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設計應用 > 終于搞清了鋰離子電池“縮容”的一個重要機理

        終于搞清了鋰離子電池“縮容”的一個重要機理

        作者: 時間:2018-08-01 來源:網絡 收藏

        美國能源部的這項研究發現,組成電池電極的材料經常會破裂分解,使得某些金屬離子(這里特指錳元素)可以自由浮動并跑到相反的電極那,然后困陷住鋰離子。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8/384850.htm

        數碼產品的用戶們發現,隨著時間的推移,電池容量總會損耗掉一些。雖然剛買來時的續航表現還不錯,但經歷 2 年頻繁的充放電之后,它就完全是兩個樣了。好消息是,美國能源部的科學家們,最近似乎搞清楚了導致電池“縮容”的其中一種機理,未來有望想出應對的策略。在一顆常見的鋰離子可充電電池中,鋰離子可以在陰陽兩極的電解液中穿行,從而產生為設備供能的電流。而所謂的容量,可簡單理解成電池中(在充放電時)來回跑的鋰離子體積。

        當錳離子(上圖灰色)被從電池的陰極(藍色區域)剝離時,就會與電池陽極(金色區域)附近的電解液發生反應,并捕獲鋰離子(上圖綠黃色)。

        美國能源部的這項研究發現,組成電池電極的材料經常會破裂分解,使得某些金屬離子(這里特指錳元素)可以自由浮動并跑到相反的電極那,然后困陷住鋰離子。

        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鋰離子不能投入正常工作(被鎖住),電池的容量也因此而逐漸降低,最終導致無法繼續提供理想的續航時間。

        研究論文合著者 Daniel Abraham 解釋到:“這與電極上錳元素的‘管理’、以及被‘困住’的鋰離子數量有著嚴格的相關性。不過現在,我們已經知曉了幕后的這種機制,將來會找到辦法去克服它”。



        關鍵詞: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保市| 陆川县| 盐池县| 巴林右旗| 塘沽区| 永和县| 府谷县| 海安县| 沈丘县| 三穗县| 兴海县| 乌拉特前旗| 洛川县| 舒城县| 沈丘县| 当涂县| 杭州市| 灵璧县| 四平市| 巩留县| 湘潭县| 宁安市| 云林县| 琼海市| 浦江县| 邯郸县| 荆州市| 关岭| 南城县| 新平| 肇东市| 合山市| 龙江县| 犍为县| 于田县| 翁牛特旗| 公安县| 揭阳市| 彰化县| 温宿县| 青铜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