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LED光源器件15問與精辟解答
1、燈珠發黑是誰的責任?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8/386446.htm之前遇到LED發黑(硫化),我司與燈珠廠判斷不了是誰的責任,也找不到雙方認同有影響力的第三方來判斷,最后只能不了了之,以補發燈珠解決。——方Mou某
燈珠發黑的成因有很多種,責任判斷確實不好下定論。從自身找原因,是否有原材料會對燈珠產生黑化。可以有一個小實驗:將所用的膠水、輔料、器件和燈珠,同放在一個密閉的容器內進行烘烤。
2、LED結點溫度如何控制?
目前所有人都說LED產品光通維持率能50000小時在70%以上,那么要保證這個指標,LED的結點溫度控制在多少度?對應的燈具表面溫度通常在多少度比較合適?——成都東旭節能江R
器件的壽命50000小時是有在規定的引腳溫度,再推算結溫,根據TM-21推算出。若組裝成整燈應充分計算殼溫和器件引腳的溫差。
3、是否有人采用結溫判斷的方法?
您講課中講到的評估方法中的高溫工作壽命測試的實驗條件是環境溫度,焊腳溫度不超過某個值,我覺得應該判斷芯片里面的結溫,是否有人采用結溫判斷的方法?——緣來是你
控制TS溫度來推算結溫,其實我們在測試LED的可靠性的時候,本來就是在控制TS點的溫度,在推延LED的結溫。主要就是說在不同結溫條件下,LED的壽命是什么樣的。
在LM-80的測試報告里面它也是根據不同的環境溫度來推延LED的壽命曲線。
4、直涂、噴涂、貼膜三種方式對比
請問您認為在大功率封裝中直涂、噴涂、貼膜這幾種方式,哪種會有更高的出光效率,光色一致性,及可靠性?——王雷明-晶瑞
我覺得您問的這個問題很好,我并沒有去一一的做過實驗。
但我覺得在噴涂和灌封的時候,你主要要看LED熒光粉粒徑分布是否均勻。如果粒徑分布均勻,它可能對光效的提升有一定的好處。
5、LED路燈和傳統鈉燈在霧天的穿透性
LED路燈和傳統鈉燈在霧天的穿透性方面,您有研究嗎?現在有一些專家以傳統鈉燈穿在霧天透性好為由,阻止LED路燈的推廣。不知道您能否給我們講解一下?——能寶光電Steven
其實這個問題我自己有真實地看到過,在同樣的一個環境下,下霧的天氣LED的路燈和高壓鈉燈的對比,LED的色溫穿透性可能確實沒有高壓鈉燈那么好。
我建議你可以找一條路,在下霧天自己可以去看一下你就知道。在霧天LED的穿透率和它在地面的照度確實比傳統的鈉燈要差一些。
6、不同光源器件的結構存在很大差別
引腳或焊點溫度、基板或稱熱沉溫度是常用的工作中LED的熱條件,但是通常能被測量的溫度值,與發光器件內部的結溫,只有間接的關系,不同的光源器件的結構,存在很大的差別。——Leets
你講得特別對,就是引腳或者焊點的溫度包含基板的溫度。它只是LED一個熱的條件,它確實只是存在間接的關系。
不同的封裝包含不同的芯片,由于它的內部熱阻的區別確實存在很大差異。我們只能說通過我們引腳和焊點溫度來推算我的器件,并不是一個直接比例的關系。
7、加速老化燈珠的方法
老師,宣稱25000H壽命,求一個加速老化燈珠的方法,發現很多公司推算方法不一致,比較有說服力的?——Roy Chao
加速老化,我個人覺得好象還沒有一個特別權威的方法出來,我只是建議真的有公司去做,這么長時間的測試,再來做一個號稱破壞性的測試,將這種測試進行對比可能比較有說服力。
目前有很多人是說來求它的衰減率,也就是半導體的評估方法來評估。當然我不知道那個方法是否真的是有效的,只是誰也沒有測試過那么長時間。
8、燈絲結溫點、燈絲起霧發油的原因
一般燈絲結溫點在多少度是正常工作的?還有燈絲起霧發油主要有哪些因素引起的?如何控制類似的問題?——愛易迪~小蒙蒙
燈絲的結溫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去測試,因為如果封了之后再測試,很難把測試的探點封進去測試。可能會采用一些紅外線的測試方法會好一點。至于膠水的起霧,我覺得可能和您膠水本身材質的發揮性有關。
9、為什么是每隔168小時測試一次光電參數?
