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設計應用 > EMI電磁干擾中耦合機理與電場干擾解釋

        EMI電磁干擾中耦合機理與電場干擾解釋

        作者: 時間:2018-08-13 來源:網絡 收藏

        設計者設計生涯中最頭疼的問題之一,只要電路運行,就必然有的產生。怎樣最大程度的抑制的產生就成為了人們關心的話題,然而想要解決問題,首先就要了解EMI的產生機理。本文就將對EMI產生機理中的耦合機理與電場干擾來進行解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8/386474.htm

        耦合機理

        從圖1可見,耦合機理可進行劃分,輻射分為電場與磁場,再細分又是近場與遠場。耦合為分傳導與輻射。

        產生電場干擾的基本原因,是帶電物體的電荷在重新進行分布,即分布電容在不斷進行充放電;產生磁場干擾的基本原因,是流過導體中的電流大小和方向在不斷改變,即分布電感產生的磁通大小和方向在不斷變化。

        電場干擾

        如圖2所示,位移電流I等于電場強度E乘以遷移率m,即:

        I=E×m

        由于感應導體中的電場強度每處都不一樣,所以導體中位移電流大小每處都不一樣。當帶電體的極性或電場方向改變時,被感應的導體中就會產生位移電流。所以位移電流也稱極化電流。當導體的長度正好等于四分之一波長的整數倍時,就會產生諧振,同時會產生很強的電磁輻射。

        圖3中的e1、e2、e3、e4為磁場對回路感應產生的差模干擾信號。e5、e6、e7、e8,為磁場對地回路感應產生的共模干擾信號。

        共模信號的一端是線路板,另一端是大地。線路板中的公共端不能算為接地,不要把公共端與外殼相接,除非機殼接大地,否則,公共端與外殼相接,會增大天線的有效面積,共模輻射干擾更嚴重

        E1、E2、E3、E4,不是轉成共模,共模干擾是E5、E6、E7、E8,差模是對稱性干擾,共模是非對稱性干擾,

        如線到大地的信號都稱為共模信號,圖3并沒有表示是差模轉共模。

        很多時間并不是公共端越大越好。也就是大家所說的“地線”,特別是有高頻電流流過的時候。它是不會直接跑出來,但會通過很多途徑跑出來,比如說從線輻射出去。輸入與輸出線之間。還有一點,一般的金屬盒屏弊效果也不好,因為不是銅,這里就涉及到物理學知識了,雖然鋁也是屬于逆磁性材料。和銅比起來就相差遠了。

        本文通過對耦合機里與電場干擾的介紹,來幫助讀者理解EMI的產生機理,以便從內部開始對EMI來進行控制與抑制。很多時候,面對一些較麻煩的難題,需要做的或許不是從外部的強行干涉,而是通過了解原理來從內部進行解決。希望大家在閱讀過本文之后能夠有所收獲。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布尔津县| 浦北县| 黄梅县| 合山市| 嘉峪关市| 武冈市| 新建县| 白玉县| 通榆县| 泸溪县| 江油市| 略阳县| 瓦房店市| 文山县| 盐津县| 都匀市| 靖远县| 都兰县| 南木林县| 中宁县| 海口市| 襄樊市| 宁武县| 峨眉山市| 富民县| 南通市| 台东市| 应城市| 文安县| 江北区| 阿巴嘎旗| 江永县| 沙田区| 张家港市| 易门县| 阿图什市| 禹城市| 巫溪县| 金川县| 贵州省| 三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