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逆變器的生死棋局:淘汰,是一場需求與競爭的合謀

奧太集中式逆變器生產線
而回歸產品質量,任何產業的長足發展都要以質量為基石,以標準為準繩。光伏人要像尊重生命那樣尊重質量,像對待身體那樣善待質量,國家能源局專家咨詢委員會副主任、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委員徐錠明如是說。因此,立足質量,張洪亮認為“做好產品”需要從元器件供應開始嚴抓質量;目前奧太光伏逆變器從元器件入場開始控制生產過程的每個細節,并形成一系列標準質量管控流程;通過諧波測試、孤島測試、頻率擾動實驗、效率曲線試驗、淋水試驗等一系列出廠檢驗,確保產品合格率。
科研是企業發展的動力,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線,而準確把握逆變器發展趨勢,并作出戰略抉擇與應對,則是決定企業生存和盈利的關鍵點。
戶用光伏、工商業屋頂、農光互補、漁光互補……越來越多的新需求正在引導市場走向“細節創造價值”時代,這就需要企業時刻關注細分市場,迅速做出反應。而抉擇失當的企業,顯然正在經歷“寒冬”或已經遺憾退場。
奧太張洪亮認為,快速掠奪的市場策略固然是有效的,但并不是每個企業都適用,也可能會導致企業面臨較大的風險;保持一種穩健的市場步伐,走一種“穩扎穩打”的路子,其實也不失為一種幫助企業成功“過冬”的有效手段。正是得益于這種戰略實施,奧太才能夠始終在激烈的競爭中始終保有自己的一方天地,同時還在過去的發展中,先后榮獲兩次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發展,是一次創新與差異的挑戰
孫子曰:“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
誠如反木桶原理所揭示的那樣,木桶最長的一根木板將決定其特色與優勢。在一個小范圍內達到制高點,解決行業痛點成為企業破局的關鍵所在。
光伏電站的壽命是25年,這就決定了逆變器同樣需要供應商長期維護,甚至可以說逆變器售后的重要性甚至要超過產品本身。
此前“井噴式”增長的裝機量為光伏企業提供了旺盛的市場需求,也由于“蘿卜快了不洗泥”和激烈的價格戰為電站質量埋下隱憂。如今,一些光伏電站的電器設備在經過數年運行后故障不斷發生,當初光伏電站匆匆上馬而帶來的電站設計缺陷、設備質量參差不齊等先天不足開始暴露出來。
但是,由于近兩年光伏電站虧損嚴重,前幾年一哄而上的逆變器生產企業,要么轉行,要么停產,導致已經運行的逆變器陷入即使出現故障,也無人進行售后服務的窘境。售后難成了制約電站質量提升的核心原因之一。
此外,對于大型地面電站中廣泛應用的集中式逆變器而言,其維護的技能要求相對更高,一旦出現問題,往往需要由廠家技術人員到場維護,而光伏電站所處位置往往又十分偏遠,這也使得逆變器售后服務變得“沒那么簡單”。
那么奧太依靠山東大學眾多技術專家優勢,三十年逆變技術研發的積累,打造覆蓋全國的售后服務網絡,提供逆變器的技改及售后服務,顯然將會是一種基于行業痛點的創新和有效擺脫“產品低價競爭”的差異化方法。
想要對業主實現逆變器全生命周期的售后承諾,奧太張洪亮表示,企業的穩步發展,是對客戶保障的首要前提。
而針對不同的光伏電站,需要服務工程師根據實際影響情況,通過對發電模塊、發電效率等關鍵問題進行檢測,綜合考量之后給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并對電站建立設備檔案,統計配件型號,設立配件倉庫,這樣一旦有故障才能夠迅速啟動應急維護程序,緊急調撥相應配件,進行維護更換。

奧太ATSolarInfo光伏電站監控系統
除此之外,光伏逆變器可以作為載體,將光伏設備、數據采集器和監控平臺融為一體,綜合運用通訊技術、自動化控制技術、計算機技術,實現光伏電站的監控、運維、管理等功能。奧太張洪亮解釋道,這就能夠為業主提供保證發電量、安全經營為目標的運營維護總包服務,以及包括設備維護、實驗、檢修在內的電站運行維護,委托方只需派遣一名服務人員負責電站運維對接即可。
如今,以戶用光伏為首的分布式光伏持續爆發式增長,讓屬于逆變器技術與企業的爭奪戰再次到達賽點,誰將跑完全程,顯然不單單是價格競速,而將取決于企業戰略上成本領先、差異化和專一化的博弈與權衡,以及品牌上產品、價格、渠道、售后等因素的共同推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