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領跑者基地整裝待發 HJT、IBC電池有望迎來風口
除了企業,行業人士最為關心的大概就是哪些技術會被技術領跑者基地選中。以之前兩批領跑者項目所運用的新型技術來看,被選中的技術往往會在短時間內得到爆發式的增長。比如單晶,比如PERC組件。

根據相關文件,此次采取的先進技術將按照電池結構特征區分,主要包括多晶P型PERC、單晶P型PERC、單晶N型PERT、HJT、IBC等新型電池技術。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技術領跑基地采用的是目前尚未建成生產線、形成產能的產品,對于已有生產線、形成產能的先進技術產品,不屬于支持范圍。普通的PERC組件或許并不符合要求,而在PERC基礎上將其他新型技術進行疊加的技術或將成為新寵。
此外,單晶N型PERT、HJT、IBC等新型電池技術經過多年來的發展和研究,多數已經具備很高的實驗室效率,距離規模化發展只差一個機遇,至于究竟哪項技術能得到領跑者青睞,還與持有該項技術的企業的實力以及投資能力有關。在此小編將大家不那么熟悉的幾項先進技術及代表企業與大家科普一下。
PERT是N型單晶高效電池代表,通常采用雙面受光設計從而實現雙面發電,對組件的發電效率有顯著的提升。國內企業英利公司的PANDA電池便是采用雙面受光PERT結構的電池,量產效率達到了21.3%。
HJT即通常業內所言的異質結電池,兩種不同的半導體材料組成的p-n結是該類電池的特點。目前日本松下公司在異質結電池領域走到了行業前沿,其實驗室最高轉換效率達24.7%,量產效率達到22.5%。
IBC為全背電極接觸晶硅光伏電池,特點在于將電池正負極的金屬接觸移到了電池片的背面,增大了電池正面的受光面積,從而提升了發電效率。國內天合、晶澳、海潤等企業都對IBC電池技術的研發進行了投入,其中天合曾連續打破IBC電池的世界效率紀錄,保持了目前大面積IBC電池24.13%的最高效率紀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