在第二節 LED評估方法表格中提到的“每隔168小時測試一次光電參數”,為什么是168小時?另外,耐熱測試通常是在多少溫度下進行?——成都東旭節能江R
我們所說的168個小時,并不是一個特別固定的值。
168個小時剛好是一周的時間,我們為了加強這種取樣的頻率,所以一般采用168個小時;第二個就是耐熱測試我們通常使用LED器件的錫膏的回流曲線溫度來實現的,是直接放回流焊的。
因為我的LED器件有可能是要經過回流焊之后會有一定的損害的,所以是采用這樣的一個溫度。
10、LED怎么才算高品質?
LED怎么才算高品質?在客戶沒有特殊要求的情況下RA、R9與光通量之間怎樣選擇?——文華 上海普芯達
LED怎么樣才算是高品質?這個確實不好去定義。
如果客戶真的沒有要求,我個人建議還是采用RA大于80,R9大于0,這樣去選擇。其實我們可以更多地和客戶去溝通,看到底應用在什么場合,不同場合對于色品質的要求是不同的。
11、什么因素影響R9這個參數?
剛才提到R9>0即可,這個參數在實際應用中,主要是影響哪些?——成都東旭節能江R
R9 表現濃紅色,如果R9 0,不容易表征出紅色,會有色差。
12、怎么封裝才達到R1到R15顯指92以上?
客戶要求R1到R15顯指92以上,這需要怎么封裝才能達到要求?——冉崇勝
建議你先找客戶要樣品,分析光譜成份,R15 表征亞洲女性的膚色,采用多種不同激發波長的熒光粉,可能會實現,但不一定只使用藍光芯片,可能還需要其他顏色的芯片。以彌補R9 ~R15。
13、LED燈絲的結點溫度控制
LED燈絲的結點溫度控制在多少度?對應的燈具才是正常工作的,燈絲的電壓分當在2V已內,還有燈絲已經出現電流分布均勻,主要是哪些引起的?——愛易迪~小蒙蒙
燈絲應用在密閉的燈泡內,一般驅動電流很小,主要是降低芯片結溫,不建議結溫超過100°,如果超過,會引起光效損失大。
14、關于LM-85
您是否了解LM-85?光源廠家應該根據LM-85給出一個結溫與壽命關系的實驗數據手冊供應用廠家設計使用。——緣來是你
其實,我在之前有在說一個問題,就是LM-80的測試報告它有這個缺陷,它的設計的測試時間特別長,如果一個LM-80報告標準,它至少需要6000個小時。
那我們同時也知道6000個小時是這么長時間內,LED本身是否發生了變化,它所采用的芯片都有可能會替換了。那這個時候再要這個報告是沒有什么太大意義的。
不過您提的這個問題我覺得也特別好,任何一個關聯廠家它首先要保證自己的質量,如果自己的質量都保證不了,就沒辦法給客戶提供一個完整的數據庫。但我同時希望在能保證質量的時候,能有一些相關的基礎原材料的記錄。
我的芯片尺寸是多大的,我的支架材料用的是什么,包含支架的對應層會有多厚,這些東西如果在短時間的測試內對LED的光衰沒有影響。但長時間的測試對LED的光衰絕對是有影響的。
下面我在LM-80報告上缺陷上說的,我最大的擔心就是,光源企業它生產的光源,送去做LM-80測試報告。那等他拿到報告之后再生產的光源就和他以前的東西已經是不一樣的了。這種情況我知道是有發生過,有一些大的光源廠商都有產生過。
15、COB和大功率點光源,哪種應用符合趨勢?
COB比大功率點光源哪種應用符合趨勢?——Cree 埃尼德 孫生
我覺得如果單純地脫離應用來說,COB或者說大功率點光源哪一種符合應用趨勢,這個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大功率有大功率的優勢,COB有COB的優勢。
我如果想做一個燈,它的光色比較準,或者說色點要求很集中,我覺得COB好象是它的優點。那如果我一個燈具它要采用不同多顆的搭配,可能大功率更好一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