電池的對比如下:
因為大部分手環采用了鋰電池,沒有記憶效應。所以建議運動手環不要等到完全沒電了才充,電量不滿的情況下隨時都可充;
運動手環沒電會有一定影響,首先不能同步數據,不能記錄任何數據,再者長期沒電還會造成硬件損傷造成再次充電時無法充電。
如果大家還是等到全部用完電后再充的話,反而會使得鋰電池內部的化學物質無法反應而壽命減少。最好的方法就是沒事就充電,讓它隨時隨地保持最佳滿格狀態。
防水性能的界限在哪?
說完充電,用戶可能更多想知道的是手環防水問題。肯定會有很多人有疑問,具有防水性能的智能手環它是怎么定義的?到底能不能長時間接觸水?
根據防水工藝及制程,迦沃手環的很多產品基本上可以達到IPX7等級防水,可對短暫浸泡起到防護作用,并有效杜絕化妝品、生活用品、汗液等腐蝕。但是,不建議熱水洗澡時佩戴或者長時間碰水。
為什么呢?
洗澡情況下,需要分洗的熱水澡還是冷水澡,一般帶防水功能的電子產品洗冷水澡時是比較難進水的,但是洗熱水澡時由于水蒸氣分子滲透性很強,熱水淋浴、桑拿、溫泉等產生的水蒸氣容易進入手環內部,嚴重的話會導致手環功能無法使用。一般設備是無法防護水蒸氣進入的,例如一般標榜30米潛水防水的手表在洗熱水澡時照樣進水嚴重。
游泳時也是需要注意的,如果潛水等操作還是會有進水風險,且如果在海邊游泳由于海水具有腐蝕性容易造成充電觸點腐蝕,密封橡膠圈等快速老化,而且電子產品的防水性能會隨著使用時間減弱。
智能手環再防水也不要在水下過久的使用,智能手環始終都是智能電子產品,智能手環防水等級再高,如果在水下一直使用也會有進水的一刻。
所以說,日常洗手、冷水淋浴、下雨天都可以佩戴,不建議熱水洗澡時佩戴或者長時間接觸水,也是為了延長智能穿戴產品的使用壽命。
智能手環下一步該怎么走?
豐富應用場景是智能手環提高用戶粘性的重要途徑。比如,將公交卡集成到智能手環中,揮揮手環刷卡,明顯比掏公交卡刷卡要方面,看起來也更酷。對于乘坐公共交通的上班族來說,上下班各一次上下車,一天至少使用四次,使用頻率也就上去了。
類似的還有抬手支付、舉手解鎖共享單車,將這些“舉手之勞”集成到智能手環中是豐富應用場景的上好選擇。還有一鍵開關燈泡、一鍵開關路由WiFi等等。
再比如,當智能手環的睡眠檢測結果準確到可以作為睡眠障礙患者的醫療依據時,當老中醫會參考智能手環檢測的健康指標提供養生建議時,甚至當智能手環成為你的健康管家時,智能手環自然會成為用戶的剛需。
目前,相關廠商只有推出具有顛覆性創新的產品,才有可能真正吸引消費者,而目前大家都還在摸索,就看接下來到底能否推出特殊的智能穿戴產品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