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離子發生器工作原理
空氣負離子,又稱“空氣維生素”,它如同陽光、空氣一樣是人類健康生活不可缺少的一種物質。科學研究表明:負離子在空氣中的含量是決定空氣質量好壞的一個重要因素,空氣中含有適量的負離子不僅能高效地除塵、滅菌、凈化空氣,同時還能夠激活空氣中的氧分子而形成攜氧負離子。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8/388114.htm負離子發生器是一種生成空氣負離子的裝置,空氣負離子發生器是利用高壓電暈增加空氣中負離子成份,從而改善了空氣質量,可以促進身體健康,被譽為空氣“維生素”。醫學臨床實踐證明,它對呼吸系統。循環系統以及神經方面等的疾病均有輔助療效,因而在生活及醫學界得以廣泛應用。而目前最先進的負離子釋放尖端是納子富勒烯負離子釋放尖端,可以生成純凈的負離子。實驗研究表明:生態級小粒徑負氧離子更易透過人體血腦屏障,起到醫療保健的作用。

工作原理
負離子發生器原理是通過脈沖振蕩電路,將低電壓通過高壓模塊升壓為直流負高壓,經過碳素纖維尖端不斷產生負直流高電暈,高速的發射出大量的電子(e-),而電子無法長久存在于空氣當中(在空氣中存在的電子壽命只有ns級),立刻會被空氣中的氧分子(O2)捕捉,從而形成負離子,它的工作原理與自然現象“打雷閃電”時產生負離子的現象相一致。
負離子發生器應有三部分構成:(1)負離子發生裝置(2)電源電路(3)鼓風裝置。

負離子發生裝置
負離子發生裝置可具有多種形式,但原理是相同的,下面以圓柱形為例說明其工作原理。
負離子發生器發生裝置外部是金屬圓筒,在金屬圓筒的軸線上設置一金屬絲,金屬圓筒與金屬絲分別接高壓電源的正、負極,在圓筒內形成電場。由于空氣中有不受原子束縛的自由電子存在,這些自由電子在電場力的作用下,沿電場的反方向作加速運動。如果電場達到一定的強度,使自由電子沿電場反方向運動的自由程中,將其能量增加到足以與其它分子碰撞時,可將其它分子的外層電子轟擊掉的程度,則空間中將會不斷出現被轟擊掉電子的分子,即正離子,同時空間中又不斷地增多自由電子。如果自由電子的能量還不足以將其它分子的外層電子轟擊掉的程度就與其它分子相碰撞,很有可能將被其它分子所俘獲,使其分子變成負離子。這樣電場所在的空間中既有大量的正離子存在,同時又有大量的負離子及自由電子存在,這就是負離子產生的原理。

負離子的產生主要是在靠近負極金屬絲的強電場區域內進行。電場強度越強,所產生的負離子就越多,負離子發生器的質量就越好。如果電場強度過強,金屬絲上所載的自由電子就會大量地逸出,出現火花放電現象,容易發生危險。
電源電路

上圖是一種高效開放式負離子發生器,它采用可控硅逆變高壓,懸浮式放電針,結構簡單,效果良好,安全可靠。市電電壓在160V~250V均能正常工作,且耗電極省,僅1W左右,因此可長期連續工作。
220V市電經VD1、VD2和R1、R2的整流、限流,單向脈動電流控制VS的通斷,產生振蕩,經變壓器T升壓后,經VD3整流得到萬伏左右的負高壓,經放電針對空氣放電,產生電離,生成負離子。
鼓風裝置
在負離子發生器裝置的金屬圓筒內產生了大量的正、負離子,由于分子的熱運動,有一部分會逐漸地擴散到圓筒以外,但絕大部分在電場力的作用下被吸附到正、負極附近,逐漸地在電極上失去(或獲得)多余(或空缺)的電子。而我們所需要的是負離子發生器所產生的負離子能夠快速地擴散到發生器以外的空間中,去發揮它應有的作用。這就需要我們再加上鼓風裝置,使負離子發生器裝置內產生的負離子能夠迅速地被吹到整個空間中去。
總結
由負離子發生器的工作原理可知評價一個負離子發生器的質量如何,一是看負離子發生器的裝置是否有利于負離子的產生,即強電場區域的大小(強電場區域并不是指負離子發生器裝置內的整個空間,而是指能夠產生正、負離子的強電場區);二是看正、負極上所加電壓是否合適;三是看有無鼓風裝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