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安防巨頭海康威視、大華被美列入禁止交易名單
美國再一次以國家安全為由,禁止美國聯邦政府采購中國制造商供應的視頻監控設備,浙江兩家上市公司海康威視、大華股份不幸“躺槍”。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5/380616.htm一直低調行事的海康威視忍無可忍,5月26日,海康威視發表官方聲明,關于禁止美國聯邦政府向海康威視等中資企業采購視頻監控設備的提案是沒有事實依據和證據的,提案人的指控帶有明顯的主觀臆測和偏見。公司將對議案進程保持密切關注,堅決捍衛公司的聲譽和合法利益。
美國屢屢拿“國家安全”說事
本質上是貿易保護主義措施
5月24日,美國眾議院通過一項議案,其中包括一項增補提案。該增補提案建議以國家安全為由禁止美國聯邦政府采購某些中國制造商供應的視頻監控設備。除海康威視、大華股份外,中興通訊、海能達也被列入禁止交易名單之中。目前,該議案處于美國國會立法程序中,尚未最終通過并生效成為法律。
資料顯示,2017年,海康威視境外營收為122億元,占比29.22%;境內營收297億元,占比70.78%。境外收入是其業務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
大華股份的境外收入占比更高一些,2017年其境外收入為68億元,占比36.12%。海能達2017年境外營收為32億元,占比高達60.34%。
作為當今世界上科技水平最高的國家,美國市場是海康威視最為看重的市場。公司的第一個海外分公司就開設在美國,而且經過多年的耕耘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2016年在美國市場的份額位居第二。而海康威視不僅連續多年成為全球視頻監控行業的龍頭,更是成為了全球安防行業的龍頭。
申萬宏源證券投資顧問李青認為,美國屢屢以國家安全為由,禁止采購中國企業的商品,包括之前禁止采購華為的產品,其本質上是一種貿易保護主義措施。“提案的通過,不排除是相關利益集團在背后推動的結果,很可能是海康威視、大華股份在美國的競爭對手從中作梗。”
提案一旦獲通過并生效
對海康威視影響有多大
海康威視、大華股份被列入禁止交易名單,對公司的影響有多大?李青認為,一旦該提案最終獲得通過并生效,其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
以海康威視為例,一方面,公司的營收中,國內市場是境外市場的兩倍多,國內市場仍是公司的主要市場;另一方面,海康威視的產品出口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美國市場只占其境外市場的一小部分。而且,美國眾議院通過的法案,是指聯邦政府不能采購海康威視和大華股份的設備,并沒有禁止民間的采購。
而海康威視之前能夠在美國市場獲得認可,并成為全球視頻監控和整個安防行業的龍頭,已經證明了其能力和水平。到去年底,海康威視的海外分支機構已達到37家,海外服務點達106個。而且海康威視的主營業務也已從過去單一的安防監控向視頻物聯網發展,形成了多元化、智能化的視頻服務體系,為更多行業提供視頻可視化和視頻結構化大數據解決方案。
此外,公司還在互聯網視頻(螢石)、機器人、汽車電子、紅外傳感、智慧存儲等創新業務上取得了不錯的進展,進一步拓展了企業發展的更多空間。其中螢石去年營收已突破10億元并實現盈利,成為海康威視首個盈利的創新業務。
實際上,美國采取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雖然能夠給中國企業的壯大發展制造一定麻煩,但并不能阻止中國企業前進的步伐。華為雖然屢次被禁入美國市場,但去年營收照樣突破了6000億元。
股票市場上,李青認為,海康威視、大華股份被美國眾議院列入禁止交易名單,短線會給海康威視、大華股份股價帶來影響。不過上周海康威視、大華股份股價的下跌,一定程度上已經釋放了這一利空帶來的風險。“周一開盤后,股價估計還會慣性下跌。但從中長期看影響不大,其股價還是會按照自身的運行規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