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干貨:WinCE 7.0下的觸摸屏驅動
在嵌入式系統中較為常用的是四線電阻式觸摸屏,通過檢測x軸和y軸的電壓,來確定觸點的位置。一般觸摸屏系統結構為:觸摸屏->觸摸屏控制器->處理器。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10/366958.htmwince7下觸摸屏的驅動分為PDD層(位于bsp目錄中)和MDD層(位于public目錄中)。PDD層和MDD層通過DDSI接口函數連接,MDD層和上層通過DDI函數連接。其中MDD層一般無需修改,我們只需修改PDD層的代碼。
比如我的bsp目錄下觸摸屏驅動中的touchscreenpdd.cpp文件中主要有如下函數:
TchPdd_Init()
TchPdd_Ioctl()
PDDTouchIST()
PDDInitializeHardware()
PDDTouchPanelEnable()
PDDTouchPanelGetPoint()
PDDCalibrationThread()
PDDStartCalibrationThread()
PDDDeInitailzeHardware()
PDDTouchPanelDisable()
其中TchPdd開頭的函數就是DDSI函數,PDD開頭的函數就是PDD層的函數。MDD層會最先調用TchPdd_Init()函數,該函數會將DDSI函數以函數指針的形式傳遞給MDD層,并調用PDD層的函數進行必要的初始化,如調用PDDInitializeHardware()來初始化SPI,GPIO(我的觸摸屏控制器使用SPI接口),調用PDDTouchPanelEnable()來創建“觸摸屏事件”,創建IST線程等。
IST線程函數PDDTouchIST()中會有一個while循環,如下圖所示:
循環中有一個WaitForSingleObject(,)函數。該函數有兩個參數,第一個參數是“觸摸屏事件”的句柄,第二個參數用來設置等待超時的時間。 IST線程執行到這個函數會等待“觸摸屏事件”發生或者超時。當這兩種情況之一發生后,線程就會往下執行,并調用 PDDTouchPanelGetPoint()函數來讀取觸點坐標。在“觸摸屏事件”發生之前,超時時間會設置為無限等待。只有當“觸摸屏事件”發生后(觸點按下)才會開始讀坐標,并判斷是否還是按下狀態,如果還是按下狀態,那么就會設置超時時間為某一個有限值,這樣當 WaitForSingleObject等待時間超過這個值后又會去讀取坐標。這種機制就能保證我們能讀取到觸點移動的軌跡。
當然要想使用“觸摸屏事件”,必須要有一個觸摸屏的中斷(當觸點按下,這個中斷發生),并將這個中斷和“觸摸屏事件”關聯起來,這樣中斷發生后,才會觸發“觸摸屏事件”。
還有一種方法:不使用中斷,直接采用輪詢方式來讀取坐標,通過讀取坐標值的合法性來決定是否有觸點按下。這種方式下,WaitForSingleObject的第一個參數就不起作用,且第二個參數必須設為一個有限值,這個值就決定來輪詢的頻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