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用電磁繼電器失效分析研究
3.3 電弧放電對觸頭電接觸失效的影響
在電磁繼電器觸頭閉合的過程中,由于簧片自身的彈性,觸頭處會產生短時間的回跳。當兩個觸頭距離較小而兩端電壓較大的情況下會出現擊穿電弧(燃弧)。觸頭轉換包括吸合過程和釋放過程。吸合過程可分為靜合觸頭分斷過程、動觸頭自由運動過程、動合觸頭閉合過程,釋放過程可分為動臺觸頭分斷過程、動觸頭自由運動過程、靜臺觸頭閉合過程。因此觸頭轉換一次(包括線圈吸合和釋放)會出現4次燃弧過程和至步兩次回跳。觸頭轉換過程中出現的觸頭間隙預擊穿和回跳現象,所產生的電弧是觸頭材料的侵蝕是造成電磁繼電器電接觸失效的主要原因。
在電感負載中,特別是電動機,開始通電時,電動機起動轉矩最大,因而起動電流就大。一般情況下,起動瞬態電流應是平均電流的5~15倍。如果選用的電磁繼電器余量過小,起動時的瞬態起動電流會大大超出繼電器的接觸電流范圍,電磁繼電器動作吸合過程中由于剛接觸時簧片的彈性,會產生短時問的同跳現象,正是瞬態接觸電流最大的時候,因接觸面積不夠大,產生吸合接觸瞬態大電流而接觸面積又小的情況,從而產生接觸電弧,電弧又產生高溫,使接觸點周圍的金屬熔化。
在觸頭接觸瞬間由于觸頭表面金屬熔化并且觸頭緊密接觸,觸頭間會被熔化金屬焊接住,也就是發生動熔焊現象。觸頭間發生動熔焊后若分斷時機械系統提供的分斷力過小,則會出現分斷失效,兩個觸頭無法正常分開。回跳過程中熔化的表層金屬會在觸頭間發生轉移,從而形成針刺或者圓坑(見圖5)。另外發生動熔焊現象的觸頭分段瞬間,熔焊金屬也會附著在某個觸頭表面并再次電弧放電,導致觸頭表面粗糙,下次無法正常接觸。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9/388672.htm
在電弧放電過程中,若環境中氧氣濃度較大,還會導致觸頭表面被氧化形成氧化膜,進而影響電接觸性能甚至導致性能不合要求而失效。
3.4 殘留物與殘留氣體對電磁繼電器失效的影響
電磁繼電器的殘留物來源主要有如下兩個方面:一是生產過程中清洗工藝不足導致的殘留;二是使用一段時間后由于振動環境影響或者疲勞老化導致結構附著物脫落或者破碎。而殘留氣體主要來源是使用過程中內部材料釋放的雜質氣體。
殘留物由于殘留位置的不確定性會導致機械卡死等問題,殘留氣體主要是會污染腐蝕部件,尤其在觸頭處微粒的堆積會形成微粒污染膜,氧化物、硫化物、氯化物等環境氣氛會形成腐蝕膜,表面水蒸氣結成水膜后會形成化學腐蝕膜,有機物氣氛會形成有機化學膜。實驗
表面,密封繼電器的生產工藝過程中涉及的松香、真空膠和ZnCl2是形成這種觸頭表面各類污染膜的主要因素。污染膜的形成會導致電磁繼電器觸頭的接觸電阻過大甚至超標而失效。
3.5 密封失效對電磁繼電器失效的影響
密封失效的原因主要是兩類:一是封裝工藝不合格導致的密封失效;二是玻璃絕緣子破裂(見圖6)導致的密封失效。玻璃絕緣子的破裂常常伴隨著引線及引線焊接處的斷裂或損傷而使整個電磁繼電器失效。密封失效后各種外部雜質和有害氣體(水汽,鹵素氣體等)會進入腔體,引起電磁繼電器的失效,其失效機理類似于殘留物和殘留氣體引起的失效。
4 失效案例分析
4.1 失效案例一
失效背景:GJQX-20M/028-12型電磁繼電器失效件為2006年生產,出廠前已進行外觀檢查、絕緣電阻測試、耐壓測試、三溫測試等項驗收試驗,存放期間還要進行外觀檢查、絕緣電阻測試、耐壓測試、三溫測試、振動試驗、壽命試驗、跳流試驗等項定期檢驗。此次失效件已出廠使用2年左右,在使用中用來控制信號燈,負載電流170 mA。失效時出現常開觸點和動觸點常閉合現象,動觸點不可控。產品開罩后發現動簧片已不在常閉點上,而處在常開點和常閉點之間。
失效分析:失效檢測項目及結果如表2所示。由于失效件已被開封可以直接進行鏡檢觀察,發現動簧片處在常開點和常閉點之間。用探針去撥動簧片發現動簧片已失去彈性,檢查動簧片整體發現動簧片在根部處已斷裂。將繞組線圈部分拆除,取出簧片觀察從動簧片斷裂口可以判斷出是由于機械應力導致的斷裂。一般簧片斷裂可以分為三種情況,第一種是由于在生產加工中對材料造成了機械損傷導致其材料本身的強度降低,在振動條件下所產生的外應力使其斷裂,但是在對動簧片檢查時沒有發現動簧片受到機械應力損傷的痕跡,因此排除了此種可能性。第二種是動簧片本身在材料上存在某種缺陷使其強度降低,在振動條件下所產生的外應力使其斷裂,但是根據對斷裂口的鏡檢觀察,沒有發現金屬新舊斷裂面的存在和金屬結構異常情況存在,因此也排除此種可能性。第三種就是完全因為外應力導致其斷裂,作為簧片本身存在彈性,彈性是在簧片可變形的運動方向,而垂直簧片運動方向的外應力相比之下就非常容易使簧片斷裂。
根據現場反應:該繼電器是安裝在控制盒的內壁之上,在機上的振動一定會產生垂直于簧片運動方向的外應力,如果控制盒內壁材料強度不高或跨度較大,在振動時還發生振動放大,因此可判斷出此次動簧片的斷裂是由于在機上使用時振動產生與動簧片運動方向相垂直的外應力所致。
失效分析結論:該電磁繼電器失效是由于在飛機上使用時的振動產生了和動簧片運動方向相垂直的外應力。致使動簧片斷裂,導致整個繼電器的這一組功能失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