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皮膚”可穿戴技術可追蹤水下生物
研究人員正在擴大可穿戴設備,用新的可穿戴傳感器覆蓋水下生物,以幫助追蹤鯨鯊和海豚。您在這里看到的螃蟹是新型輕量級傳感器的第一個測試生物之一,可以跟蹤深海環境中的動物運動。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3/377526.htm該傳感器被稱為“海洋皮膚”,并被設計為粘在動物的外殼或皮膚上。據稱,在水中時,傳感器的重量約等于回形針。輕巧的設計可以讓傳感器被各種大大小小的海洋動物穿戴,而不會破壞他們的身體或水下行為。
該標簽由沙特阿拉伯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開發,該標簽背后的科學家預計到2019年夏季將擁有多達200種不同的海洋物種。新標簽是非侵入性的,舊型號的標簽必須注射或使用其他侵入性方法附著到動物身上。
這些標簽裝有一個長達一年的小型紐扣電池。科學家說,原型標簽能夠連續跟蹤海水鹽度,溫度和深度。在原型中,電池可以持續使用五個月沒有任何優化或數據記錄頻率的變化。
標簽的電子元件主要由銅,鎢和鋁制成,并且使用硅樹脂作為皮膚的主體。每個傳感器的材料和加工成本低于12美元。目前的原型需要通過藍牙連接到智能手機來傳輸數據,這就是原型在西班牙的一個水族館中適用于鯊魚的原因。第二代傳感器則希望通過無線傳輸數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