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業界動態 > 中美貿易繼續磋商,鋰電該如何抵抗外部風險?

        中美貿易繼續磋商,鋰電該如何抵抗外部風險?

        作者: 時間:2018-05-09 來源:網絡 收藏
        編者按:在現有的動力鋰電規模和市場條件下,我們有信心,在不遠的將來,我國動力鋰電池行業能打破國外目前的技術壟斷,將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不僅做大,更要做強。

          產業鏈或跨產業之間協作仍不緊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5/379605.htm

          我國動力電池產業鏈上下游不同類型參與主體和企業之間的協助存在不足。在提升動力電池能量密度方面,如果只憑負極材料研發企業通過單打獨斗的方式來提高電池能量密度,難度大且效果不顯著。

          如果動力電池企業能跟上游的原材料企業協同開發,提高電池能量密度的難度將降低,效果也變得顯著。而現實情況是,除了寧德時代、比亞迪等幾家巨頭企業能做到與上游的原材料公司形成緊密合作開發關系,其余的200多家企業與負極材料企業及其它電池材料企業之間的協作并不充分。另外,在電芯成組的過程中BMS、電池包系統PACK等企業的參與也尤為重要。


        image.png


          此外,在動力電池產業的一些特定環節,跨產業、跨領域協作十分迫切。動力電池進入報廢期,廢舊動力電池的梯次利用和廢物回收成了新風口。而在梯次利用過程中,涉及到多個領域、多個產業,包括動力電池生產過程中的編碼,到新能源汽車使用報廢,再到廢舊電池服役于電力、儲能等領域,完全使用后進行材料回收。所以,動力電池全生命周期中,需要更多產業進行更廣領域的合作。然而,目前為止,我國動力電池全生命周期的合作正處于起步階段,相關法規不盡完善,企業之間的協作并不緊密。

          編輯觀點:因此,產業鏈中電芯企業、BMS研發企業、電池包系統PACK企業、裝備企業、檢測中心和整車企業等企業需要更多的聯合開發,加強供應鏈協同合作,將各自的優勢充分發揮,揚長避短。此外,在產業鏈之外的跨領域也是動力電池產業鏈的盈利點所在,如果能形成梯度利用,材料回收等跨產業的合作,無疑為動力電池產業鏈打造了更寬的護城河,在抵御外部的風險時更有利。

          長纓在手,方可擒縛蒼龍。在我國制造業遭遇國外,尤其是美國的經濟逆阻力的當下,只有掌握關鍵技術和設備,圍繞產業鏈打造更寬的護城河,才能不受制于人,抵抗來自外部風險。信心比黃金貴,在現有的動力鋰電規模和市場條件下,我們有信心,在不遠的將來,我國動力鋰電池行業能打破國外目前的技術壟斷,將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不僅做大,更要做強。


        image.png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鋰電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楼县| 永川市| 南充市| 大厂| 泗水县| 左贡县| 襄汾县| 广饶县| 定安县| 屏山县| 安仁县| 张家港市| 延寿县| 凤山市| 华蓥市| 方正县| 札达县| 上栗县| 梅河口市| 宽城| 江都市| 剑阁县| 麻栗坡县| 卓资县| 博白县| 家居| 丰县| 五常市| 黑山县| 平潭县| 府谷县| 江孜县| 孝义市| 马公市| 财经| 道孚县| 威海市| 东台市| 曲麻莱县| 广州市| 松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