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設計應用 > 一種新型共模反饋結構

        一種新型共模反饋結構

        作者:胡國林 時間:2018-07-26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編者按:提出并設計了一種應用于CMOS全差分運放結構中的共模反饋電路。同傳統結構的共模反饋結構相比,該結構能夠使輸出共模電平具有零延遲建立的特性,同時,不影響全差分運算放大器的輸出擺幅,并且相較于傳統結構,減少了開關數量,降低了開關電荷注入、時鐘饋通,消除了初始電荷的影響。此新型共模反饋結構既有連續時間共模反饋速度較快、精度較高的優點,又有開關電容共模反饋輸出擺幅大線性度好的優點。基于 Cadence spectre 對電路進行了仿真驗證,結果表明,該結構的共模反饋具有快速的建立時間以及較大的輸出擺幅。

        作者  胡國林 電子科技大學(四川 成都 610054)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7/389580.htm

        胡國林(1991-),男,碩士,工程師,研究方向:集成電路。

        摘要:提出并設計了一種應用于CMOS全差分運放結構中的電路。同傳統結構的結構相比,該結構能夠使輸出共模電平具有零延遲建立的特性,同時,不影響,并且相較于傳統結構,減少了開關數量,降低了開關電荷注入、時鐘饋通,消除了初始電荷的影響。此新型結構既有連續時間共模反饋速度較快、精度較高的優點,又有開關電容共模反饋大線性度好的優點。基于 Cadence spectre 對電路進行了仿真驗證,結果表明,該結構的共模反饋具有快速的以及較大的

        0 引言

          差分放大器是最重要的電路發明之一,它可以追溯到真空管時代。由于差分放大具有很多有用的特性,所以它已經成為當代高性能模擬電路和混合信號電路的主要選擇。而帶有共模反饋結構的是普遍運用的基本電路單元,廣泛應用于各種模擬器件中,如A/D,D/A等[1-2]

          具有高輸出擺幅、快速穩定和高精度的對模擬電路的設計尤為重要,而共模反饋結構直接影響到全差分運算放大器的各項性能,已有許多文章對某些性能提出了改進的結構[3-5]。共模反饋結構可以分為連續時間共模反饋結構和開關電容共模反饋結構。連續時間共模反饋結構主要應用于連續時間電路中,但是在連續時間共模反饋結構中如果通過電阻檢測輸出共模電壓會顯著降低電路的差動電壓增益,通過MOSFETs作為檢測器件會限制全差分運放的輸出線性范圍。開關電容共模反饋結構在這幾方面具有優勢[6],但傳統開關共模反饋結構的共模電壓較慢,共模穩定電壓波動較大,且因使用較多MOS開關而通過時鐘饋通和電荷注入引入噪聲,限制了全差分運算放大器的速度和精度。

        1 傳統共模反饋結構分析

          1.1 傳統開關電容共模反饋結構

          由式(3)可知,開關電容共模反饋首先檢測輸出共模電壓,再與理想共模電壓比較,最后疊加一個直流偏置電壓來調節共模反饋電流源偏置電壓Vcmfb,這需要一個比較長的,并且開關數量較多,電荷注入和時鐘饋通的影響較大。

          1.2 傳統連續時間共模反饋結構

          傳統的連續時間共模反饋有多種結構,其中一種低功耗結構如圖2所示。這里,M1~M4都是匹配的,源耦合對M1-M2和M3-M4一起檢測共模輸出電壓并產生一個與輸出共模和Vcm的差成比例的輸出電壓Vbias

          此結構能正常工作的前提是M1~M4總工作在放大區且電壓Vop-Vcm和Von-Vcm能看成是小信號輸入。即使這些電壓變大,共模反饋環路只要M1~M4仍存在就會繼續工作。若在輸出范圍的某一部分,運算放大器輸出變得足夠大能使M1~M4中的一個截止,則在那段輸出部分共模反饋環路將不會正常工作。M1~M4在整個輸出范圍內仍存在的要求限制了運算放大器的輸出范圍。

        2 改進的共模反饋結構

          為了克服上述連續時間共模反饋電路輸出擺幅受限和開關電容共模反饋電路共模電壓建立緩慢、開關噪聲注入較大的缺點,提出了一種新型開關電容共模反饋結構,該結構原理圖如圖3所示。

