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閑庭信步到隨風奔跑:解讀英特爾第八代酷睿處理器40%的性能提升
酷睿處理器產品編號常識普及
談正題之前,先來聊一下昨天的一個小插曲。本周二小編有幸參加了第八代英特爾酷睿處理器發布會,于是在朋友圈發了個相關動態。有位朋友看到后問我:“第八代”是不是i8呀?!然后我竟然不知道該如何用一句話來給這位朋友解釋——“第八代”真不是i8!!!
在這里倒是想要稍微為我這位朋友和同樣有此問的朋友解釋一下這個“第八代”。
如果你留意過,應該知道,其實,你的電腦或是筆記本的處理器都有一個型號,例如i5-6400,其中的“6”表示的是第幾代,后三位是內部型號,比較尷尬的是,小編現在公司配的筆記本的處理器型號是i3-370M,這也就是傳說中的第一代處理器(第一代比較特殊,只有三位數)。之所以我們相處的還算融洽,完全是因為小編脾氣比較好~~
新家族的四兄弟
第八代酷睿處理器家族包括Y、U、H、S四個系列,四個系列在性能方面依次增強,在應用上則各有不同。其中,Y系列是針對全互聯PC,U系列針對輕薄筆記本電腦、二合一電腦及迷你電腦,H系列針對的是高性能游戲本及移動工作站,S系列針對的是高性能與經濟型的臺式一體機。據官方稱,新一代酷睿處理器性能比上一代提升了40%,與五年前的電腦相比,則有2倍的性能提升。
酷睿i9系列領跑
2017年對于英特爾來說可謂是甩掉了偶像包袱,一路奔跑。早在5月“臺北國際電腦展”上,英特爾就首次發布了全新的十核酷睿i9系列處理器,新產品采用Skylake-X及Kabylake-X兩種架構,并應用到了14nm+的制作工藝。展會上,英特爾共發布了包括i9-7900X、i9-7920X、i9-7940X、i9-7960X和i9-7980XE五款至尊系列處理器,其中,旗艦型號i9-7980XE達到了驚人的18核心36線程,擁有16.5MB緩存,TDP(Thermal Design Power)為165W。該系列處理器主要是針對游戲高玩的應用。另外,比較遺憾的是,當時發布的i9系列處理器僅支持桌面系統,這意味著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等便攜式設備無法應用該處理器額。
八代主要性能提升
英特爾此次發布的第八代酷睿的首批產品包括U系列酷睿i5/i7處理器,主要面向輕薄本以及2合1電腦產品,也是很貼心地彌補了i9升級未能照顧到的人群。而此次發布的四款處理器為i5-8250U、i5-8350U、i7-8550U和i7-8650U,相較于第七代酷睿處理器,在相同的TDP功耗下,由于在架構上,i5/i7處理器由雙核擴展為四核,得以有25%的性能提升,而在設計及制造上又有15%的性能提升。因而,總體來看,相較第七代酷睿處理器,第八代在性能上有40%的提升。
這里小編給大家搞了一張最新發布的四款第八代處理器的性能參數來看看,四款處理器采用的都是四核八線程制式,高速緩存i5為6MB,i7為8MB,與上一代處理器相比,都有翻倍。另外,在第八代酷睿處理器所有型號上,英特爾都有應用到睿頻加速技術2.0、超線程技術、智能高速緩存、傲騰內存就緒等技術。
針對當下最火的AR/VR及4K視頻,第八代酷睿處理器也做了進一步的性能提升。專用的媒體引擎可以支撐用戶創建、編輯和共享4K/360度視頻內容,與五年前舊系統相比,創建4K視頻速度提升高達14.5倍,從過去需要45分鐘縮短到現在只需3分鐘,快速視頻同步技術可以近乎實時地渲染4K視頻。另外,采用第八代酷睿處理器的還將獲得持久的電池續航時間。電腦將能夠實現只充一次電就可播放最長10個小時的4K超高清本地視頻。這極大的改善觀看4K視頻、使用AR/VR等的用戶體驗及筆記本的便攜性。
傳說中的Coffee Lake呢
有關注之前臺北電腦展的同學可能有了解,此次發布的四款新產品并非英特爾之前提到過的新架構——Coffee Lake,而是仍然沿用第七代的Kaby Lake架構。而其實,預計將在今年秋季發布的桌面版第八代酷睿處理器將會采用Coffee Lake架構,另外,相較此次發布的14nm工藝,還會再次升級為10nm的工藝。這么說來,想要拿到頂配的發燒友們,還是需要再等等了。
145+款新品預售ing
除了性能上的提升外,第八代酷睿處理器也將首次采用預售方式,預計將會有超過145款產品在京東、蘇寧、國美、天貓等平臺上與吾等Say Hello。
評論