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大學研制新型太陽盲光電探測成像器件
日前,鄭州大學物理工程學院單崇新團隊利用鉆石優異的半導體光電性質,開發出新型太陽盲光電探測成像器件。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6/381473.htm太陽光中波長小于280納米的紫外光在進入大氣層后,會被臭氧、水蒸氣、顆粒物等大氣成分強烈地散射和吸收,難以到達地球表面,該波段紫外光通常被稱為太陽盲波段。工作于太陽盲波段的紫外探測器不受太陽這一地球上最大輻射源的干擾,目標信號容易探測、不易產生虛警,在對于虛警率要求極高的軍事領域有著廣泛應用。金剛石具有禁帶寬度大、熱導率高、載流子遷移率高、抗輻射能力強等優點,使其成為制備高性能太陽盲紫外探測器的理想候選材料之一。
單崇新團隊利用激光直寫技術在金剛石表面制備插指型石墨電極,成功構建了全碳結構的金剛石基光電探測器件。用此方法制備的探測器具有工藝簡單、器件結構靈活、成本低等優點。隨后,該團隊將此器件作為感光單元搭建了太陽盲成像系統,獲得了清晰的圖像,為金剛石在太陽盲成像領域的應用探索了有效途徑。
相關成果日前發表于《先進光學材料》雜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