          其中①部分稱為輸出電壓縮放模塊,②部分稱為共模電平檢測放大模塊,②中的三端運放結構為圖2中的共模反饋結構。Vcmfb是圖2中的Vbias電壓,反饋到差分運算放大器調節輸出共模電平,S1和S2由同一時鐘控制。

          其工作原理如下:

          在第一個時刻,開關S1和S2閉合,則電容C1被短路,此時要求全差分運算放大器的輸入短路,以使輸出差分電平為零,共模電平檢測放大模塊直接檢測全差分運算放大器的輸出電平,并反饋電壓Vcmfb穩定輸出共模電壓至Vcm

          下一個時刻,開關S1和S2都斷開,此時進入放大模式,全差分運放輸出的電壓變化通過電容C1和C2按一定比例縮放后,由共模電平檢測放大模塊(202)檢測,并反饋電壓Vcmfb至全差分運算放大器的電流源偏置點,穩定輸出共模電壓。

          此新型開關電容共模反饋結構和傳統的開關電容共模反饋結構相比,不需要使用非交疊時鐘,開關數量減少,引入更低噪聲,且在每一個周期共模電壓都可以完全建立,建立時間不受限制。與傳統的連續時間共模反饋結構相比,輸出擺幅增加,也不會增加阻性負載。

        3 仿真結果

          采用HLMC 40 nm CMOS 工藝設計了一款全差分運放并運用本設計提出的新型共模反饋結構,基于Cadence Spectre模擬器上對其進行仿真,仿真結果如圖4(b)和圖5(b)所示。同時給出了圖1和圖2中共模反饋的輸出曲線圖(圖4(a)和圖5(a))以作對比。

          圖4(a)為傳統開關電容共模反饋瞬態仿真圖,圖4(b)為本設計的共模反饋結構瞬態仿真圖,可以明顯看出本設計的共模反饋結構的共模電壓建立時間大大縮短,可以保障差分運放的快速正常工作。圖5(a)為圖2所示的傳統連續時間共模反饋結構的直流仿真圖,圖5(b)為本設計的共模反饋結構的直流仿真圖,仿真方法為在輸入加入差分電壓,得到輸出電壓值,從對比中可見,本設計共模反饋結構不會限制差分運算放大器的輸出擺幅,可以在全輸出范圍內穩定輸出共模電平。

        4 結論

          本文分析了傳統共模反饋電路的原理及其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種新的共模反饋電路,該電路克服了傳統開關電容反饋結構對共模電平建立時間的要求,同時對差分運放的輸出擺幅沒有影響。采用HLMC 40 nm CMOS 工藝設計了一款全差分運算放大器進行仿真驗證,結果表明該結構具有快速的穩定時間以及寬輸出擺幅,可廣泛應用于全差分運算放大器。

          參考文獻: [1]Mu feiyan, Wang Can, Lin Jie. A High- speed BiCMOS fully differential operational amplifier with improved slew rate and phase margin[C/OL].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cience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ing(ICCSEE), 2012, March 23-25.

          [2]Damiano C, Francesco C, Gianfranco A et al. A 94 dB 1.6 GHz SiGe fully differential operational amplifier using a novel classed AB output stage[C/OL].53rd IEEE International Midwest Symposium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MWSCAS), Seattle, WA, Aug 1-4,2010.

          [3]雷鑑銘,胡北穩.采用新型低成本共模反饋電路的全差分運放設計[J].浙江大學學報, 2013.

          [4]寧寧,朱馬.一種開關電容共模反饋結構.中國, 201210271855.9[P]. 2012-10-24.

          [5]何杰,吳龍勝.一種新型開關電容共模反饋電路[J].電子技術, 2014.

          [6]馮偉,戴宇杰.開關電容共模反饋電路建模與實現[J],南開大學學報, 2016.

          本文來源于《電子產品世界》2018年第8期第58頁,歡迎您寫論文時引用,并注明出處。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肇庆市| 梁河县| 富宁县| 当涂县| 蒙城县| 凤庆县| 武陟县| 同仁县| 新民市| 筠连县| 威远县| 沽源县| 梅河口市| 固原市| 班玛县| 台中市| 花莲市| 九台市| 东海县| 阜南县| 扶余县| 阳曲县| 专栏| 德阳市| 湖口县| 东宁县| 水城县| 岳阳县| 武川县| 琼海市| 南皮县| 洪湖市| 萨迦县| 于都县| 大方县| 南郑县| 棋牌| 永年县| 祁门县| 宜丰县| 乐陵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