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機器人 > 業界動態 > 追趕“四大家族” 中國機器人產業正處于躍升期

        追趕“四大家族” 中國機器人產業正處于躍升期

        作者: 時間:2018-05-28 來源:新戰略機器人網 收藏
        編者按:受國內人工成本持續上漲,“機器人換人”的需求推動,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在2013年開始快速發展,中國應吸取芯片發展滯后、受制于人的教訓,將機器人核心零部件技術掌握在自己手里。

          與控制器相比,中國在伺服系統方面就完全處于劣勢,市場幾乎被以安川為代表的日系、西門子為代表的德系所壟斷,國產率僅占10%,國內生產企業包括埃斯頓、廣州數控等。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5/380569.htm

          伺服系統是工業主要的動力來源,由伺服電機、伺服驅動器和編碼器三部分組成。光伺服系統成本便占到工業本體成本的23%。

          伙伴產業研究院的研報指出,國產伺服與國外品牌的差距主要體現在大功率產品缺乏、小型化產品不夠精致、高精度編碼器缺乏等方面。

          2018年1月,中國發布《“中國制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創新綠皮書-技術路線圖(2017)》,提出到2020年,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及關鍵零部件,將滿足國內市場50%的供給能力。

          增量市場機會

          國內的機器人的產品以中下游為主,對于位于行業中游的機器人本體制造商而言,其產品只有最終在下游得到應用才能獲得銷量和利潤。

          中國工業機器人廣泛應用于汽車、電子、金屬加工等行業,目前應用規模較大的領域集中在汽車和電子行業。在2016年,二者合計占到72%的份額。其中汽車行業占了43%的份額。

          在汽車領域,機器人“四大家族”已占領大部分市場。香港科技大學自動化技術中心主任李澤湘表示:“我一直呼吁不要到汽車行業去跟‘四大家族’死磕,因為沒有機會,應該轉移到有中國特色的產業,巨頭還沒有涉足的行業突破?!?/p>

        追趕“四大家族” 中國機器人產業正處于躍升期

          事實上,“四大家族”有它們各自的側重。發那科主要依靠控制器切入市場,機器人等業務均圍繞其核心的CNC控制系統進行拓展。安川則是以其伺服系統切入市場,這部分收入常年超過了機器人本體業務。

          與兩家日本企業形成對比的是ABB和庫卡,二者在上游核心零部件領域涉及較少,而是將重心放在了下游的系統集成應用業務上。

          作為研發適用于小六軸的控制系統起家、既生產機器人本體又提供智能制造的解決方案的中國創業企業,珞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下稱珞石機器人)選擇避開“四大家族”領先的市場,對準縫制等新興增量市場。

          “通常一款機器人產品能覆蓋的行業場景有限,但中國是制造大國,有大量獨有行業應用場景,這也給了珞石潛在的機會。” 珞石機器人CEO庹華說。

          科技部高技術中心項目主管劉進長認為,隨著中國乃至全球機器人市場的容量、需求量不斷增加,一方面中國企業正努力使機器人能用、耐用、好用;另一方面,國產機器人的生產能力和質量也在提升,可以在新興市場拓展中占領份額。

          朱森第認為,國產機器人也應該進入到汽車領域?!皣a機器人基本都在勞動強度大、環境惡劣的場景應用,我們應該從一些重體力勞動緩解進入汽車領域?!彼f。

          在朱森第給出進入汽車行業的路徑。在他看來,如果不能直接進入國內汽車行業,可以出口返內銷,先去國外拿訂單,在進入國內市場。但這個步驟的前提是需提高機器人的可靠性,確保生產線的正常運行。

          培育龍頭和小巨人企業

          “中國機器人需要龍頭企業”,在被問及中國機器人行業仍需解決的問題時,儲建華脫口而出。

          在他看來,機器人行業不僅是技術密集型產業,需要不斷的進行技術創新;與此同時,機器人行業也具有規模經濟效應,龍頭企業的競爭力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機器人產業競爭力的。

        追趕“四大家族” 中國機器人產業正處于躍升期

          “在零部件采購等環節上,龍頭企業的議價能力可以主推機器人成本的下降”,劉進長說,“有了龍頭企業,中國才可以和國際巨頭正面較量?!?/p>

          隸屬中國科學院的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300023.SZ,下稱新松)是一家以自主核心技術、核心零部件、核心產品及行業系統解決方案為一體的全產業鏈機器人企業,也是中國機器人產業前10名的核心牽頭企業。

          杭州新松機器人研究院院長陳立對界面新聞表示,工業機器人是構造智能制造系統的最重要的裝備,沒有工業機器人,無法構造智能化制造系統。行業龍頭企業則是機器人、人工智能以及智能制造的核心力量。

          據陳立介紹,新松目前既關注機器人本體的研發和制造,同時也在關注機器人離線仿真軟件的研發,“這是現階段如西門子等國外巨頭正在做的事情,也是國內期待突破的領域,不是所以國產機器人公司都有仿真軟件。”

          屈賢明還指出,中國應吸取芯片發展滯后、受制于人的教訓,將機器人核心零部件技術掌握在自己手里。他的建議是培養一大批“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的小巨人企業,為機器人整機廠提供配套,并最終向“世界隱形冠軍”邁進。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機器人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靖江市| 上饶县| 宁化县| 霍邱县| 翁源县| 古交市| 五峰| 通海县| 屏东县| 开封市| 内黄县| 凭祥市| 长宁县| 兴安县| 思茅市| 永兴县| 余干县| 武川县| 涿州市| 陆良县| 天长市| 阜平县| 丹巴县| 邵阳市| 运城市| 肇东市| 福泉市| 巴彦淖尔市| 昔阳县| 雅安市| 佳木斯市| 陇南市| 大余县| 饶平县| 香河县| 漳浦县| 日照市| 涟源市| 思南县| 临沧市| 凤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