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工控自動化 > 設計應用 > 基于LabVIEW的半實物虛擬仿真實驗平臺

        基于LabVIEW的半實物虛擬仿真實驗平臺

        作者: 楊建華 袁彪 胡曉嬌 馮蕾 時間:2017-09-27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編者按:針對目前教學儀器昂貴,實驗儀器設備緊張的情況,本文設計并制作了基于LabVIEW的半實物虛擬仿真實驗平臺。硬件系統以MSP430單片機為主控單元,設計了無刷直流電機信號采集模塊、輸出驅動模塊和溫度監測模塊。軟件系統包含MSP430單片機測控程序和基于LabVIEW的虛擬儀器應用程序。系統能夠完成無刷直流電機相關的測試、測量和控制。實驗結果表明:系統工作穩定,誤差在設計允許范圍內。

        3.4 PID控制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09/364873.htm

          虛擬控制采用LabVIEW的虛擬仿真功能得到理想的PID圖像的部分前面板如圖8所示。在前面板中設置PID的輸入控件,分別為比例參數、積分參數、微分參數和轉速目標參數。參數經過PID子VI的運算得到輸出值,通過LabVIEW的仿真波形圖來顯示模擬的PID圖像。

          在實物平臺上采用位置式PID控制來調節電機的轉速。使用的定時器的比較模式輸出經過PID調節所得到的占空比來調節電機轉速,使電機轉速穩定在一定的范圍內,實現實物的PID控制。在模擬系統中,PID算法的表達式為:

          式中,P(t)為調節器的輸出信號,e(t)為調節器的偏差信號,它等于測量值與給定值之差,Kp為調節器的比例系數,KI為調節器的積分時間,TD為調節器的微分時間。

          在過程控制中,按偏差的比例(P)、積分(I)和微分(D)進行控制的PID控制器(亦稱PID調節器)是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自動控制器。

          PID調節器各個校正環節的作用:

          (1)比例環節:及時成比例的反應控制系統的偏差信號e(t),偏差一旦產生,調節器立即產生控制作用以減少偏差。

          (2)積分環節:主要用于消除誤差,以提高系統無差度。積分作用的強弱取決于積分時間常數,時間常數越大,積分作用越弱,反之越強。

          (3)微分環節:能反映偏差的變化趨勢(變化速率),并能在偏差信號的值變得太大之前,在系統中引入一個早期的有效修正信號,從而加快系統的動作速度,減少調節時間。

          模擬信號r(t)、e(t)、u(t)、c(t)在第n次采樣的數據分別用r(n)、e(n)、u(n)、c(n)表示,于是有

          從而可以推導出數字PID算法:

          將此式代入程序中調節好Kp、KI、Kd這三個參數,進而調節PWM使電機轉速達到設定值。在實際應用中,數字PID算法的積分項可能會引起飽和現象,導致帶幅度的超調,使系統不穩定。

          為了消除飽和積分的影響,我們采用遇限削弱積分法:一旦控制量進入飽和區,則停止進行增大積分的運算。

        3.5 LabVIEW的編制及界面

          上位機數據的采集通過一個獨立的子VI完成,通過子VI把串口的數據處理分類,用兩個輸出將數據送給下一個子VI,設置的串口參數必須匹配連接儀器或設備的參數“讀數”參數可指定串口讀取的字節數。如果端口字節超過指定的字節數,超出部分將不會被讀取。如果端口字節數少于指定的字節數,將返回超時錯誤。

          上一個子VI輸出的數據被下一個子VI獲取,通過LabVIEW的波形圖示實時的顯示采集的數據。其部分數據如圖9所示。

          在虛擬平臺的編制上我們使用了LabVIEW強大的數據處理功能,把實物用數據的形式模擬出來。設置參數和期望值,通過PID子VI模擬出圖像顯示出來。

          對于電機虛擬圖像,可通過前面板設計設置理想轉速、PID參數,如圖10所示。從而實現對虛擬電機轉速的控制,進行誤差分析。 誤差分析表示當前實際轉速和設定轉速的差值,如圖11所示。

        4 結論

          本文采用進行數據采集,充分利用了單片機的高速性和高可靠性,從而解決了傳統的單片機控制速度較慢的問題。該系統成功采集到各項數據并得到數據圖像,是一套比較完整的虛擬仿真平臺系統,通過軟硬件結合實現儀器功能,具有較好的推廣和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沈建華,楊艷琴,翟驍曙.MSP430系列16位超低功耗單片機實踐與系統設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2]崔武子,付鈧,鞠慧敏.C語言程序設計實踐教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3]魏小龍.MSP430系列單片機接口技術及系統設計實例[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02.

          [4]馬育鋒,龔沈光.基于的多路信號采集系統[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交通科學與工程版),2009,33(2):369-372.

          [5]李楠,騰飛.基于LabVIEW的電機轉速控制系統設計[J].計算機測量與控制,2006.14(6):794-796.

          [6]丁元杰.單片微機原理及應用(第 3 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

          本文來源于《電子產品世界》2017年第10期第39頁,歡迎您寫論文時引用,并注明出處。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禹城市| 屯留县| 繁峙县| 祁门县| 遂溪县| 正安县| 涿州市| 陆河县| 和政县| 新巴尔虎右旗| 施秉县| 永寿县| 沙田区| 西乌珠穆沁旗| 崇州市| 灵川县| 怀化市| 龙陵县| 神农架林区| 松桃| 陕西省| 泸州市| 枝江市| 永济市| 财经| 武宣县| 石城县| 米泉市| 玉林市| 紫云| 桓台县| 黄陵县| 泰顺县| 兴义市| 平陆县| 和龙市| 大邑县| 施甸县| 开远市| 和政县| 华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