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窺探”三安光電2017年報:LED芯片龍頭地位穩固 加速布局化合物半導體領域
積極卡位5G、物聯網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4/378919.htm如果說LED芯片是目前三安發展的主要支撐力量,那么化合物半導體則將為三安的長遠發展帶來驅動力。而隨著5G、物聯網時代的到來,更為三安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2015年,三安光電在國家半導體產業基金的支持下切入在化合物半導體領域,戰略布局GaAs/GaN化合物半導體。目前部分產品已獲得客戶認證通過,并且有少量出貨,尚有部分產品在驗證階段,成為國內在化合物半導體方面最領先的企業。
隨著5G通信技術的到來,以及人臉識別 ,無人駕駛等應用的普及,基于化合物半導體的通信用功率放大器(PA ),以及3D感測用激光器(VCSEL)面臨結構性增長機遇。
如今三安正在積極卡位5G、物聯網等通訊射頻市場,在日本成立子公司,利用當地優勢資源,從事濾波器方向的研發工作;同時在美國成立研發中心,積極布局光通訊用光電探測器芯片,具備從外延到芯片研發生產能力,未來有望在5G領域獲得更多話語權。
目前,公司子公司廈門市三安集成電路有限公司產品已獲得部分客戶認證通過,進入小量產階段,產量已在逐月累加。并且公司已開始拓展國外客戶,正積極溝通,爭取早日獲得國外客戶認證通過,盡早進入供應鏈。
為實現公司發展戰略目標,做大做強做精主業,充分發揮公司產業協同效應,豐富公司產品類別,大力提升公司產品附加值,延伸公司產業鏈,公司決定在泉州南安投資333億元建設7個產業化項目,進一步擴大產能,鞏固公司行業地位,繼續提升市場占有率,開拓新的應用領域,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化合物半導體企業。
三安光電將繼續提升公司自身技術,優化產品結構,鞏固自有知識產權保護,完善配套,嚴格管理,加強產業鏈一體化布局,積極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以優異的成績回報股東。
核心競爭力分析
1、研發技術優勢
三安光電作為國家人事部認定的博士后工作站及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在美國、日本等地相繼成立研發中心,擁有Ⅲ-Ⅴ族化合物半導體技術頂尖人才組成的技術研發團隊,掌握的產品核心技術達到國際同類產品的技術水平,研發能力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承擔并順利完成了國家“十五”、“十一五”科技攻關項目、國家“863”計劃項目、國家“973”計劃項目、國家科技部火炬計劃、信息產 業部重點招標項目和國家發改委產業升級專項等。公司科研項目先后通過國家科技部組織的技術 成果鑒定,并且公司充分發揮技術優勢,加強鉆研,積極開拓半導體芯片的應用領域,從事的半 導體集成電路6英寸外延、芯片業務填補了國內空白,參與項目競標獲批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重 點研發計劃等國家項目。
2、專利及專有技術優勢
截止目前,三安光電擁有專利及專有技術達1,300件,多數為發明專利,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得到了持續有效建設,為公司銷售渠道提供了堅實的保障。隨著公司不斷加大研發力度,目前公司主力產品各項技術指標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為進一步開拓國際市場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規模優勢
三安光電是國家科技部及信息產業部認定的“半導體照明工程龍頭企業”。公司現擁有MOCVD設備產能規模居國內首位,規模優勢明顯。規模采購優勢促進了市場議價能力強,能夠通過批量生產降低產品成本,加上不斷開發新的量產技術和工藝和擁有的廣泛客戶基礎,在產量、產能利用率、產品單位成本上擁有的優勢將更加明顯。
4、產品和營銷渠道優勢
三安光電針對市場的特點,生產不同領域和不同波段的LED芯片,產品品種齊全,覆蓋應用領域廣,為下游客戶提供更多選擇和更高性價比的產品,能滿足不同層次客戶需求。公司建立了完善的營銷體系,營銷網絡布局合理,遍布全球各個主要區域,售后服務周到、快捷,客戶技術支持有保障。隨著公司技術不斷的提高,產品系列的完善,國內外市場的銷售份額正逐步提升。
七大經營計劃
三安光電圍繞公司的發展戰略,繼續提升LED市場占有率,加快化合物半導體集成電路步伐,降低成 本,做強做大公司主業,加快國際化發展步伐,確保公司銷售收入及利潤穩步增長,實現公司發 展目標。
1、加快泉州南安項目基礎建設,爭取早日完工,進一步提升市場占有率,確保公司銷售收入及利潤穩步增長;
2、充分發揮公司行業龍頭地位,穩定市場秩序,盡量促進行業向正常發展軌道前進;同時加快LED新產品的研發和生產,推進新產品入市進度,穩定公司盈利能力;
3、加速推進半導體集成電路客戶認證和產品銷售,積極備產,逐步提升市占率,提升核心競爭力,進一步提升盈利能力;
4、積極開拓公司LED應用產品客戶,加快高端客戶的供應,確保持續放量,提升盈利能力;
5、擴大公司業務所需原材料規模,加強研發能力,保證正常生產所需,充分發揮公司規模優勢;
6、繼續調整公司銷售客戶結構,拓展海外市場,開拓新客戶,提高公司盈利能力;
7、加強公司自有專利技術申請和保護,完善內部控制,優化生產工藝,降低成本,樹立品牌, 提升產品利潤點,確保公司利益最大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